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3)
- 2023(14314)
- 2022(12250)
- 2021(10965)
- 2020(9481)
- 2019(21149)
- 2018(20889)
- 2017(39939)
- 2016(21784)
- 2015(24466)
- 2014(23746)
- 2013(23586)
- 2012(22191)
- 2011(20096)
- 2010(20057)
- 2009(18656)
- 2008(18573)
- 2007(17092)
- 2006(14828)
- 2005(12974)
- 学科
- 济(94150)
- 经济(94059)
- 业(67623)
- 管理(66294)
- 企(55910)
- 企业(55910)
- 方法(45085)
- 数学(39578)
- 数学方法(39288)
- 农(25325)
- 财(23874)
- 中国(23518)
- 技术(22624)
- 业经(21545)
- 贸(19489)
- 贸易(19484)
- 学(18994)
- 易(18928)
- 地方(18429)
- 农业(17195)
- 制(16728)
- 务(15217)
- 财务(15195)
- 财务管理(15156)
- 产业(14681)
- 企业财务(14412)
- 银(14166)
- 理论(14157)
- 技术管理(14111)
- 银行(14095)
- 机构
- 学院(319369)
- 大学(318940)
- 济(133527)
- 经济(131002)
- 管理(123970)
- 理学(107744)
- 研究(106795)
- 理学院(106577)
- 管理学(104939)
- 管理学院(104340)
- 中国(78749)
- 科学(67504)
- 京(66206)
- 农(61748)
- 财(59071)
- 所(55104)
- 业大(52581)
- 研究所(50320)
- 中心(49602)
- 农业(49218)
- 江(48679)
- 财经(47665)
- 经(43319)
- 经济学(41516)
- 北京(41089)
- 范(39108)
- 师范(38550)
- 州(38164)
- 经济学院(37913)
- 院(37738)
- 基金
- 项目(217541)
- 科学(170973)
- 基金(157747)
- 研究(153022)
- 家(140132)
- 国家(138965)
- 科学基金(118437)
- 社会(98436)
- 社会科(93654)
- 社会科学(93625)
- 省(87427)
- 基金项目(84314)
- 自然(77897)
- 自然科(76196)
- 自然科学(76171)
- 自然科学基金(74923)
- 划(73297)
- 教育(70837)
- 资助(63630)
- 编号(59596)
- 创(50584)
- 重点(49539)
- 部(47783)
- 发(47648)
- 成果(46798)
- 创新(46595)
- 科研(42024)
- 计划(41773)
- 课题(41753)
- 业(41231)
共检索到462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敏
对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诱导因素的分析必须在具体的经济、制度环境下进行。以市场集中度、产业内企业规模、产权制度基础、产业开放程度为影响因子,对电子产业的实证分析显示,市场集中度、产权制度变化与产业创新能力的相关性不强,出口与创新负相关,增加产业内大企业的比重、适度增加进口对创新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企业规模 开放程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秀江 胡冬生 何新闻 王宣喻
运用SVAR技术建立SVAR⑶模型,探讨我国技术创新、R&D、科研人员和"市场换技术"制度之间的短期与长期关系。研究发现:除了R&D、科研人员之外,"FDI制度"是影响我国技术创新的另一个重要资源。短期内"FDI制度"通过市场替代机制改变了R&D、科研人员投入的激励机制,导致部分内资企业偏好引进技术的短期行为,抑制了自主创新,但长期内"FDI制度"带来的外资竞争和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R&D两者互为因果、自我加强,科研成果对科研人员的反向激励和拉动作用不明显,"FDI制度"促进了R&D投入;技术创新的规模报酬递减,R&D是技术创新持续增长的主要保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婷婷 史安娜
文章对影响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的研究运用了面板数据模型。首先对影响集群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微观层面因素,集群中观层面因素,区域宏观层面因素进行分析,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得出了假设。然后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选择可操作性的量化定义指标,梳理出了模型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最终确定计量模型。最后设计了三种方案对三个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面板数据模型 技术创新能力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娜 杨秀云 李小光
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日益突出,但其技术创新能力却成为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从内部创新、产业组织、制度环境和技术溢出效应等四个方面考察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1998-2011年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研发经费投入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最重要因素,但过度增加的政府投入却降低了技术创新产出;国有产权比重提升对行业技术创新也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比购买国内技术显著。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影响因素 作用机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爱军 刘云英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在区分企业规模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结论:我国高技术产业大型企业研发投入效率低下,而中型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本不足;大中型企业间的竞争效应抑制了双方创新水平的提高,而相互间的示范模仿效应促进了双方创新水平的提升;两类企业技术创新对外资的依赖都很大,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我国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注重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政府也应着力于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为高技术产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外部环境,促进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研发投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玉臣 李晓桐
利用2008—2012年182家上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其技术创新效率,并分析了企业的创新开放性、技术学习努力程度、技术学习能力、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政府支持力度等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科技活动长期行为倾向和政府支持力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创新开放性、技术学习努力程度在2年后才有正向影响。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雯 徐嘉祺
文章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仍然较低,且呈现出反"S"型的变动趋势,这与技术水平的变动密切相关,说明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仍然处于技术的引进和模仿阶段,自主创新能力较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并且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研发费用支出的影响为负,研发从业人员的影响也不显著,所以随着新设备的引进以及"干中学"的持续,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技术效率会得以显著提升,从而明显优于其技术水平的变化。
关键词:
战略新兴产业 绿色技术创新 影响因素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运用2005~2011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在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中国各类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应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技术效率持续上升,技术退步是导致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后期下降的原因;市场竞争、资本深化和外资引进对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建中 曲小瑜
运用2005~2011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应用DEA-MAlMquist方法在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基础上测度中国各类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应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环境污染指数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技术效率持续上升,技术退步是导致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后期下降的原因;市场竞争、资本深化和外资引进对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基伟 于中鑫
技术创新是经济与贸易内生型增长的核心环节。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对我国30省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市场开放程度、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和经费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都有正向影响,只不过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增强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必须从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成果转化等环节上下功夫。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宗和 彭昌奇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是理论界尚未系统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阐明技术创新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经过改进的格瑞里茨和杰菲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2005—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三大技术创新主体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进行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并把市场化因素首次设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考察其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技术创新二次产出存在多样化差异,R&D在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和内部的配置,以及创新主体内外制度性因素对技术创新的绩效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优化R&D配置和进行技术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国峰 温军伟 孙保营
人力资本(主要是高科技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源泉,制度创新能够极大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技术产出效率。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中部六省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科研机构、企业对中部地区科技进步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大学对区域技术进步不但没有贡献,反而反作用十分明显。中部崛起战略有赖于中部六省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投入,吸引高科技人才,大力开展制度创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生产函数 实证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马倩茹 许向阳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阶段,而企业技术创新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尤为重要。碳市场是碳配额和碳汇交易的结合,我国碳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对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文章在波特假说和创新补偿效应理论基础上,对2014-2021年62个林业上市公司的493个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并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在微观层面探讨碳价波动影响因素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国际碳价和汇率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促进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即国际碳价和汇率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1和0.28。(2)煤炭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并不显著。(3)由于区域发展差异,汇率对深圳市影响程度更高,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湖北省则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汇率对深圳市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影响系数比湖北省多0.17;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对湖北省影响更大,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对深圳市影响不显著。文章提出3点政策启示:(1)完善碳市场机制,减小外部影响;(2)激励企业创新,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3)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启杰
本文以对125家农业科技企业调研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同时运用26个指标对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组织结构不够健全,投入技术创新的人员和经费不足,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水平较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一般水平,其中,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强于技术创新实施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企业内部因素是影响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弱。
关键词:
农业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 评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文昌
在国家大力促进农业发展、种业发展,提升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科技含量的背景下,我国的水稻种子产业科技投入主要集中在品种研发上,并且投入不足,所以,在种子流通领域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种子交易模式,在该模式下,交易效率低,交易成本高,售后服务不能满足需求等问题日益明显,并长期制约该产业的发展。通过现代信息化技术和服务手段,改变该产业的流通效率,能够降低流通成本和服务成本,是一个势在必行的课题。本研究从调研问卷分析,并结合访谈,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扎根理论,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该产业实施电子商务的新型交易模式提供实证结论和指导。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水稻种子产业 应用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