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4)
- 2023(5944)
- 2022(5312)
- 2021(4858)
- 2020(4163)
- 2019(9486)
- 2018(9752)
- 2017(18203)
- 2016(10035)
- 2015(11506)
- 2014(11328)
- 2013(11280)
- 2012(10848)
- 2011(9249)
- 2010(9927)
- 2009(9305)
- 2008(8702)
- 2007(8019)
- 2006(7241)
- 2005(6621)
- 学科
- 济(33812)
- 经济(33661)
- 管理(26093)
- 业(25964)
- 企(19320)
- 企业(19320)
- 中国(12599)
- 方法(12459)
- 审计(12158)
- 农(11844)
- 地方(10259)
- 业经(10091)
- 财(10013)
- 制(9918)
- 理论(8822)
- 学(8244)
- 工作(8083)
- 和(8056)
- 数学(7770)
- 数学方法(7613)
- 农业(7472)
- 服务(7085)
- 教育(6592)
- 银(5943)
- 银行(5942)
- 度(5923)
- 制度(5922)
- 各类(5918)
- 贸(5893)
- 贸易(5879)
- 机构
- 大学(129261)
- 学院(128911)
- 管理(48102)
- 济(45703)
- 经济(44126)
- 研究(41933)
- 理学(39718)
- 理学院(39205)
- 管理学(38543)
- 管理学院(38272)
- 中国(34840)
- 京(29978)
- 财(26819)
- 科学(24958)
- 江(24011)
- 中心(21573)
- 所(20586)
- 范(20109)
- 师范(19998)
- 财经(19587)
- 州(18989)
- 农(18697)
- 北京(18423)
- 研究所(17500)
- 经(17339)
- 省(16990)
- 业大(16134)
- 师范大学(15926)
- 院(15318)
- 技术(14132)
- 基金
- 项目(80504)
- 研究(64555)
- 科学(62686)
- 基金(55478)
- 家(46506)
- 国家(45968)
- 社会(41110)
- 科学基金(39839)
- 社会科(37575)
- 社会科学(37554)
- 省(33015)
- 教育(29940)
- 基金项目(29760)
- 编号(29438)
- 划(26682)
- 成果(26409)
- 自然(23751)
- 自然科(23089)
- 自然科学(23086)
- 自然科学基金(22645)
- 资助(21422)
- 课题(20131)
- 项目编号(18369)
- 重点(17728)
- 年(17185)
- 部(17154)
- 发(16954)
- 性(16538)
- 创(16234)
- 规划(15699)
共检索到223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纲 王有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黑龙江省审计厅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制定了《审计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意见》,要求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和全体党员干部要
关键词:
社保审计 服务 构建 和谐社会 思考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宏伟 王瑾娟
在我国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崇温
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解决的一个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对此,他首先在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的基础上,多次指出,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教训,“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承恩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和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的要求,“和谐社会”的要素及必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国际上广泛建立友好关系,给我国营造一个和谐的国际氛围和发展空间;二是社会整体协调;三是“人”的和谐;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目标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要从这四个方面着手,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才能构建一个稳定有序、和谐发展的社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人 自然 社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环成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国社会由非均衡走向新的动态均衡的必然,和谐社会实现的过程应该是社会总效用最大化以及福利社会的构建过程,和谐社会的利益调整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和谐社会 非均衡 动态均衡 思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袁定聪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审计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审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此基础上,依法审计,促进经济法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促进制度完善和加强管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伍峰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网上舆论影响不断增大。良好的舆论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
网上舆论 引导 和谐社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房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这是我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提出的一个具有创新意义和战略意义的目标。任何一种制度性构建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历史前提和物质基础上,人民生活迈入小康水平、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社会稳定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前提、思想观念前提和社会环境前提。
关键词:
构建 和谐社会 前提性考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本文首先分析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强调的八个方面内容,包括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大意义 强调内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志勇 向一丹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鉴于我国农村的复杂性,新农村建设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实施方案,各地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农民减负增收、建设资金来源、农民素质提高等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以期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逐步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陆利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不仅是“新村庄建设”,而是一个全面的发展目标,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农民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着手,中心问题还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城镇化建设、人口转移、“空壳村”整理、农业规模经营结合起来,必须以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作为动力,必须明确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的参与程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恩全
关于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几点新思考●姚恩全邓小平同志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总结。我国的思想理论界一致公认,这个总结是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的实践长期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想结晶。但对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寇武江
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较多问题,其整体功能已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应当在对现存问题清醒认识、认真检讨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整合农村金融资源,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关键词:
新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体制 商业银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