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4)
2023(8829)
2022(7882)
2021(7405)
2020(6780)
2019(15991)
2018(16267)
2017(33397)
2016(17980)
2015(21082)
2014(21310)
2013(21399)
2012(20240)
2011(18391)
2010(18939)
2009(17854)
2008(17959)
2007(16363)
2006(14278)
2005(13021)
作者
(53413)
(44610)
(44284)
(42689)
(28510)
(21408)
(20533)
(17431)
(16705)
(16143)
(15139)
(14868)
(14299)
(14010)
(13990)
(13927)
(13600)
(13174)
(13014)
(12922)
(11235)
(11121)
(11031)
(10115)
(10092)
(10060)
(9955)
(9900)
(9049)
(8770)
学科
(82890)
经济(82807)
管理(52848)
(52230)
方法(45904)
(42118)
企业(42118)
数学(42100)
数学方法(41509)
(22389)
中国(21329)
(21127)
(16470)
贸易(16462)
(16367)
(16011)
业经(14829)
(14349)
(14197)
财务(14157)
财务管理(14115)
(13993)
银行(13970)
地方(13419)
农业(13415)
企业财务(13405)
(13223)
(12851)
金融(12849)
理论(11948)
机构
大学(273408)
学院(272259)
(116365)
经济(113937)
管理(107363)
理学(92232)
理学院(91301)
管理学(89682)
管理学院(89177)
研究(86084)
中国(68468)
(57155)
(56840)
科学(50836)
财经(45038)
(44049)
(42509)
(40701)
(40523)
中心(40448)
研究所(39375)
业大(38178)
北京(36658)
经济学(36489)
农业(33627)
(33444)
财经大学(33402)
经济学院(33308)
师范(33134)
(32347)
基金
项目(170852)
科学(134217)
研究(124688)
基金(124505)
(106957)
国家(106117)
科学基金(91167)
社会(78546)
社会科(74623)
社会科学(74602)
(66413)
基金项目(65124)
教育(59589)
自然(59070)
自然科(57682)
自然科学(57667)
自然科学基金(56642)
(55990)
资助(54304)
编号(51845)
成果(42525)
(39509)
重点(38355)
(35790)
课题(35261)
(34994)
教育部(34254)
科研(33181)
人文(33157)
创新(32754)
期刊
(124077)
经济(124077)
研究(81037)
中国(47945)
(44260)
学报(38603)
管理(37721)
(37237)
科学(35772)
大学(29392)
(28814)
金融(28814)
学学(27612)
教育(26444)
技术(24873)
农业(24437)
财经(23081)
经济研究(20891)
业经(20505)
(19665)
统计(17469)
问题(17422)
技术经济(15242)
(15229)
(15003)
理论(14475)
决策(14207)
商业(14073)
实践(12988)
(12988)
共检索到400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玮  袁东  
国债是指中央财政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是公债的一种。迄今为止,我国已发行的国债有国库券、国家建设债券、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和保值公债。本文试图对我国目前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实证分析。一、对我国现行国债发行规模的认识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玉栋  吴哲方  
近20年来,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为了避免过高债务规模的产生及其蕴含的潜在风险,将国债发行规模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证明对当前国债规模的适度性作出判断,从而对未来我国国债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对历年国债各相关指标的理论分析,以及时间指数模型、ARMA模式、KMV模型的实证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国债规模已经超出安全范围,并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为了扭转不良趋势,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势在必行。积极预防未来国债发行和偿还可能引发的风险,不仅可以促使国债市场健康有序运行,更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国平   李光升   马林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以行政性分权和减税让利为主的经济改革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与此同时,中国国债在经历了20年的空白之后被重新启用。国债发行对平衡财政收支、支持重点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债务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债务负担日益加重,在目前财政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是否会发生债务危机,是人们十分关心,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我国国债规模演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纪凤兰  张巍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运用EViews软件分析了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多种因素,确定财政赤字与还本付息额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最重要的因素,并对1979—2001年的国债规模进行了拟合。我们的结论是发行国债额几乎等于财政赤字与还本付息额之和,而这一债务格局难以实现长期稳定性。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文奇  郑德权  
在国债发行过程中,由于衡量标准不一致,对国债规模的判断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现象。运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对影响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影响国债规模主要指标判断,认为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仍有一定的空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侯青  
本文从国债规模的理论分析出发,分析了国债对经济的影响,提出了适度国债规模应在经济周期的谷底达到,从国债的经济效应分析增发国债的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义群  周军民  赵旭  
国债规模受制于GDP、收入、物价、储蓄、利率、货币量、财政状况等许多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哪些是在扩大国债规模时应当首先考虑的因素呢?在一般的文献当中大多采用GDP来估算国债发行额。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根据1981年~1996年有关国民经济指标统计表中的有关数据建立国债发行额的回归计量模型来分析影响国债发行额的主要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世武  应惟伟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从1979年开始重新发行国债(本文的国债包括中央政府发行的内债和外债),以对付当时紧张的财政收支状况。从此,国债发行规模越来越大。到1999年底累计发行国债总额已达17764.8亿元,而未清偿的国债余额也达9966.83亿元。在通货膨胀时期,国债的发行常常被指责为恶化了物价上涨的趋势,而在通货紧缩时期,国债的发行则常常被认为是扩张性财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毅  
通过分析研究国债发行规模监控指标和影响因素,目前我国仍然要保持一定规模的国债发行数量。在目前金融产品的高收益冲击下,要提高国债投资收益,丰富国债产品,加强规模控制,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邢大伟  
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SPSS软件,实证分析了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诸因素,得出财政赤字、居民储蓄余额和国债的还本付息额是影响国债发行的重要因素,并以此进行回归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管圣义  刘邦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宏宇  吕风勇  
目前国内对国债效应的研究,集中于国债对投资的影响,较少论及国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然而,国债对消费的影响同样重要。居民可能将国债作为金融财富,也可能认为国债对应着未来的税收。国债对消费的影响,取决于国债在居民的预算约束中是作为财富还是作为预期的未来税收而存在。若居民更多地将国债作为一种金融财富而不是未来税收,则国债促进消费增长并带动经济增长;反之,则形成“李嘉图等价效应”所描述的金融挤出效应。通过对1985~2002年的数据进行回归,作者发现我国国债呈现出较强的财富效应。但是,这一财富效应却是与国债存量相关的。若公众的信心发生变化,消费需求将迅速下降。这就要求国债政策的淡出只能是渐进的,以避免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殷金朋  贾占标  袁埜  
文章运用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1981年~2013年间国债规模对经济增长、私人投资以及通货膨胀的效应,以考察国债规模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现存国债规模对经济增长和私人投资存在短期与长期的"倒U型"负向效应,在中期则表现为"单峰型"的正向冲击;国债规模已经成为解释经济增长、私人投资及通胀变动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中国现存国债规模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关于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认识贾康虽然有时可以听到对于“国债适度规模”这一命题激烈的反对意见,认为“国债不是债”,其余额可越滚越大,借新还旧,不存在规模限制,但我一向认为,从理论上说,在一国每一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下,必然客观地存在着某种适度债务规模的数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