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0)
- 2023(7355)
- 2022(6426)
- 2021(5828)
- 2020(5153)
- 2019(12239)
- 2018(11983)
- 2017(23815)
- 2016(13280)
- 2015(15255)
- 2014(15470)
- 2013(15710)
- 2012(14991)
- 2011(13734)
- 2010(13952)
- 2009(13027)
- 2008(13114)
- 2007(12272)
- 2006(10626)
- 2005(9837)
- 学科
- 济(60773)
- 经济(60723)
- 管理(34720)
- 业(34575)
- 方法(31609)
- 数学(28655)
- 数学方法(28453)
- 企(27228)
- 企业(27228)
- 农(15701)
- 财(14377)
- 中国(14198)
- 学(12376)
- 贸(12345)
- 贸易(12338)
- 易(11851)
- 制(11428)
- 业经(11084)
- 地方(10719)
- 融(10302)
- 金融(10300)
- 银(10279)
- 银行(10242)
- 农业(9964)
- 行(9772)
- 务(9002)
- 财务(8988)
- 财务管理(8964)
- 理论(8831)
- 企业财务(8471)
- 机构
- 大学(204551)
- 学院(201392)
- 济(87857)
- 经济(85998)
- 管理(75805)
- 研究(70308)
- 理学(64474)
- 理学院(63721)
- 管理学(62683)
- 管理学院(62299)
- 中国(55954)
- 京(43163)
- 科学(42512)
- 财(40787)
- 农(38621)
- 所(37314)
- 研究所(33679)
- 中心(33120)
- 财经(32460)
- 业大(31691)
- 江(31447)
- 农业(30735)
- 经(29401)
- 经济学(28166)
- 北京(27206)
- 经济学院(25672)
- 范(25437)
- 师范(25159)
- 州(24380)
- 财经大学(24211)
- 基金
- 项目(128405)
- 科学(99945)
- 基金(93605)
- 研究(91056)
- 家(82029)
- 国家(81388)
- 科学基金(68732)
- 社会(57402)
- 社会科(54534)
- 社会科学(54508)
- 基金项目(49691)
- 省(49601)
- 自然(45011)
- 自然科(43990)
- 自然科学(43975)
- 自然科学基金(43262)
- 教育(42625)
- 划(42283)
- 资助(39534)
- 编号(36638)
- 成果(30296)
- 部(29503)
- 重点(29102)
- 发(27333)
- 创(26312)
- 科研(25173)
- 课题(25155)
- 教育部(25141)
- 创新(24678)
- 大学(24508)
共检索到305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红钢
"8·11"完善中间价报价机制以后,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汇率决定的供求理论基础上,本文采用高频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服务实体经济的人民币供求缺口是离岸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8·11"汇改后,套利驱动的人民币供求缺口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在岸市场的影响增强。
关键词:
离岸市场 汇率 汇率决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亚飞 石建勋
基于前人研究,笔者构建DCC-GARCH模型克服恒定联动系数的局限性,实证研究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的非线性动态联动关系,发现在岸离岸汇率间存在持久、显著的联动关系,且联动系数具有长期记忆性和动态时变性。在此基础上,构建SVAR模型实证研究人民币在岸离岸汇率联动性的影响因素,发现在岸离岸市场的风险偏好差异、汇率差异、利率差异均对其联动效应有负向影响,差异越大在岸离岸汇率联动系数越小;而以“811”汇改为代表的人民币定价机制改革则能显著提高在岸离岸汇率的联动性。据此,提出充分利用在岸离岸汇率联动性引导离岸人民币预期、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资金价格市场化定价、多元化外汇市场交易类型促进汇差收敛、主动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许艺琼 陶士贵
本文从长期流动性供给、短期流动性供给两个角度分析了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供给,并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以2010年4月至2017年4月的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为样本数据,检验了可能影响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的相关因素,结果显示人民币跨境结算对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供给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人民币汇率预期对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供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的利差对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供给具有正效应。因此,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继续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关注汇率预期波动的潜在影响,加强对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的预期管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珂 王萌
采用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汇率价差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呈正相关关系,与利差及资金存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自身的滞后一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率之差是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资金存量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也会对汇率价差产生影响。因此,应进一步疏通境内和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货币当局应将调节利率水平作为管理汇率价差的备选政策工具;加强对跨境流动资本的监管;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在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珂 王萌
采用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汇率价差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呈正相关关系,与利差及资金存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自身的滞后一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率之差是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资金存量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也会对汇率价差产生影响。因此,应进一步疏通境内和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货币当局应将调节利率水平作为管理汇率价差的备选政策工具;加强对跨境流动资本的监管;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在进一步深化国内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之上,培育和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丽华 奉艳红 江蓝微
2015年的"8. 11"汇改后,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呈双向波动,汇率价差不断拉大已成常态。因此,对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探讨人民币在岸与离岸汇率价差的波动特征,运用VAR模型对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以及传导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离岸人民币资金存量对汇率价差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岸与离岸的利率价差与汇率价差呈正向相关,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动会导致汇率价差的反向变动,汇率价差对四个因素都进行了冲击传导。最后提出了推进离岸市场建设、增强市场流动性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远远 赵啟麟
本文运用扩展的GARCH模型对两地人民币汇差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地汇差受汇率预期、两地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差异、两地利差、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和鼓励人民币回流政策影响显著。本文建议加强央行与公众政策沟通,稳定市场预期,逐步丰富在岸市场外汇交易参与者类型,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丁剑平 杜成志 陈岚
创建离岸人民币市场可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使在岸人民币市场依旧保持全球主导地位。随着资本管制放松,境内外联系日趋紧密,资本跨境转移难度下降,离岸人民币市场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究竟谁居主导地位也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Clemente-Montanes-Reyes的双结构断点模型来观察沪港人民币价格差异与政策公布和实施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断点使用了完全修正的普通最小二乘法(FMOLS)对关键变量进行回归,发现在诸多结构断点中对回归有影响的是无本金交割1月远期外汇上的两个断点,并且在两个结构断点上都显示出境内人民币市场因素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离岸人民币汇率 离岸人民币利率 价格收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涛
本文采用EEMD方法将2002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价格序列分解为10个频率不同的分量和1个趋势量,通过将不同高低频分量分别加成得到代表性高频分量序列和低频分量序列,实证分析表明:代表投机性因素的低频分量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解释度只有3.12%,表明市场因素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依然较小,而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中的诸多重大事件对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的影响不仅持续时间较长,而且短期内会改变低频分量的走向,但是从长期来看并不会影响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态势;体现金融市场内生的制度性因素对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中长期走势会产生持续性影响,这种影响不会受到市场因素和突发事件的影响,在长期表现出持续升值态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慧 刘宏业
本文研究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之间的关系和信息流的传递。利用MA(1)—GARCH(1,1)模型描述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的变动,用GARCH模型检验人民币即期汇率与NDF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得到的主要结论为,人民币NDF市场对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有均值溢出效应,人民币即期汇率和NDF之间有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这表明信息流由境外市场传导至境内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受到境外市场因素的影响,离岸人民币NDF市场是境内即期市场的先导。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伯银
在目前既要维持一定程度的资本项目管制、又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下,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成为重要的替代安排,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问题在于,离岸中心建设的基础仍然较弱,未来发展面临较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发展过快过大,可能对在岸市场造成较大冲击。离岸市场发展给中资银行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在机构、系统、业务、产品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拓展和创新,提高境内外一体化经营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系统支持能力;另一方面要防范国内国际市场动荡、人民币国际化和离岸业务逆转带来的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修晶 周颖
论文主要检验了人民币在岸市场(CNY)与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CNH)以及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市场(NDF)之间汇率波动性的动态相关关系。根据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将样本区间分为四段,采用日度数据,利用DCC-MVGARCH模型研究三个市场日汇率数据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三个市场相关程度不断增强,信息传递较快;2009年7月1日前CNY市场与CNH市场汇率波动率的相关系数较低且规律性不强;2009年7月2日至2010年7月19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稳定不再升值,其相关系数接近于0;2010年7月20日至2011年6月27日汇率波动性的相关性逐渐增强,表明人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远远 赵啟麟
本文运用扩展的GARCH模型对两地人民币汇差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地汇差受汇率预期、两地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差异、两地利差、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和鼓励人民币回流政策影响显著。本文建议加强央行与公众政策沟通,稳定市场预期,逐步丰富在岸市场外汇交易参与者类型,继续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喜玲
文章采用2011年6月27日至2013年4月26日最新数据,通过构建VECM-DCC-GARCH模型,对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CNH)和在岸人民币即期(CNY)、远期汇率(DF)以及离岸NDF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CNH市场与后三个市场间存在双向价格引导关系;CNH市场价格发现能力高于CNY与DF市场,低于NDF市场。CNH市场与CNY、DF市场间均存在显著地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市场信息流在CNH与CNY市场、CNH与DF市场间均为双向传递,从NDF市场向CNH市场传递信息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徐文舸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离岸与在岸的人民币即期汇率市场之间开始有均值(或波动)的相互影响。该价格信息传导机制具体表现为: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均值溢出效应不太稳定,波动溢出效应相对稳定;内部因素的变化往往会改变价格信息传导的方向和作用,而外生冲击的影响则相对有限;当期升值较快的市场往往会主导均值溢出效应,但波动溢出效应是由受政策预期影响的在岸市场所主导;利好消息会减少离岸市场的波动,但会加大在岸市场的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