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05)
- 2023(4376)
- 2022(3788)
- 2021(3447)
- 2020(2678)
- 2019(6104)
- 2018(5945)
- 2017(10253)
- 2016(6327)
- 2015(7342)
- 2014(7944)
- 2013(7647)
- 2012(7287)
- 2011(6435)
- 2010(6859)
- 2009(6188)
- 2008(6533)
- 2007(6332)
- 2006(5814)
- 2005(5642)
- 学科
- 济(21476)
- 经济(21430)
- 管理(21161)
- 业(17823)
- 企(14864)
- 企业(14864)
- 财(8867)
- 中国(8562)
- 农(8183)
- 制(7060)
- 理论(6124)
- 业经(6075)
- 教育(6004)
- 务(5993)
- 方法(5978)
- 财务(5968)
- 财务管理(5939)
- 企业财务(5565)
- 地方(5396)
- 农业(5282)
- 银(5209)
- 学(5206)
- 银行(5205)
- 教学(4947)
- 行(4886)
- 贸(4365)
- 贸易(4353)
- 体(4251)
- 税(4248)
- 数学(4224)
- 机构
- 学院(90702)
- 大学(88142)
- 济(31436)
- 管理(30459)
- 经济(30329)
- 研究(29913)
- 中国(25632)
- 理学(23869)
- 理学院(23573)
- 管理学(23015)
- 管理学院(22859)
- 京(20285)
- 财(19425)
- 科学(17747)
- 江(17741)
- 所(15867)
- 中心(14859)
- 州(14495)
- 范(13928)
- 农(13821)
- 师范(13814)
- 北京(13780)
- 财经(13615)
- 研究所(13382)
- 省(12850)
- 技术(12328)
- 经(11860)
- 职业(11427)
- 业大(11149)
- 院(10877)
- 基金
- 项目(46793)
- 研究(39132)
- 科学(34865)
- 基金(29103)
- 家(24333)
- 国家(24015)
- 社会(21480)
- 省(20294)
- 社会科(20068)
- 社会科学(20061)
- 科学基金(19876)
- 教育(19486)
- 编号(18644)
- 成果(17168)
- 划(16183)
- 基金项目(14410)
- 课题(14331)
- 资助(12886)
- 年(12277)
- 自然(11452)
- 自然科(11104)
- 自然科学(11103)
- 项目编号(10946)
- 重点(10875)
- 自然科学基金(10857)
- 性(10737)
- 发(10393)
- 规划(9844)
- 部(9571)
- 阶(9249)
共检索到164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贺宏善
关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问题的探讨贺宏善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内涵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是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物质基础。农业生产发展了、经营搞好了,纯收入增加了,才能为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供物质前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宁军明
自1958年加尔布雷斯在《丰裕社会》中首次提出“生活质量”概念以来,生活质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1995年哥本哈根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第八条提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人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树,张增臣
本文对统计学教材中关于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在总体范围变化条件下的数值变化特点的论断进行了分析,结合经济指标发展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研究对象 指标数值 变化特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燕 梅志罡
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可以监测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发现不和谐因素,起到“和谐社会”指示器的作用。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本文以澳门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生活质量指标 澳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莎
在主客观指标结合的理念下,结合社会指标的国外研究经验和国内研究成果,德国构建了完整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并形成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科学者合作的独特模式。20世纪90年代后,德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在概念完善、国际比较和数字化指标系统方面有了新的发展。我国生活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中应借鉴德国先进经验,加强政府部门与专家的合作,增强指标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建立数字化指标系统并提高指标体系的国际比较能力。
关键词:
社会指标 生活质量 国际比较 数字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罗萍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社会学、经济学开始研究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由温 饱走向小康的中国人迫切需要生活质量指标体系评估小康生活。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 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发展,促进了中国小康生活质量建设。近十余年生活质量指标体系 研究取得了大量积极成果,建立了多种有价值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一些值得引起注意的问 题,同时也有某些不足之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国宏
用综合指数来衡量生活质量可以避免采用单个或系列指标描述时的缺陷,不仅可以测度出生活质量的存量,也可以测度出其流量,还具有简明、综合的量化特征。根据采用生活质量的五个方面共8个指标建立起来的生活质量指数(QOLI)测算,中国的生活质量水平已届中等,高于同类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接近于中等收入类型国家。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中国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珊珊
目的:研究老年居民有吸烟史对其健康是否存在负面影响。方法:首先基于QWB指标体系对55岁及以上成人健康水平进行测算,然后使用内生转换模型研究是否曾吸过烟对其健康的影响。内生转换模型对居民健康产出方程和吸烟决策方程同时进行估计,修正选择性偏误,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居民所处环境对烟草消费的偏好会影响其吸烟决策,吸烟史对老年居民健康存在负面影响。结论:为控制烟草消费对居民健康的负面影响,要积极宣传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性,使各年龄段民众深刻认识到"吸烟有害健康"这一客观事实,抑制烟草消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海薇 王文生 朱正威
分析了文化观念、经济状况等对工作生活质量概念界定及评价产生影响的因素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状况给出了工作生活质量的本土化定义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组织与员工双方不同需要的剖析 ,分析了工作生活质量所涵盖的研究范围 ,并设计出了评价指标结构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刁永祚
提高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小康社会的实现是通过生活质量的提高来完成的。生活质量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生活环境与个人主观评价的结合。改革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目前已经进入到追求生活质量的发展阶段。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任务。
关键词:
生活质量 小康社会 经济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云志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进行的研究,提出了要全面看待并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改变仅停留在水平、结构、待遇等个别方面研究现状,并在成立学院"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领导小组、建立发展性的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教育、重视高职院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 专业发展 工作生活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叶南客,唐仲勋
我国现有老年人口九千多万,而且还将迅速增多,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欢度晚年,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更大问题。 老人生活质量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大的方面;①老人物质、精神生活的状态特征,主要是指分析老人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交生活、闲暇生活的特征、水平及其满足程度。②老人的价值实现和幸福感,主要指老年与社会群体的双向认知、人际关系中的自我认知、老人的发展机会、自我完善和自尊的需求与满足等等。③老人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以及由于环境带来的老人生活困境的多少和克服的难易度,等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成岐
生活质量研究在西方兴起于60年代,它源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重新认识。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战略虽然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过分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导致自然资源的惊人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经济的繁荣也没给所有社会成员带来相应的富裕,收入分配不公平和机会不均等导致贫富之间悬殊日益增大,人们的相对贫穷或者说主观上的贫穷意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背景衬托下也显得更加强烈,贫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忧虑。严峻的社会现实使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不再迷信过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衣华亮 王培刚
根据2004年对全国东中西部八个省会城市居民进行的主观生活质量即生活满意度的抽样调查,运用因素分析法和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主观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其中对总体生活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因素分别是"工作单位满意度"、"公共政策满意度"、"自我发展满意度"和"家庭与社会关系满意度"等方面。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不同婚姻状况、收入、年龄、文化程度的居民在不同领域的生活满意度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城市居民 主观生活质量 满意度 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