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680)
- 2022(2436)
- 2021(2357)
- 2020(1961)
- 2019(4424)
- 2018(4481)
- 2017(8992)
- 2016(4927)
- 2015(5736)
- 2014(5812)
- 2013(5821)
- 2012(5764)
- 2011(5036)
- 2010(5297)
- 2009(5105)
- 2008(5294)
- 2007(5209)
- 2006(5060)
- 2005(4780)
- 2004(4132)
- 学科
- 济(21089)
- 经济(20945)
- 业(14814)
- 管理(14172)
- 企(11873)
- 企业(11873)
- 中国(9211)
- 农(9119)
- 方法(7645)
- 业经(6592)
- 财(6541)
- 理论(6238)
- 农业(6144)
- 制(5981)
- 劳(5757)
- 劳动(5739)
- 和(5591)
- 学(4757)
- 教育(4328)
- 贸(4310)
- 贸易(4306)
- 社会(4287)
- 数学(4249)
- 易(4165)
- 数学方法(4112)
- 地方(4002)
- 银(3656)
- 银行(3656)
- 税(3631)
- 企业经济(3624)
- 机构
- 大学(74353)
- 学院(73387)
- 济(31335)
- 经济(30558)
- 管理(26408)
- 研究(26144)
- 中国(21702)
- 理学(21324)
- 理学院(21050)
- 管理学(20655)
- 管理学院(20499)
- 财(17479)
- 京(16562)
- 科学(14120)
- 所(13757)
- 江(13134)
- 财经(12823)
- 中心(12031)
- 研究所(11562)
- 范(11437)
- 经(11404)
- 师范(11399)
- 北京(11362)
- 农(10354)
- 州(10096)
- 经济学(9763)
- 省(9515)
- 财经大学(9259)
- 师范大学(9154)
- 社会(9131)
- 基金
- 项目(38791)
- 研究(31640)
- 科学(30820)
- 基金(27771)
- 家(22818)
- 国家(22537)
- 社会(22354)
- 社会科(19700)
- 社会科学(19686)
- 科学基金(19317)
- 教育(14977)
- 省(14574)
- 基金项目(13986)
- 编号(13614)
- 成果(13168)
- 划(12215)
- 资助(11763)
- 自然(10550)
- 自然科(10310)
- 自然科学(10309)
- 自然科学基金(10125)
- 课题(9732)
- 部(9121)
- 性(8791)
- 重点(8613)
- 国家社会(8285)
- 教育部(8262)
- 项目编号(8199)
- 年(8064)
- 人文(8036)
共检索到133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学术界两种对立的观点争论不息。本刊1994年第12期发表了杨坚白同志的文章《也谈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是商品》,1995年第9期又刊出了冯丛林同志的《再驳劳动力商品论—与杨坚白同志商榷》的文章,此后,我们收到了许多讨论这一问题的稿件。因讨论的问题相同,文章中有很多重复的引文与论述,为节约读者时间,突出作者观点,我们对来稿采用文摘形式择其精华扼要刊登,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坚白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不是商品。谁若说它是商品,那便是离经叛道。可是,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人经济都在雇佣劳动力,进而出现了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还有的人把劳动力市场错误地称之为“劳务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也相应地向普遍化、体系化发展。连国有企业也从市场引进劳动力;同时还在向职工推行合同制。全面地看,所谓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也应包括劳动力资源配置在内。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实有从基础理论上予以透析的必要。该文将对这个敏感问题略抒管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廖建平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如何看待劳动力的性质,这不仅是政治经济学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而且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大实践问额。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对这个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建英
一、问题的提出如果说社会主义劳动力能否成为商品,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下还有疑问的话,那么在党的十四大提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后,这一问题便有了彻底解决的可能,这是因为:第一,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不同,商品经济可以允许也可以不允许社会劳动力通过市场流动,可以允许也可以不允许劳动力成为商品.而市场经济必须具有完整的市场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本银
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我国4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15年的经验总结,是全党在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更明确地提出建立劳动力市场新概念,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又一次拓宽和打开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醒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是一种具有价值增殖机能的价值形态的经济,它必然表现为资本价值,而劳动力作为商品是唯一能引起资本价值增殖的因素。要历史地看待劳动力作为商品与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的关系。劳动力作为商品的规定性在于:劳动力产权的明晰化,劳动力的流动性,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补偿性。劳动力商品化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关键词:
市场配置资源,资本价值增殖,劳动力商品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富坤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持“劳动力是商品”观点的同志,提出的主要依据是两条: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也是一个自由人,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自由得一无所有。这些同志在阐述第一个条件时,引用了马克思在说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否定时曾说:“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并断定这个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建军
本文提出了两个值得探讨的新观点。(1)劳动力资本是区别于劳动力商品的一个经济范畴,它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必然产物。我国当前之所以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加剧和劳动者主人翁地位下降,就在于我们仍然把劳动力作为商品而非资本看待。故消除两极分化的内在逻辑是以劳动力资本取代劳动力商品。(2)社会主义要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些、更好些,有一个更高的起点,就应该对资本进行“扬弃”,而不是绝对否定。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以商品为起点,以分析劳动力商品来揭露资本主义本质。那么,在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时,应该以资本为起点,以实现劳动力资本化来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关键词:
劳动力商品,劳动力资本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周晓梅
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问题分析周晓梅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统包统配"劳动力的格局已被打破。劳动力市场正在形成之中,但进展缓慢。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双向选择难以真正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受到种种限制,严重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究其原因,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邢颖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就是要建立起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也就是要建立起各种有效的要素市场。而生产要素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建立劳动力市场已成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势必意味着经济运行中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建立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力市场必将遇到认识上的阻碍和具体操作的困难。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萧琼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劳动力商品问题讨论综述萧琼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和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国内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围绕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否商品,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力商品化与按劳分配关系、劳动力商品化与劳动者主人翁地位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英 沈占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商品性质的探讨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刘英,沈占波劳动力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形式,劳动力商品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然而,由于长期传统观念的束缚,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性质成...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董武全
一、在劳动力商品属性问题上存在的认识误区(一)将劳动力商品看成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范畴。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的必要条件时,曾经排除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可能性,讲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从而也是资本主义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凤义
劳动力商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剩余价值理论最为直接的逻辑和历史起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也是以商品形式出现,如何认识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力商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形式与内容、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三个维度,挖掘了马克思研究劳动力商品的有关方法,对劳动力商品理论进行了再认识。以此为基础,分别分析了在资本主义性质企业和社会主义性质企业中,劳动力商品在以上三个维度中的不同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