- 年份
- 2024(3230)
- 2023(4714)
- 2022(3836)
- 2021(3530)
- 2020(2956)
- 2019(6363)
- 2018(6393)
- 2017(11856)
- 2016(6845)
- 2015(7904)
- 2014(7940)
- 2013(7960)
- 2012(7902)
- 2011(6950)
- 2010(7350)
- 2009(7268)
- 2008(7540)
- 2007(7342)
- 2006(6895)
- 2005(6747)
- 学科
- 济(25041)
- 经济(24986)
- 管理(22763)
- 税(21674)
- 税收(20227)
- 收(20052)
- 业(19469)
- 企(16831)
- 企业(16831)
- 财(12601)
- 中国(8795)
- 农(7860)
- 方法(7860)
- 制(7842)
- 学(6901)
- 业经(6290)
- 财政(6040)
- 数学(6024)
- 数学方法(5819)
- 务(5653)
- 财务(5640)
- 地方(5625)
- 财务管理(5623)
- 银(5450)
- 银行(5442)
- 理论(5328)
- 企业财务(5294)
- 体(5255)
- 行(5178)
- 政(5140)
- 机构
- 大学(100851)
- 学院(98916)
- 济(36767)
- 经济(35713)
- 研究(35096)
- 管理(33418)
- 中国(29571)
- 财(27707)
- 理学(27141)
- 理学院(26763)
- 管理学(26105)
- 管理学院(25920)
- 京(22640)
- 科学(21354)
- 江(19294)
- 所(18669)
- 财经(18660)
- 经(16647)
- 中心(16640)
- 农(16436)
- 研究所(15836)
- 省(15697)
- 北京(15031)
- 州(14776)
- 范(13742)
- 师范(13594)
- 财经大学(13407)
- 业大(12668)
- 农业(12579)
- 院(12267)
- 基金
- 项目(53764)
- 科学(41492)
- 研究(39947)
- 基金(38262)
- 家(33353)
- 国家(33015)
- 科学基金(27784)
- 社会(24851)
- 社会科(23328)
- 社会科学(23323)
- 省(20206)
- 基金项目(18866)
- 教育(18528)
- 自然(17276)
- 划(17232)
- 编号(16963)
- 自然科(16939)
- 自然科学(16934)
- 成果(16636)
- 自然科学基金(16621)
- 资助(16453)
- 重点(12011)
- 课题(12009)
- 性(11720)
- 部(11535)
- 项目编号(11121)
- 发(10747)
- 创(10678)
- 大学(10451)
- 国家社会(10319)
共检索到183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懿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税收促进共同富裕的范围具有广泛性、手段具有多样性、作用具有精准性。新时代新征程上,税收进一步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力点在于三个方面。第一,强化初次分配中的税收调控作用。包括优化增值税制度,将三档税率合并成两档税率,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等;改革企业所得税制度,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加大对技术转让所得的减免税力度等。第二,强化再分配中的税收引导作用。包括扩大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征收范围,改进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等。第三,强化第三次分配中的税收激励作用。包括进一步提高企业慈善捐赠支出和个人慈善捐赠支出的税前扣除比例,简化享受税收优惠程序,出台实物捐赠扣除规定,落实慈善信托税收优惠政策等。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三次分配 税收优惠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文轩
税收是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社会各界对税收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更多局限于通过收入转移实现再分配进而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基于理论逻辑与政策实践相映照、历史经验与发展进路相结合的分析表明,税收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是超越再分配调节的,理应在广阔的时代视阈下形成对税收促进共同富裕作用的全景认识。进入后小康时代,税收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定位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社会分配结构、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促进绿色转型发展、缓解空间发展不平衡、助推民主法治建设。对照这六大作用定位的基本要求,目前税收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不完善之处。因此,今后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找准公平与效率的结合点,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现代税制,使税收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税收 共同富裕 再分配调节 全景认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于海峰 葛立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税收在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党的二十大以后,税收还要进一步加大调节力度,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关键词:
税收调节 共同富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董琦 袁娇 王敏
税收调节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有效的税收政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立足新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对税收政策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税收政策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助力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税收政策,逐步缩小收入与财富分配差距;通过提高税收政策的整体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和行业发展差距。同时,为确保税收政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还需建立健全政策评估、政策执行和政策协调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浩
我国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百年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赓续,以新时代发展为现实依据。总体上包括农民和农村两类主体、内容涉及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样态,拓宽社会保障服务覆盖面,持续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乡村全面全方位振兴。
关键词:
农民农村 共同富裕 内在逻辑 实践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晓鸣 丁延武
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坚持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之路,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消除制约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各类不充分不平衡因素,通过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破除各种壁垒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着力点。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围绕城乡融合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为新阶段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然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尖锐、农业农村生产条件改善相对滞后、城乡要素流动壁垒尚需进一步破除、农村民生保障短板制约突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急需改革突破等现实挑战。因此,应以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为路径选择,推进城乡空间融合,构建共同富裕格局;加速城乡产业融合,夯实共同富裕基石;畅通城乡要素融合,激发共同富裕动能;完善城乡治理融合,提升共同富裕品质;创新城乡制度融合,形成共同富裕合力;以城乡融合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构建。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共同富裕 农业农村 要素流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德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共同富裕,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强调过程和结果都要公平,而且我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共同富裕要紧紧围绕增进经济增长的充分性、发展的平衡性以及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这三个方面做文章,这注定是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为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普惠性人力资本投资,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慎教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小平同志在78年12月率先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在经济政策上,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其他的人共同发展,以较快的速度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实践证明,小平同志这个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过去共同富裕的着眼点是放在单一公有制和防止两极分化上,不准先富。反对冒富,实行平均主义和贫富拉平政策,吉尼系数之低(0.16)居世界之最。这种“同步均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凤轩 高硕
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如何发挥科技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刊编辑部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组织了系列专题笔谈进行深入探讨,以飨读者。本期从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角度展开。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 创新能力 共同富裕 加速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文龙 唐湘
三次分配是在自愿原则基础上,由高收入群体、企业和普通人群等,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方式,参与济困扶弱、民生事业、公共福利、教育医疗、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的社会行为。它是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重要的分配形式,在收入分配体系中处于补充性地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慈善、捐赠和公益等为主要内容的三次分配领域,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立足新发展阶段,可从定义体系、制度设计、产权保护和政府定位等路径建立健全三次分配体制机制,进而推动完善收入分配基础性制度和更好促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三次分配 收入分配 共同富裕 实践进路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骈茂林 董圣足
基本公共教育是教育领域促进共同富裕的优先政策选项。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基本公共教育具有不同属性特征,相应地对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具有再分配调节、个体能力增长、社会规范传递等多种作用方式。共同富裕要求发挥每一名社会成员的主体作用,这并不能仅仅通过“再分配”形式给予每个个体均等的教育资源予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能否改变具有不同经济社会背景个体的能力差距,能否引导个体获得基于主体作用发挥的社会认同。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宗旨下,基本公共教育在主体维度、条件维度、目标维度分别从确认个体公民身份、赋予个体门槛发展能力、促进社会认同程度等角度作用于共同富裕目标,在作用过程中形成了身份确认、能力平等、群体认同等既独立发挥作用、又相互依存的价值实现逻辑。基本公共教育对促进共同富裕价值的实现过程,本质上也是基本公共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涂圣伟
产业融合作为我国农村生产方式的重要变革形态,对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深远影响。其机理在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农村资本要素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农业技术效率提升和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不仅提高了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使农民在参与产业链建设中提高了创富能力、实现了收入增长。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看,反向定制带动了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产业链耦合促进了技术加速扩散,混合经营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激活再造,这些新变量和新变化从不同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对农民增收致富带来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整体层次和水平还不高,对农民富裕的促进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主要原因是生产要素跨界配置面临制度性障碍、农村市场存在功能性缺陷、政府有效激励和规制缺位以及基础服务体系不健全。应加快突破制度障碍、健全市场功能、强化利益分配、夯实基础支撑,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兴农富民带动效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涂圣伟
产业融合作为我国农村生产方式的重要变革形态,对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深远影响。其机理在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农村资本要素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农业技术效率提升和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不仅提高了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使农民在参与产业链建设中提高了创富能力、实现了收入增长。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看,反向定制带动了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产业链耦合促进了技术加速扩散,混合经营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激活再造,这些新变量和新变化从不同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对农民增收致富带来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整体层次和水平还不高,对农民富裕的促进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主要原因是生产要素跨界配置面临制度性障碍、农村市场存在功能性缺陷、政府有效激励和规制缺位以及基础服务体系不健全。应加快突破制度障碍、健全市场功能、强化利益分配、夯实基础支撑,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兴农富民带动效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淑梅 张远新
习近平关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有着特定的生成依据,它渊源于马克思主义农民共同富裕学说,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重农富农治农文化,承继于中国共产党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思想智慧,立足于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是习近平领导经济建设、改善民生过程中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其核心要义包括战略地位、政治保证、美好图景、发展动力、必由之路和主体力量等诸多方面,具有战略性、时代性、科学性和超越性等理论特质。其重大价值为: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农民共富思想的理论创新,而且为新时代开创促进农民共富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世界解决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旭辉
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要求,意味着税收除了发挥调节收入的基本功能以外,还要更加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在调整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改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中发挥更大作用。但目前的税收制度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央地税收分成比例欠科学不利于产业升级、个人所得税合理性不足、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等。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地方税制,灵活制定分成比例;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快房地产税、遗产税立法;及时更新消费税、资源税征收范围;充分发挥公众参与在改革中的作用,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税制改革 高质量发展 公众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