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4)
2023(5454)
2022(4779)
2021(4250)
2019(7972)
2018(8002)
2017(15845)
2016(8356)
2015(9717)
2014(9981)
2013(10152)
2012(10050)
2011(9314)
2010(9766)
2009(9462)
2008(9256)
2007(8723)
2006(8473)
2005(7880)
2004(6983)
作者
(25568)
(21539)
(21413)
(20762)
(13772)
(10118)
(9801)
(8306)
(8115)
(7901)
(7616)
(7132)
(7046)
(7042)
(6746)
(6477)
(6332)
(6285)
(6122)
(5773)
(5731)
(5264)
(5139)
(5099)
(4917)
(4800)
(4668)
(4522)
(4438)
(4279)
学科
(63924)
经济(63774)
管理(26321)
(22181)
方法(19575)
(19574)
企业(19574)
地方(16716)
数学(15101)
数学方法(14942)
中国(14114)
业经(12745)
地方经济(12262)
(11705)
(11142)
(10717)
(9823)
(9402)
理论(8849)
农业(7570)
(7490)
(7305)
金融(7304)
经济学(7243)
(7135)
银行(7129)
环境(7003)
(6862)
(6765)
(6603)
机构
大学(138047)
学院(136531)
(68568)
经济(67190)
研究(51008)
管理(49436)
理学(41059)
理学院(40539)
管理学(39877)
中国(39701)
管理学院(39618)
(32301)
(28978)
科学(27178)
(26333)
财经(24638)
研究所(22902)
(22272)
经济学(22221)
中心(22160)
(22025)
经济学院(19434)
北京(19359)
(19055)
师范(18991)
财经大学(17853)
(17491)
(17336)
(17143)
社会(16066)
基金
项目(75664)
科学(60199)
研究(58219)
基金(55321)
(46239)
国家(45799)
社会(41557)
科学基金(39301)
社会科(38128)
社会科学(38111)
(28459)
基金项目(28419)
教育(26384)
资助(23259)
(23252)
编号(22783)
自然(22180)
自然科(21653)
自然科学(21649)
自然科学基金(21278)
成果(20553)
(17416)
(17234)
重点(16922)
国家社会(16635)
课题(16596)
教育部(15681)
人文(15476)
(15186)
社科(14930)
期刊
(92564)
经济(92564)
研究(51629)
中国(28823)
(25587)
管理(21087)
(17285)
科学(17281)
学报(16922)
(15686)
金融(15686)
经济研究(15187)
财经(14353)
教育(14044)
大学(13659)
学学(12717)
业经(12575)
(12559)
问题(12045)
技术(11724)
农业(10782)
(8902)
技术经济(8880)
世界(8229)
统计(8184)
经济问题(7607)
国际(7605)
经济管理(7270)
(6834)
商业(6796)
共检索到233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卫兴华  
经济学界经常讨论社会主义经济本质或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问题。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问题实际上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或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问题。因为回答决定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规定是什么,所涉及的必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或经济关系的本质规定是什么。其他含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如国民经济、经济体制等,都不回答“经济”的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珏  为民  
一、传统理论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意识形态下,传统形式的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被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三位一体的本质特点。这种概括,在词句上部分地来自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未来社会"的一些论述,但主要的是来自苏联模式,来自这一模式的斯大林理论和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其实际内容是:第一,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等同于国家所有制,并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伟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肯定了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确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对社会主义本身来讲,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作用,往往从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谈论得较多,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作用,如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问题。无产阶级经过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了私有制,消灭了剥削,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一次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蒋学模  
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蒋学模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什么,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主张以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的同志,一般都把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作为经济运行的制度背景在书的一开头略加阐述,然后就社会主义经济的微观运行和宏观运行展开详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晋利珍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生产方式的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础,从宏观层面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劳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并概括出三个方面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劳动关系是以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劳动关系、是以实质上的公平交换为基础的劳动关系、是以整体(或集体)的视角发展的劳动关系。这一研究视角是对目前劳动关系研究范围的拓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伟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是落实十五大精神和实现跨世纪发展目标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崭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卫兴华  
胡钧教授多年来一直坚持和宣传的按劳分配中的"等量劳动互换"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关系,与等价交换相对立,从而排斥商品交换关系的观点,不能成立。他的这一理论观点,与马克思的观点相对立。马克思将按劳分配中的等量劳动交换称之为与商品等价交换是同一原则的"资产阶级权利",是与"旧社会痕迹"相联系的"弊病"。这一观点也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相悖离。胡教授用社会主义"等量劳动互换"本质论,否定我国实质的商品价值关系的存在,断言马、恩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关系会消亡的科学真理在我国已成为现实。这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胡教授宣称他的这一理论观点得到党和学界的"极大重视"和认同,是"最突出的创新性见解"和"重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是一项艰巨的理论建设工程,引发诸多争议势在必然。笔者仅就有无必要和可能构建它、以什么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的地位问题、如何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范畴、如何全面地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等四个争论较大的问题,做一些释疑性的阐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江晓薇  董正青  冯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它“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这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就体制而言,如果说建国后我们通过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改造了旧的高等学校,建立了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等教育体制,是近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那么,目前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则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又一次重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育仲  
目前对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的研究,从整体上说还是初步的,还只是把讨论刚刚从性质、方法等基本问题上引到经济机制的具体内容上来。本文试图对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的几个理论问题,结合“杭州会议”的一些情况,作一粗浅的评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岳岷  
引言1847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写道:"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但是,为了"顾全原理和历史",我们就必然要问:"为什么该原理出现在11世纪或者18世纪,而不出现在其他某一世纪,我们就必然要仔细研究一下:11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18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的,他们各自的需要、他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卫兴华  
本文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等于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经济制度 ;私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本文还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相关的经济理论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则行  
谷书堂教授组织青年经济学者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为对象,撰写了理论经济学新著——《社会主义经济学新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综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第一,突破了长期流行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特别是教科书的旧框框,建立了一个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对象、以经济运行为主体的新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