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82)
- 2023(2840)
- 2022(2218)
- 2021(2422)
- 2020(1864)
- 2019(4456)
- 2018(4481)
- 2017(6143)
- 2016(4697)
- 2015(5446)
- 2014(5744)
- 2013(4933)
- 2012(4921)
- 2011(4641)
- 2010(5091)
- 2009(4494)
- 2008(4263)
- 2007(4137)
- 2006(4004)
- 2005(4094)
- 学科
- 教育(18969)
- 中国(10716)
- 济(9610)
- 经济(9595)
- 学(9324)
- 理论(7303)
- 教学(6231)
- 管理(5763)
- 研究(4072)
- 发(3882)
- 业(3718)
- 思想(3691)
- 发展(3660)
- 政治(3538)
- 展(3537)
- 革(3496)
- 改革(3254)
- 高等(3191)
- 经济学(3183)
- 学法(2996)
- 教学法(2996)
- 思想政治(2956)
- 政治教育(2956)
- 治教(2956)
- 德育(2934)
- 学校(2854)
- 教育改革(2806)
- 企(2802)
- 企业(2802)
- 农(2689)
- 机构
- 大学(64545)
- 学院(57418)
- 研究(26952)
- 教育(26785)
- 范(20132)
- 师范(20057)
- 师范大学(16810)
- 京(16740)
- 科学(16335)
- 济(14280)
- 所(14108)
- 中国(14038)
- 经济(13592)
- 管理(12850)
- 研究所(12602)
- 江(12151)
- 北京(12019)
- 技术(11283)
- 职业(11212)
- 中心(10490)
- 教育学(10291)
- 理学(9681)
- 理学院(9393)
- 院(9363)
- 管理学(8976)
- 州(8866)
- 管理学院(8828)
- 财(8733)
- 农(7941)
- 职业技术(7685)
共检索到114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潘新民 张燕
新时期科学教育(主要指自然科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科学知识教育层面,后现代知识观尤其是科学知识社会学,怀疑甚至消解了科学知识具有的客观真理性。为此,坚持唯物认识路线,认清科学知识被赋予客观真理性因素的机制,是当前科学知识教育应澄清的基本前提;在科学方法教育层面,由于学生个体科学认识存在局限性,所以"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这个凸显人本主义的流行说法,不应成为科学方法教育应该坚持的科学的方法论。应多样综合地运用教师有意义讲授与学生主动探究等多种不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科学方法意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而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应肯定其具有的人文价值,警惕将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大源
建设职业教育强国,必须有强大的职业文化支撑。职业文化的形成,端赖哲学反思。跳出传统的学校教育学和学习心理学框架,重新审视知识的有序还是无序、学习是做加法还是积分、知识和技能是构成还是生成、技术与技能的关系是层次还是类型、人才的社会分工是分层还是分类,有利于更清楚地认识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从职业的社会分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个性发展需要的角度,认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哲学 反思 跨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正华
在“科学技术哲学”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与学矛盾中,教仍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解决这个矛盾,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理论素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同时,为了适应时代需要,教学内容也要时刻更新,不过,在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内容既要重点突出,又要与其他内容保持一致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永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指导作用,是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科技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分支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使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技工作必须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统筹安排,相互促进,全面发展。为此,必须遵循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指导我们的工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宁中
这不是激情的产物,恰恰相反,这是避免激情的产物。思考教育,希望能够究其原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推理。思考的结果,或许会对现实教育的反思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教育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上》,其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由此而见,孟老先生是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国
文化育人内含着文明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文明化两个维度,且这两个维度已构成当下中国教育所普遍面临的双重诉求。文化育人通过文化的外在给与与文明化的内在生成方式,化育人"个体人格"的和谐一致,引导人"类身份"的文化确认,进而培育文明而有教养的人。文化育人在更深层面关系到每一个个体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文化身份归属,在更高层面则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乃至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塑造与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当代中国应大力探索文化育人的基本规律,挖掘并发挥文化育人的最大功效,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碰撞与交融以化解人的文化身份焦虑,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化水平。
关键词:
教育 文化 文化育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当代科学哲学在科学的本质、科学观、科学知识观、科学方法论、科学发展与内外部因素的关系、科学技术的价值等方面都有大量新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都将对科学教育目标、科学课程、科学教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和科学教育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引起时科学哲学的关注,及时吸收其研究成果,积极地推进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科学教育 科学教学 科学课程 科学哲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蔡其勇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科学知识是暂时性、主观性、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推动了科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应更加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科学学习过程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将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教育不仅要强化技术层面的训练,更要切入生命层面,包括科学与人文的生命、教育者的生命和受教育者的生命。正是这三种生命的不断交流、对话和融合,构成"教育的生命"。对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教育的本性、宗旨和使命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纠正教育的过度外在化和空心化倾向,使教育真正切入并融于人的活生生的生命。
关键词:
教育 生命 生命哲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建伟
在教育与幸福之间有着深刻的关联。从最美好和最深刻的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都应当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既是一种目的论,又是一种方法论。它将生命教育、文化教育和创新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建立在幸福论的基础之上,从而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在教育中真切感受幸福,又在幸福中切实获得教育。它是未来教育的一种理想模式。
关键词:
教育 幸福 幸福教育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国良 阮文娟
对我国MPAcc教育在培养对象、教授内容以及行业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如吸纳政府、非营利组织、法律行业的人员攻读MPAcc学位;加大外语教学及国际会计准则和法律知识教学的比重;加强行业监管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范继业 张栋科
实现职业教育课程与职业技能标准有效对接是促进职业教育和职业世界有效衔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的关键环节。立足技术知识论视角,职业教育课程作为技术知识的组织形式,是技术知识流动重要载体,而职业技能标准是面向具体职业岗位的技术知识体系,因此,技术知识流动是实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职业技能标准有效对接的底层逻辑。从技术知识体系的组成结构和技术知识流动的实现路径两个方面,分别建构了包含理论性课程、分解性课程、整合性课程和伦理性课程的多类型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体系,包含岗位通识课程、职业特定课程、行业通用课程和核心素养课程的进阶式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系统搭建了对接职业技能标准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架构。
关键词:
技术知识流动 职业技能标准 职业教育课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甘剑梅
任何教育都有自己的起点 ,从知识和道德出发 ,这是教育的传统起点观 ,它们在生命之外寻找教育的基础 ,使人的发展丧失生命的根基。教育应遵从生命优先的原则 ,从生命的原初活力出发 ,理解教育的逻辑基础。教育起于生命 ,但又不止于生命 ;始于生命的陶冶 ,但又不放弃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这是生命力量论对教育起点的哲学解释
关键词:
生命活力 教育起点 教育追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