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06)
2023(17676)
2022(15245)
2021(14056)
2020(11760)
2019(26950)
2018(26843)
2017(50319)
2016(28146)
2015(31900)
2014(32157)
2013(31707)
2012(29748)
2011(27012)
2010(27482)
2009(25238)
2008(24896)
2007(22581)
2006(20374)
2005(18617)
作者
(84020)
(69485)
(69316)
(65759)
(44464)
(33517)
(31410)
(27163)
(26707)
(25420)
(23873)
(23796)
(22664)
(22371)
(21959)
(21560)
(20704)
(20687)
(20172)
(20131)
(17745)
(17545)
(16975)
(16043)
(15890)
(15800)
(15674)
(15529)
(14375)
(13907)
学科
(110545)
经济(110392)
管理(81027)
(74495)
(61274)
企业(61274)
方法(42027)
中国(35090)
数学(35061)
数学方法(34584)
(32138)
(28977)
地方(28377)
业经(27094)
(26733)
(25524)
农业(21229)
理论(20855)
(20264)
银行(20193)
(19371)
(19188)
金融(19185)
(18932)
贸易(18912)
(18331)
(18261)
环境(18233)
技术(17984)
教育(17818)
机构
大学(398785)
学院(396967)
(152491)
经济(148575)
管理(148150)
研究(142088)
理学(125141)
理学院(123614)
管理学(121364)
管理学院(120648)
中国(107058)
(88634)
科学(88301)
(75089)
(73481)
(69839)
研究所(66021)
(64529)
中心(64352)
业大(59830)
北京(57169)
财经(57020)
(56057)
师范(55438)
农业(54245)
(51854)
(51708)
(51512)
(47632)
技术(45902)
基金
项目(259626)
科学(201620)
研究(192703)
基金(182815)
(159890)
国家(158420)
科学基金(133985)
社会(117337)
社会科(110799)
社会科学(110770)
(104018)
基金项目(96058)
教育(90398)
(87521)
自然(86515)
自然科(84382)
自然科学(84359)
自然科学基金(82817)
编号(80298)
资助(75746)
成果(68037)
重点(59276)
(58542)
课题(58164)
(56596)
(53804)
创新(50180)
科研(48995)
项目编号(48721)
(48217)
期刊
(184924)
经济(184924)
研究(126702)
中国(95788)
学报(66168)
(65351)
教育(60237)
科学(59224)
管理(58471)
(58007)
大学(50020)
学学(46080)
农业(44441)
(40016)
金融(40016)
技术(37026)
业经(30197)
财经(28438)
经济研究(27541)
图书(25307)
(24311)
问题(23448)
(22880)
科技(19279)
理论(19170)
(19049)
(18353)
论坛(18353)
技术经济(18351)
书馆(17899)
共检索到630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振刚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结构逐步完善,形成了多层次、多途径、多样化的,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社会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以提高研究生的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军  欧百钢  朱瑞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矛盾呈现不同的特征,社会管理及其社会工作的重点、方式和力度也随之不同。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就要结合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特征,针对人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的特点,大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卫  来茂德  严建华  沈满洪  陈凯旋  
在阐述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四个核心理念——科研主导、导师主责、激励相容和协同创新等的基础上,介绍了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各方面的评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武毅英  
2007年在我国部分高校中试行的旨在提高研究生质量的培养机制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关于导师资助制和研究生全面收费等改革问题上仍存在不少争议。这些争议,有的是改革自身的不足引起的,有的则是认识偏差导致的。研究表明,导师资助制和研究生全面收费的改革势在必行。导师资助制虽然在国际上已相当普遍,但并非所有的学科专业都要求导师资助;研究生全面收费是实施非义务教育的必然,也是体现成本分担与教育公平理念的重要方面,但目前的收费改革仍不够深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国栋  娄枝  
在分析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改革的建议:促进培养机制改革、培养目标转向、培养类型调整、培养模式优化的协调统一;设置科学合理的奖助学金制度;健全研究生学费收费制度;进一步明确导师的权责;充分调动多个培养主体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多项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传杰  
总结了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同时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理论研究滞后、主体性、导师是否应该出资培养研究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杜娟  施亚玲  
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针对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提出了加强构建研究生奖助学金资助保障体系,建立配套的科学合理的研究生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积极性,继续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长宽  徐卫亚  任旭华  马孟珂  
一、建立基地的缘由 1.建立长江、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培养高层次水利研究人员的积极探索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长江与黄河作为中国最大的两条河流,它的治理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建立长江、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就是要培养出一大批年轻的高水平的水利科学工作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发兰  陈新忠  汪华  胡承孝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突出职业素养培育、强化全程职业教育、重视多元主体办学、追求学生对口择业,办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然而,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着政府"一刀切"推进、社会认同度不高、高校认识与准备不足、导师主动性不强、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无法彰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必须政府、高校、社会、导师等共同努力,允许高校差异化发展,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赢机制,构建"两段式、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东平  程浩  张嘏伟  霍晓静  唐娟  
针对目前我国农业工程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我国未来对农业工程人才素质的要求。把培养 “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农业工程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专业人才。并根据这一要求,提出了适应我国现状的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叶中  
认为跨学科培养研究生不仅是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且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提出研究生教育应大力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从各个环节上进行调整与改革。同时指出在当前推进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面临的诸多观念和制度性障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杜朝辉  张国栋  
阐述了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理念与思路,详细介绍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历程、措施及成效。在分析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改革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峰  刘宇航  罗长富  李思经  
科研院所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力量,研究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目标,从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机制着手,从宏观、微观层面分析现有研究生教育机制在科技创新人才方面的不足,剖析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机制的特色优势,同时提出完善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田蔚风  
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第一次招收研究生约1万名,而目前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已经超过了100万。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超常规发展的情况下,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各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