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564)
2022(3280)
2021(3159)
2020(2699)
2019(6247)
2018(6321)
2017(12254)
2016(6961)
2015(7956)
2014(8121)
2013(8168)
2012(8245)
2011(7471)
2010(7917)
2009(7434)
2008(7887)
2007(7491)
2006(7207)
2005(6658)
2004(5780)
作者
(22247)
(18510)
(18471)
(17866)
(12064)
(8919)
(8380)
(7119)
(7036)
(6979)
(6663)
(6377)
(6258)
(6060)
(6032)
(5649)
(5610)
(5405)
(5396)
(5182)
(4985)
(4617)
(4604)
(4504)
(4395)
(4180)
(4072)
(4064)
(3908)
(3876)
学科
(29710)
经济(29561)
管理(19500)
(18528)
(16020)
企业(16020)
方法(11736)
(10384)
中国(9715)
(8755)
(8727)
业经(8272)
理论(8022)
(7840)
数学(7582)
数学方法(7348)
(6971)
农业(6448)
地方(5830)
(5571)
银行(5554)
教育(5362)
(5305)
(4993)
金融(4991)
(4843)
(4836)
(4561)
贸易(4556)
社会(4537)
机构
大学(110884)
学院(107829)
(42349)
研究(41882)
经济(41294)
管理(37790)
中国(32568)
理学(31125)
理学院(30662)
管理学(29918)
管理学院(29710)
科学(25818)
(25091)
(23650)
(22977)
(20794)
研究所(20292)
(19323)
中心(18647)
财经(17478)
(17038)
师范(16914)
北京(16577)
农业(15851)
(15598)
业大(15312)
(14692)
(14511)
(14119)
师范大学(13723)
基金
项目(62878)
科学(49331)
研究(46540)
基金(45756)
(40178)
国家(39790)
科学基金(32903)
社会(30635)
社会科(27545)
社会科学(27529)
(23824)
基金项目(23678)
教育(21902)
(20929)
自然(20748)
自然科(20262)
自然科学(20254)
自然科学基金(19897)
资助(19273)
编号(18745)
成果(18168)
重点(14723)
(14607)
课题(13950)
(13265)
(12475)
教育部(12427)
(12106)
国家社会(11847)
科研(11845)
期刊
(56765)
经济(56765)
研究(38669)
中国(25399)
(20368)
学报(19110)
(19108)
科学(17859)
教育(15696)
管理(14785)
大学(14327)
学学(13161)
农业(12994)
(12820)
金融(12820)
财经(9549)
业经(8325)
(8254)
技术(8010)
问题(7846)
经济研究(7782)
图书(6327)
(6254)
(5931)
(5817)
世界(5511)
理论(5332)
技术经济(5160)
(5120)
论坛(5120)
共检索到184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伍琴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集中表现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社会总供给是指向社会提供的全部使用价值的总量,由生产过程决定;社会总需求是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即社会总购买力,由分配过程决定。因此,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实质上是使用价值的生产总额和价值的分配总额的关系。研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不仅要向后看,即了解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规模、构成,更应向前看,即规划总供给,预测总需求,便买方和卖方的计划和意图按现行价格计算获得一致,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谭岳衡  
随着资金分配体制的演变,社会资金需求的许多方面越来越依赖银行,信贷平衡的难度增大了。另一方面,信贷的作用越显著,货币金融就越是要稳定。因此,怎样认识信贷平衡,如何保持信贷平衡,是当前金融和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游宏炳  
一、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范围。总需求和总供给区别于单个产品的需求和供给,而是包括所有单个产品的需求和供给的需求总量和供给总量。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及其各个组成部分,通常可用统计方法来测定。总供给就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生产量,它同国民经济总量指标是相联系的。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总量指标有: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国内(民)生产总值。这样,研究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关系,就可有三种不同的范围。它们的区别在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科  
关于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几个问题陈文科粮食,是任何发展中大国都绕不开的难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就粮食论粮食,更不能就粮食生产论粮食生产,特别是眼睛不能只盯着几个粮食主产区的生产。粮食供求矛盾加剧,是我国农业深层问题的集中表现,粮食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塞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统计核算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综合平衡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门之间、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和各地区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任用一个部门、环节、地区都不能脱离其他部门、环节、地区而孤立地单独地发展。要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要通过综合平衡编制计划,使各部门、各地区、各方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尹艳林  
一、社会集资规模1992年以来各类社会集资大量增加,面广数额大。据对某市700多个单位的调查,有403个单位集了资,占57.6%。某市80%以上的工业企业,85%以上的商业企业,95%以上的行政事业单位集了资,这些单位中参加集资的职工达82%,人均集资额一般在4000—5000元。据调查,1992年某省集资总额为20.1亿元,相当于当年银行各项存款增长额的9%,1993年1—4月总额为12.94亿元,相当于同期银行各项存款增加额的19.9%。据此推算,全国1992年以来共计发生的社会各类集资至少超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几个问题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教授张凤荣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目标,应当重视和研究具体操作中的几个问题。一、耕地基数的确定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首先要将耕地总量这个基数定下来。这个基数必须实事求是。1995年,国家统计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德宁  
研究新的变化建立新的平衡──关于高等教育改革趋势几个问题的探讨袁德宁我国高等教育处在变化的时代。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部门,需要认真研究并特别关注的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其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综合化阶段。...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根有  
一、问题提出1984年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几次较大的波动。膨胀-紧缩多次交替出现,给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我们又正处于膨胀时期。国民经济很可能又将出现新的一轮波动。国民经济的反复波动,有其深刻的经济体制根源,但同时也有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我们回顾在几次大的波动中,每一次对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平衡态势的判断,无一例外都曾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海深,王彦平,余方东  
(一)编表程序根据地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要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工作程序。先将基层帐户分别按产业部门、机构部门、经济类型和隶属关系进行汇总,形成地区核算的第二层次即部门帐户。这里讲的基层帐户包括依据基层会计资料普查填报的和抽样调查资料推算的两部分。然后再将部门帐户合并、转换过渡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平衡表。(二)生产活动部门与机构部门的转换对于地区资金流量表、资金负债表来讲,在基层帐户和汇总而来的部门帐户中,各个核算项目和指标都是以生产活动部门表示的。但收、支流量应该按机构部门来表示,因为机构部门是对收入的取得和支配,资金的筹集和资产的运用等财务决策的主体进行的分类。我们把它划分为居民、企业、行政事业、金融保险、财政五个部门。在转换中: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凤荣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3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采取措施,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总量减少的,由国务院责令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垦与所减少耕地数量与质量相当的耕地,并由国...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学模  
一、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十四大以来,谈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的文章连扁累牍,对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则往往一笔带过。我们要推行一种经济体制,对于这种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当然需要讲深讲透,以便在统一认识的条件下统一行动,为积极贯彻新体制而努力。但是我认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应该全面。在一定场合侧重讲某一侧面不仅是允许的,而且可能是必要的。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嘛。但对于我们搞理论工作的人来讲,不仅要把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讲清楚,也需要把市场经济的弱点和消极方面讲清楚,这样,才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并且尽可能地通过必要的措旋弥补其弱点和限制它的消极作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绍兴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何起东  
本文在社会融资规模(总量)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监测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必要性和特殊性,提出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的调整口径,检验了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GDP和CPI的相关性,并对其产出效率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为:与直接口径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相比较,调整口径后地区社会融资规模与GDP和CPI的相关性更优,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对GDP、CPI的平均传导期分别为4个季度和3个季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詹武  
建立资金市场,中央已作为“七五”计划期间一项重要任务提出来了。紫阳同志对资金市场问题非常重视,在多次讲话中提到。许多地方已开始建立短期资金拆借市场,少数地方也建立了长期资金的一级市场。我们应该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以提高指导这项改革的自觉性。下边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