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4206)
2022(3882)
2021(3946)
2020(3397)
2019(8034)
2018(8069)
2017(15150)
2016(8454)
2015(10260)
2014(10397)
2013(10517)
2012(10655)
2011(9817)
2010(10127)
2009(10048)
2008(10428)
2007(9489)
2006(8832)
2005(8522)
2004(7432)
作者
(27649)
(22813)
(22525)
(21877)
(14498)
(11032)
(10530)
(8867)
(8578)
(8471)
(7710)
(7640)
(7426)
(7350)
(7200)
(7029)
(6786)
(6729)
(6709)
(6617)
(5977)
(5643)
(5524)
(5272)
(5264)
(5214)
(5182)
(5063)
(4731)
(4565)
学科
(37622)
经济(37566)
管理(23384)
(21561)
方法(17813)
(16495)
企业(16495)
中国(15747)
数学(15593)
数学方法(15215)
(10451)
(10160)
(10042)
(9256)
(8512)
贸易(8502)
(8331)
(8328)
银行(8317)
(8005)
(7033)
金融(7033)
(6500)
(6339)
业经(6251)
(6019)
农业(6009)
(5929)
理论(5635)
税收(5626)
机构
大学(138861)
学院(134408)
(56634)
经济(55234)
研究(50620)
管理(47218)
中国(42179)
理学(38813)
理学院(38298)
管理学(37379)
管理学院(37123)
(32217)
(30461)
科学(29754)
(27568)
研究所(24164)
财经(22913)
中心(22663)
北京(21866)
(21243)
(21128)
(20542)
(18522)
师范(18361)
经济学(17583)
业大(17541)
(17473)
(17108)
财经大学(16780)
农业(16763)
基金
项目(73119)
科学(56103)
研究(53268)
基金(52514)
(45770)
国家(45379)
科学基金(37270)
社会(32488)
社会科(30597)
社会科学(30587)
(26235)
基金项目(26223)
教育(24736)
资助(23837)
自然(23601)
(23414)
自然科(23032)
自然科学(23025)
自然科学基金(22579)
编号(22502)
成果(20679)
(16894)
重点(16481)
课题(15580)
(15116)
教育部(14210)
(13921)
科研(13908)
项目编号(13720)
大学(13582)
期刊
(69433)
经济(69433)
研究(50291)
中国(31109)
(22679)
学报(21609)
科学(20173)
管理(19483)
(19400)
(16799)
金融(16799)
教育(16521)
大学(16518)
学学(15127)
农业(12833)
技术(12170)
财经(11952)
经济研究(11522)
(10353)
(10187)
业经(9996)
问题(9737)
统计(9693)
国际(9123)
理论(8849)
图书(8748)
实践(7974)
(7974)
技术经济(7788)
(7615)
共检索到232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跃进,于清文,刘建国  
利用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确定1981年年中按龄人口数的自修正迭代算法,是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方法。本文证明了该算法的收敛性,进而提出一个简便易行的稳定算法。 一、问题的提出 取得基年按年龄分性别的人口数据,是进行人口预测十分重要的基础之一。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得到的资料是:1981年度的死亡和生育资料,以及1982年年中按年龄分性别的人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人口的性别、年龄数,可以说是人口研究中的最基础资料。本文根据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公布的民族人口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推算了1982年中国各民族的性别、年龄人口,并以推算的结果为例,分析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的现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陈佳鞠  李龙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影响的基础上,依托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20152100年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规模将于2029年左右迎来峰值,此后将步入负增长时期,整个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不断老化;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处于持续缩减之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1世纪前半叶将快速下降、后半叶则将在波动中缓慢下降;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攀升,于2053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将开始逐年下降,老龄化程度在21世纪前半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彭秋志   黄培依   陈笛   朱丹  
人口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数据精度和质量的提升,基于公里网格统计单元宏观分析该问题已具可行性。论文以公里网格为统计单元,结合WorldPop数据集和SRTMGL1数据集,分析了2000—2020年间中国人口数量在地形因子(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的分布与变化特征,比较了不同人口空间化数据集、DEM数据源以及网格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口数量分布呈现强烈且持续小幅增强的低地形指向性,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人口分布半数平衡点在2000年分别为95.6 m、50.7 m和3.01°,到2020年下降至77.0 m、46.8 m和2.88°。(2)相对土地面积分布,人口数量分布呈现范围稳定且强度持续小幅增大的低地形优势性,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人口主体优势分布上界分别较稳定地位于520 m、137 m和6.84°附近,人口主体优势率分别上升了0.011、0.026和0.038。(3)除DEM数据源差异对人口数量的起伏度分布和坡度分布有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项数据差异并未产生明显影响。研究可为宏观理解中国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提供新的基础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英  
文章通过建立经济活动人口数量估计模型,用人口普查及人口调查数据,对2000~2008年中国城镇、乡村及城镇分市和镇的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及劳动参与率、就业率和失业率进行了分析评估,给出了这些指标的估计范围。其研究结果可揭示2000~2008年中国分城乡经济活动人口的变化趋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史实  
我国历史典籍中载有丰富的历代户口统计资料。只要对这些资料采取分析的态度,是可以说明很多问题的。现就我国历代人口总数的变化和南北方人口数的变化略作探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元梁  戴根有  章钟基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李晓西  曹文炼  李拉亚  陈峻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计划资金司司长朱元梁: 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一、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主要问题年初以来经济金融运行态势及其主要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 工业和投资在去年高增的基础上继续加快,目前明显超过经济承受能力。今年头五个月,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3.8%,远远超过去年同期增长17.9%和全年增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陈佳鞠  李龙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将对未来中国人口与老龄化变动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充分考虑生育政策调整影响的基础上,依托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中国2015~2100年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人口规模将于2029年左右迎来峰值,此后将步入负增长时期,整个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不断老化;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处于持续缩减之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1世纪前半叶将快速下降、后半叶则将在波动中缓慢下降;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攀升,于2053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将开始逐年下降,老龄化程度在21世纪前半叶将快速提升,但到了21世纪后半叶,老龄化进程将逐渐放缓。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琦  曹树基  
文章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对广西10个县新修地方志中的人口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以1959~1961年的人口数据为分析重点,结果发现,两套县级人口数据资料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工”,其意为以数据处理的方式来降低这3年的灾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胜刚  姜昱  
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显著影响我国货币错配的因素按作用效果依次为:汇率制度、贸易顺差、经济增长率。从作用方向看,汇率制度的影响系数是负的,贸易顺差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系数是正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秀清  钱小平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 ,测算了 1 981~ 2 0 0 0年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产品价格上涨乃至全国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 ,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全国物价总水平的影响程度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1 %的农产品价格上涨 ,在 1 981年将会导致全国物价总水平上涨 0 .40 % ,而在 2 0 0 0年 ,这一影响程度下降为 0 .1 95%。经过 2 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 ,农产品价格对全国物价总水平的影响程度降低了约一半。从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各个产业的影响程度来看 ,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等农业关联产业所受影响最大 ,但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桂华  武洁  安军  
文章针对目前许多国家在人口普查质量评估工作中,估计人口普查中多报人口所用估计量存在的缺陷,构造多报比率估计量替代现行的估计量。文章用指标体系梳理与抽样估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厘清普查多报估计所需人口普查登记的人口状态指标,并构建这些指标的平衡关系,然后讨论如何依据样本数据建立新的估计量,以及估计其方差。最后,文章利用中国某地区64个社区及行政村"六普"复查和19个样本调查小区的资料,演示人口普查的多报比率估计量及其方差估计量的计算过程,从而有助于对该估计量的理解,以期在中国2020年人口普查的质量评估中推广应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桂华  漆莉  迟璐婕  
研究目标:用完整遗漏估计量替代目前使用的未匹配遗漏估计量、逆记录检查遗漏估计量和平衡推算遗漏估计量。研究方法:采取文献解读、成果借鉴和移植及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完整遗漏估计量及其方差估计。研究发现:人口普查遗漏估计不只是要提供遗漏估计值,还要揭示遗漏的原因及其遗漏者的特征;构造普查遗漏估计量,既要包括登记在事后计数调查人口名单而未登记在普查名单的单重遗漏人口,还要包括同时遗漏于这两项调查名单的双重遗漏人口。研究创新:提出完整遗漏估计量。研究价值:完整遗漏估计量有望应用于中国2030年普查遗漏估计,开创世界人口普查遗漏估计应用完整遗漏估计量的先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