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6)
- 2023(12401)
- 2022(11261)
- 2021(10593)
- 2020(9106)
- 2019(21458)
- 2018(21606)
- 2017(42488)
- 2016(23385)
- 2015(26762)
- 2014(27194)
- 2013(27162)
- 2012(25273)
- 2011(22786)
- 2010(22752)
- 2009(20934)
- 2008(20629)
- 2007(18404)
- 2006(15761)
- 2005(13850)
- 学科
- 济(96916)
- 经济(96814)
- 管理(66128)
- 业(63764)
- 企(52401)
- 企业(52401)
- 方法(49446)
- 数学(43517)
- 数学方法(43077)
- 农(25869)
- 财(24101)
- 中国(23405)
- 学(21864)
- 业经(19842)
- 地方(19520)
- 贸(17733)
- 贸易(17728)
- 农业(17175)
- 易(17165)
- 制(16357)
- 理论(15521)
- 务(15439)
- 财务(15369)
- 财务管理(15334)
- 和(15323)
- 环境(14494)
- 企业财务(14469)
- 技术(14082)
- 银(13521)
- 银行(13463)
- 机构
- 大学(340953)
- 学院(338454)
- 管理(135761)
- 济(133491)
- 经济(130460)
- 理学(117999)
- 理学院(116707)
- 管理学(114665)
- 管理学院(114075)
- 研究(111298)
- 中国(81613)
- 京(72648)
- 科学(71945)
- 财(60000)
- 农(58816)
- 所(57369)
- 业大(53988)
- 研究所(52565)
- 中心(50802)
- 江(49089)
- 财经(48438)
- 农业(46568)
- 北京(45945)
- 范(44465)
- 师范(44046)
- 经(43853)
- 院(39852)
- 州(39758)
- 经济学(39637)
- 经济学院(36061)
- 基金
- 项目(231802)
- 科学(180180)
- 研究(167387)
- 基金(166600)
- 家(145218)
- 国家(144016)
- 科学基金(122638)
- 社会(102473)
- 社会科(96982)
- 社会科学(96953)
- 省(91356)
- 基金项目(89653)
- 自然(81537)
- 自然科(79549)
- 自然科学(79526)
- 自然科学基金(78086)
- 教育(77014)
- 划(76915)
- 资助(69547)
- 编号(69495)
- 成果(56063)
- 重点(51658)
- 部(51162)
- 发(49053)
- 创(47509)
- 课题(47132)
- 科研(44936)
- 创新(44333)
- 教育部(43356)
- 大学(43188)
- 期刊
- 济(142589)
- 经济(142589)
- 研究(97203)
- 中国(59077)
- 学报(56333)
- 农(52614)
- 科学(50702)
- 管理(46060)
- 财(45279)
- 大学(41393)
- 学学(38895)
- 农业(36124)
- 教育(35445)
- 技术(29476)
- 融(26149)
- 金融(26149)
- 业经(23884)
- 财经(22936)
- 经济研究(22388)
- 经(19403)
- 问题(19366)
- 图书(18801)
- 业(18476)
- 技术经济(17711)
- 理论(17279)
- 科技(16388)
- 实践(16000)
- 践(16000)
- 版(15956)
- 商业(15458)
共检索到481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刁仁德
作者认为在研究我国实际积累规模的时候,首先,必须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的理论模式对积累率研究形成的制约;其次,我国经济体制在转向市场经济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引起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这种变化也要影响到对实际积累率的探讨。本文为进一步科学地研究改革以来的积累率水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针对国内某些文章对统计部门公布的积累率提出的不同看法提出了商榷意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允菲
围绕知识积累的主题,分析了研究生学习目标的多样性与发展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阐述了知识贮存的专业性和丰富性与自身素质的关系;提出研究生的知识积累,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的过程,更是创新的前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成岐 ,钟浩
一、积累基金1、积累基金的科学范畴关于积累基金的两个有代表性的定义是:“积累基金是当年生产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是以货币表现的用于扩大再生产、增加非物质生产领域的非生产基金和建立物质储备的那部分物质产品。积累基金的实物形态是扩大再生产用的生产资料和当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舒英
关于战后日本的高积累,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广为人知、且很少异议的问题。但是,对于日本的积累率究竟高到什么程度,则众说纷纭。该文以相同的统计口径,对1956—1985年中日两国的积累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战后日本的积累率并不比中国高,更不像有些著述中讲得那么高。该文还对中日两国每单位积累带来的新增国民收入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是实行高积累的中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结果之所以大不相同,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两国的积累效益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又是多种因素促成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鸿昌
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是国民经济各种比例关系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积累率的内在规律如何? 到底应该怎样认识适度的积累率? 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从定性分析入手,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积累率的状况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一些预测性探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溶沧
理论和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实践都一再表明,适度积累率的合理确定与相对稳定,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中长期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我国积累率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发展的变动趋势,有着直接的关联。积累率的波动性,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波峰、波谷的起伏上,都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波动情况十分相似。因此,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特别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度积累率的正确选定。尤其是与积累规模的有效增长,积累率的相对稳定,关系极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锡群
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以后,农民生产,生活虽然有较大提高,但大部分农民生产还需要国家贷款。在正常情况下,农村的资金积累与农民的收入是紧密相连的,但农民手中有了钱,是否增加积累,积累后的投向,都是由农民自己决定的。有相当一部分农民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军
完整的资本积累过程至少包括储蓄、投资和资本形成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在储蓄和投资主体不一致的情况下,还需要在储蓄与投资之间插进一个将储蓄导向投资的中介环节。无论哪种形式,都只有在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积累过程之后,才能形成以现实的生产要素形式存在的、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资本。在这一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上,都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阻碍因素,需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
资本积累,储蓄,中介,投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与作为货币储藏的贵金属的价值积累不同,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研究的价值积累是有特定条件的。事实上,除去创造历史文物以及可以长久保存的艺术品或可以炒作的拍卖品的劳动之外,在人类劳动中只有知识劳动创造的价值能够实现这种特定条件下的价值积累。现实社会的相关法律给予具有价值积累性质的知识产权以一定的保护,但法律的保护是有期限的。因此,现实社会中存在一定的有价值没有价格的有用的知识劳动成果,这就是"免费的午餐"。经济相对落后地区通过付出一定教育成本费用可以获取必要的"免费的午餐",有力地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为求得经济发展的保障,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必须努力地增加价值积累的厚度和追求价值积累的更高的高度。在当代智能化社会,价值积累必须做到四个方面的到位:一是要保证地球免遭宇宙中小行星的再次撞击;二是不要让人类的天敌——病毒毁掉人类;三是高等教育必须走智能教育改革之路;四是必须大力推进和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关键词:
劳动 价值 使用价值 价格 积累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定祥 李伶俐
高质适量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高效的资本运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持续的经济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资本积累 ,促进资本的运用 ,这就是资本积累、运用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本文首先对资本积累、运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然后转入中国资本积累与运用形式及途径的考察 ,最后对中国资本积累与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积累 资本运用 资本深化 经济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友
图书馆经验是来自实践的图书馆知识和图书馆工作技能,包括感性经验、理性经验和各种图书馆工作技能。没有经验的研究是纸上谈兵,难以促进图书馆功能的发挥和图书馆的改革与发展。实践性是经验最本质的特点,也是经验的核心价值。同时,经验以馆员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为基础,具有明显的个性化、非模式化、创新性特点;经验来自于不断变化的现实,又具有发展性、不稳定性和相对局限性的特点。经验在研究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经验孕育问题。经验在与实践的结合、摩擦与碰撞中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身份经济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对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中间位置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再讨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早有研究显示中国客观上达到中间群体标准的人中普遍存在主观上身份不认同的现象,并且这种不认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之前的研究并未拓展到就财富积累对身份认同的影响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本研究在前人基础之上,挖掘并融合现有理论视角,并依托2 060份样本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显示,中间群体主观身份认同下移情况明显,财富积累状况对身份认同有显著影响,并且这一影响要大于收入对其的影响。除直接影响外,财富积累对身份认同的影响还会通过压力感知间接实现,即压力感知存在中介效应。本文的结论表明,财富积累正逐渐成为人们心中划分各个社会群体的重要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洪巨 陈杭 武兴德
研究表明,培育“硒芽菜”所选用的Na2SeO3的最佳浓度为1×10-6~20×10-6,在此范围内芽菜所积累的硒量与浓度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绿豆芽Y=-0.1193+0.9272X,r=0.9886;苜蓿芽Y=2.5095+3.6637X,r=0.9831。苜蓿芽硒的积累量大约为绿豆芽的5倍。“硒芽菜”的感官品质和对照相比无差异,且具有栽培普遍、周年供应等优点,可作为一种良好的硒补充源。
关键词:
硒,绿豆芽,苜蓿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莹 王嘉 刘玉莲 王绍斌
为了研究高产玉米的物质积累和分配,选用先玉335高产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常规玉米种植为对照,研究了高产玉米各器官粗蛋白、籽粒粗淀粉等物质的动态变化以及成熟期生物产量分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产玉米茎、叶中的干物质含量在8月中旬之前积累较快,之后逐渐向籽粒中转移,直到完熟期各器官干物质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整个生长季,高产玉米籽粒淀粉含量高于对照,而粗蛋白含量则低于对照;从生物产量分配比例来看,高产玉米根、茎、叶、穗轴产量占整株生物产量的比例都低于对照。整体看来,高产玉米最适的收获时期是9月下旬的玉米蜡熟末期。
关键词:
玉米 干物质积累 生物量分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永莲 谢建国 徐保昌
利用1990~2013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口构成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少儿抚养比下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老年抚养比提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人口结构的差异也是东、中、西部经济绩效差异的原因之一。而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对经济绩效的负面影响较之少儿抚养比下跌对经济绩效的正面促进更大,这一结果表明,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变化趋势趋向于降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绩效。文章的结果同时显示,东、中部地区老龄化问题的负面影响较为严重,东、中部地区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将削弱东、中部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