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5)
2023(5390)
2022(4774)
2021(4550)
2020(3706)
2019(8916)
2018(9048)
2017(16770)
2016(9538)
2015(11114)
2014(11728)
2013(11576)
2012(11068)
2011(9934)
2010(10314)
2009(9652)
2008(10054)
2007(9334)
2006(8601)
2005(8140)
作者
(28549)
(23772)
(23596)
(22805)
(15134)
(11467)
(10793)
(9275)
(9008)
(8948)
(7999)
(7982)
(7753)
(7700)
(7537)
(7189)
(7018)
(6969)
(6860)
(6830)
(6309)
(5852)
(5724)
(5555)
(5480)
(5303)
(5285)
(5279)
(4985)
(4816)
学科
(41578)
经济(41514)
管理(29893)
(28709)
(24219)
企业(24219)
方法(17252)
数学(13407)
数学方法(13163)
(11973)
中国(11589)
(11431)
理论(10447)
业经(10266)
(9617)
(9573)
(8440)
贸易(8430)
(8132)
地方(7997)
农业(7870)
(7401)
银行(7389)
(7108)
教育(7107)
(7005)
(6780)
财务(6758)
财务管理(6727)
(6514)
机构
学院(144428)
大学(143951)
(57752)
经济(56274)
管理(52507)
研究(48153)
理学(43442)
理学院(42921)
管理学(42024)
管理学院(41785)
中国(39488)
(31583)
(29854)
科学(28416)
(25325)
(24853)
财经(22304)
(22092)
研究所(22082)
中心(22059)
(20916)
师范(20771)
北京(20672)
(20303)
(19902)
业大(18589)
经济学(17447)
(16948)
农业(16785)
(16479)
基金
项目(80966)
研究(63028)
科学(62736)
基金(56055)
(47834)
国家(47344)
科学基金(40123)
社会(38166)
社会科(35880)
社会科学(35873)
(32270)
教育(30379)
基金项目(28703)
编号(27662)
(26458)
自然(24771)
成果(24328)
自然科(24186)
自然科学(24182)
资助(24169)
自然科学基金(23765)
课题(19941)
重点(18408)
(17867)
(17185)
(16598)
(16472)
(16431)
项目编号(16420)
大学(15762)
期刊
(74602)
经济(74602)
研究(48780)
中国(33418)
(24876)
教育(23459)
管理(21544)
(20846)
学报(20112)
科学(18623)
(15573)
金融(15573)
大学(15483)
技术(14230)
学学(13880)
农业(13604)
业经(12283)
财经(11598)
经济研究(10776)
(10167)
问题(10063)
图书(9668)
(8801)
技术经济(7632)
理论(7561)
(7501)
论坛(7501)
国际(7352)
书馆(7256)
图书馆(7256)
共检索到240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程极明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苏联东欧剧变的理论问题探索程极明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包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原因,也是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形...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晓倩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视角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主要涉及三个问题: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力、怎样发展生产力、如何保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本文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维度阐释了新发展阶段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指导原则、路径选择、制度基础三个方面回答了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包括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阐明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保障生产力发展的正确方向、保障生产关系始终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国儒  
生产力、生产关系辩证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长期以来,由于对这一基本规律认识的简单化和绝对化,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首先,生产力不是"物质力量",而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的统一;其次,生产力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统一,与之对应,生产关系也是如此;再次,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不是"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而是生产力的质变必然导致生产关系的质变,生产力的量变也可能导致生产关系的质变,一种性质生产力的存在,可以决定不同性质生产关系同时并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易美宇  鲁明川  
唯物史观为人类理解和把握文明形态的生成演进规律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基本原理具有深层的文明意蕴: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创造和推进文明形态的根本力量,生产关系是区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内在依据,二者的矛盾运动是文明形态得以发展演进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推进文明形态高质量跃迁,在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中生成文明形态的全新内在秩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超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唯物史观为根本遵循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也必须在进一步发展中自觉引领世界生产力发展,不断推进人类生产关系变革,重塑世界文明交往方式,实现世界文明和合共存、永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柳   田海霞   刘鸿雁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分工发展程度,而分工的发展会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分工的发展程度决定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以分工为中介,透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机理,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在生产力方面,分工是“劳动的分化”与“劳动的并存”的辩证统一。在生产关系方面,分工决定所有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对“分工—所有制”形式的抽象总结,可以通过“分工—所有制”的具体视角来考察所有制形式产生、演变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品越  
文章立足于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原理与当代实践,提出了以"人们社会生产的生产与再生产"为基础的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新的定义和构成。以苏联教科书为代表的传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的最大缺陷是,没有明确建立在马克思劳动二重性概念的基础上,同时没有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种生产"(物质生产和人自身生命的生产)的基础上。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将微观的"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当作社会生产力三要素,不仅不符合当代实践的发展,同时在逻辑上也无法成立,文章由此提出了"生产力的四要素说"。在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上,仅仅将实体产业经济的生产关系的构成文章要素当作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而没有考察到《资本论》所揭示的各种关系的复杂结构,也没有概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内部复杂的经济关系,以及由人自身生命的生产所产生出的社会关系,由此提出了生产关系的"三层级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晓春  常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绩,以新技术为代表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巨大提高,改变了生产、流通等领域的面貌,以此为基础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某些领域甚至代表了未来的主流趋势。政府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方向,适应、把握、引领这些新发展、新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应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把握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新动向,提升政府自身能力;以重新一轮生产力布局为契机,扩大新型社会化大生产空间;充分整合民间力量,理顺新型生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段鸿济  
"马克思-库恩"总供给定律表明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动力是在科学和技术推动下不断提高的生产力,在生产力革命的推动下,总供给曲线向右侧大幅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本质上就是破除体制机制约束障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面临人力资本状况、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产业结构、技术能力等诸多方面的约束;生产关系的适应性调整也面临重重阻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还未发挥,分工协作关系不顺、专业化程度不高,分配关系不顺,收入差距大。保险机制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协助调整生产关系、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秀生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的种种矛盾,无不根源于生产力落后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特定国情,而生产力落后又是造成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应用实证的方法探索生产力范畴的内在矛盾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揭示我国经济的基本属性和发展的动态特征.本文的重点在于揭示矛盾,提出问题,而不是给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宛晨  李松龄  
在劳动力市场非均衡状态下生产资料所有者能够获得消费者剩余,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形式导致贫富差距。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下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消费者剩余消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形式并不必然导致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劳动剩余产品。劳动产品在劳动者之间分配的合理性和生产资料计划配置的合理性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两个假设前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牟晓明  
<正>马克思承袭并创新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生产力范畴的论述,使其成为历史唯物主义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核心和理论基石。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理论建构,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运动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又分别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马克思进而指出,社会经济形态正是在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推动下,
关键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李雪艳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关系自身的相对稳定性,生产关系的调整可能与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步,从而形成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此,应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强化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综合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制度型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李雪艳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由于生产关系自身的相对稳定性,生产关系的调整可能与生产力的发展不同步,从而形成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为此,应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强化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畅通“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领域的综合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制度型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延芳  丁洁  
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学生提高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必要保障,也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重点探讨四个方面的问题: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