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3)
- 2023(1760)
- 2022(1604)
- 2021(1448)
- 2019(2663)
- 2018(2598)
- 2017(4555)
- 2016(2307)
- 2015(2596)
- 2014(2680)
- 2013(2721)
- 2012(2815)
- 2011(2588)
- 2010(2664)
- 2009(2436)
- 2008(2417)
- 2007(2388)
- 2006(2326)
- 2005(2402)
- 2004(2186)
- 学科
- 济(13015)
- 经济(12996)
- 业(8514)
- 管理(7577)
- 企(6453)
- 企业(6453)
- 方法(5409)
- 中国(4879)
- 数学(4676)
- 数学方法(4621)
- 技术(4499)
- 农(3569)
- 学(3340)
- 财(3205)
- 农业(2808)
- 银(2800)
- 银行(2796)
- 和(2749)
- 行(2705)
- 制(2703)
- 融(2621)
- 金融(2620)
- 地方(2480)
- 业经(2346)
- 研究(2037)
- 税(1994)
- 理论(1940)
- 税收(1871)
- 收(1861)
- 体(1776)
- 机构
- 大学(40773)
- 学院(38468)
- 济(17835)
- 经济(17454)
- 研究(16119)
- 管理(14372)
- 中国(13191)
- 理学(11548)
- 理学院(11418)
- 管理学(11194)
- 管理学院(11109)
- 科学(9811)
- 京(9662)
- 财(9183)
- 所(8727)
- 研究所(7608)
- 中心(7275)
- 农(7258)
- 江(7144)
- 北京(6607)
- 财经(6492)
- 省(6017)
- 经(5812)
- 经济学(5807)
- 院(5645)
- 农业(5452)
- 业大(5419)
- 州(5342)
- 经济学院(5208)
- 范(5005)
共检索到72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锦义
改革开放以来,生产率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各地区科技管理部门以及各项规划都对生产率贡献率提出了目标。生产率及相关指标的理论模型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十分复杂的过程。在测算过程中,对数据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各种参数的确定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选择,从而得到多种多样的结果。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更是增加了测算的复杂性。笔者长期跟踪国内有关生产率方面的研究,并参与政府部门有关测算,针对如何科学合理地测算生产率,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生产率 测算 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杜希双
对当前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中几个问题的认识杜希双ABSTRACTInaccordancewithSolow′sgrowthmodel,Douglas′productionfunctionandotherrelatedmodelswhichoftenus...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国方 黎峰 石贵舟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判断经济增长方式、衡量经济增长效益的重要指标。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处于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其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经验值得江苏借鉴。
关键词:
科技进步贡献率 索洛余值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秋霞 杨妍妍 高齐圣
文章利用邹突变点检验对我国1990-2006年的农业数据非为两个阶段,并针对每阶段建立协整模型以避免伪回归问题,进而由模型的参数估计值计算各自的农业科技进步率,得到前后两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7.69%和42.83%,最后给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业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协整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希刚
农业部科技司 1 997年 1月 2 3日发出了“关于规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的通知” ,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设计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作为农口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统一使用方法。应用这一方法 ,测得我国“九五”期间 ( 1 995-2 0 0 0年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年平均值已达到 45% ,种植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42 %。
关键词:
农业 科技进步 贡献率 测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元地 潘雄峰 刘凤朝
从实证角度出发,以大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为样本,分别采用生产函数方法和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对大连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此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对大连市未来近20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预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国华
Cobb-Dauglas生产函数是西方经济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生产函数,其参数的不同形态对应规模收益的三种不同类型。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理论界特别推崇考虑其中规模收益不变类型,而对其它两种类型则基本不予采用(实际上等于是将其否定),从而导致了应用中许多不合理结论的出现。本文对此作出了理论上的一些探讨并辅以江西省建国以来48年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C-D生产函数形式为佐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贵舟 程国方
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的测算对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只有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发挥其导向性作用。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居全国领先行列的省份——江苏来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高还有赖于科技教育投入、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招商引资的力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江苏 科技进步贡献率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亚运
考虑到当前海洋科技贡献率研究文献存在固定资本投入量和劳动力投入量的确定方法不合理以及忽略固定资产投资与劳动力投入产出的延迟效应等问题,文章基于固定资本投入增长率平稳的假定条件下,推导出基期固定资产投资存量,可以采用当期的固定资产投入量除以基期前n年(折旧期)的年均固定资产投入增长率与折旧率的和来近似测量,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提出带有延迟效应的索洛余值法来测算我国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2001年,我国海洋固定资本投入存量约为12731亿元;海洋资本投入和涉海劳动力投入对海洋经济增长均存在1年延迟效应;2009—2017年我国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3%,与2001—2008年的海洋科技贡献率相比没有明显提高,涉海劳动力投入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8%下降到1%;目前,我国海洋科技贡献率与世界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兰兰 诸克军 郭海湘
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C-D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对中国31个省市按照科技进步水平进行软分类,得到各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第二,分别计算不同科技水平类别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把得到的各个类别的贡献率与各个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相乘,得到各个地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运用该方法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1998-2007年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科技水平发展不平衡,上海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最高为54.19%;北京次之,为48.90%;四川最低为28.59%。另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增...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成亮 高岚 林方杉
对索洛余值法在我国林业科技贡献率测算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计算了1991—2005年广东省林业的物质消耗、劳力投入,在此基础上测算"八五"、"九五"和"十五"广东省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数值。通过分析和对比,对"十一五"广东省林业科技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林业 索洛法 科技进步贡献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卫国,李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狄昂照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规范化狄昂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估算”课题在我国已研究并应用了几十年,这个课题从一开始就是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进行的。“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这个概念已经写进中共十四大报告中,世界银行在其《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