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37)
2023(17063)
2022(14554)
2021(13614)
2020(11345)
2019(26582)
2018(26236)
2017(49910)
2016(26682)
2015(30197)
2014(30220)
2013(30092)
2012(28024)
2011(25689)
2010(25575)
2009(23918)
2008(23503)
2007(20478)
2006(18459)
2005(17062)
作者
(77509)
(64735)
(63871)
(61238)
(41326)
(30715)
(29064)
(25247)
(24508)
(22963)
(22206)
(21626)
(20615)
(20601)
(20009)
(19864)
(19069)
(18514)
(18483)
(18350)
(16267)
(15714)
(15479)
(14785)
(14479)
(14454)
(14088)
(13842)
(13072)
(12568)
学科
(128915)
经济(128760)
管理(75252)
(69339)
(56401)
企业(56401)
方法(52527)
数学(45106)
数学方法(44595)
中国(33387)
(30077)
(27623)
贸易(27603)
(27561)
地方(26822)
(26759)
(26220)
业经(25864)
(22361)
农业(20146)
理论(19216)
(18350)
金融(18349)
(18344)
(18038)
银行(17999)
环境(17805)
(17323)
(16392)
地方经济(15794)
机构
大学(396069)
学院(389082)
(173422)
经济(170080)
管理(150329)
研究(140802)
理学(129199)
理学院(127728)
管理学(125579)
管理学院(124857)
中国(106421)
(85534)
科学(81976)
(78451)
(70833)
研究所(64004)
财经(62168)
中心(61329)
(58628)
(56589)
(56095)
北京(55282)
经济学(54271)
业大(53332)
(51522)
师范(51133)
(50938)
经济学院(48604)
财经大学(46188)
农业(45503)
基金
项目(256446)
科学(202188)
研究(189900)
基金(188469)
(163998)
国家(162706)
科学基金(138932)
社会(122675)
社会科(116340)
社会科学(116312)
基金项目(98184)
(95235)
自然(87491)
教育(85716)
自然科(85382)
自然科学(85363)
自然科学基金(83845)
(81138)
资助(78767)
编号(75589)
成果(62946)
(58201)
重点(57494)
(55341)
课题(52351)
(52298)
国家社会(51886)
教育部(50412)
创新(48936)
人文(48639)
期刊
(195148)
经济(195148)
研究(126685)
中国(76198)
学报(58382)
(58138)
管理(57473)
科学(55292)
(53544)
大学(45063)
学学(41984)
教育(41538)
农业(37134)
(35187)
金融(35187)
经济研究(33010)
技术(32840)
财经(31662)
业经(27922)
(27299)
问题(26067)
(25180)
国际(22133)
世界(20899)
技术经济(20625)
(20080)
图书(19662)
统计(18469)
理论(18393)
现代(17364)
共检索到597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利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包群  许和连  赖明勇  
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贸易开放度度量方法的新进展 ,选取 5种指标具体测算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开放度及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 ,不同的度量方法、不同的贸易开放度指标导致了不同的结论 ,而且在这 5种度量指标中 ,只有外贸依存度较好地反映了中国经济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增加 ,相对而言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不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蒋坦  
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只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吗?本文在产品种类增加型的内生增长模型中,集中考察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产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在理论上论证了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此外,运用平滑转换回归(STR)方法对中国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贸易开放程度的高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效应;贸易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而减少,但两者始终保持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伯强  
在三要素的生产函数框架下,本文应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技术研究了中国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GDP、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电力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这一证据支持中国的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内生性,并且这两个变量是互相联系的假说。这一推断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率的经济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可节省能源、采取能源保护措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从短期来看,在市场机制仍不健全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发展,电力要先行”的发展战略目前仍然有效。适当的“先行”可避免周期性电力短缺带来的经济损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妍珺  马赞甫  
CES生产函数的经典估计程式奠基于较为严格的基础假设,现实经济未必满足。为迎合相关假设,文章考虑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估算有效产出及相应的要素影子价格,进而利用生产者均衡条件估计CES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实证分析表明,该种程式不仅具有现实可行性,且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妍珺  马赞甫  
CES生产函数的经典估计程式奠基于较为严格的基础假设,现实经济未必满足。为迎合相关假设,文章考虑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估算有效产出及相应的要素影子价格,进而利用生产者均衡条件估计CES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实证分析表明,该种程式不仅具有现实可行性,且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谢丹阳  周泽茜  
本文从生产函数演变的视角探讨增长理论的变迁,找出各种理论在生产函数形式上的异同,同时指明其背后隐含的经济意义和内在逻辑上的重大差别。从资本积累、外生技术进步到内生增长模型,本文剖析了这些模型是怎样建立起一般均衡的,并厘清了内生增长的决定因素。我们认为增长理论的未来发展不能局限于生产函数方面的考量,需转向"算法"(Algorithm)模型的开拓。在计算技术大幅提升的当下,我们应当加大力度开发"Agent-Based Model"(ABM)、"Agent-Based Computational Economics"(ACE)去模拟经济个体在不同政策环境和规章制度下的决策,探讨政策和体制变化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算法"模型的第一目标是在有限的现有成果基础上,建立起相对小型但具有拓展潜力的标准化增长理论模型,逐渐形成新的研究范式,其创新虽有难度,但成果是令人期盼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学林  李晶  
经济增长理论的差异体现在生产函数的设定上。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不满足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的完全竞争的市场框架的条件,呈现出经济增长的自身独特性。基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假设条件设定扩展的Leontief生产函数,在此基础上所构造的经济模型较好地解释了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中的种种典型化事实。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郎永清  
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是建立经济增长模型的关键。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相一致,总量生产函数的性质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发展历程可以描述为:从固定技术系数总量生产函数开始,分别经历了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资本收益递增总量生产函数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一个资本收益递减但趋向于一个正数的总量生产函数的形成阶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尚涛  郭根龙  冯宗宪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我国1982-2004年期间服务贸易进出口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的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服务贸易进出口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也存在反向作用,然而后者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服务贸易自由化是解释经济增长的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但经济增长对于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预测方差贡献度相对较小,经济增长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雷杰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开始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诸如财政货币政策空间有限、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等。身处重要机遇期的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增速会怎样变化?本文利用Phillips and Sul(2007)分析俱乐部收敛的方法来选择与中国相似的国家或地区,并基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数据在生产函数的框架下预测未来中国经济表现,分析经济结构问题。结果发现,在2025-2045年期间中国的潜在产出增长率会逐年下降,仅考虑产出水平的预测结果为3.5%,但在考虑了全要素生产率与人力资本积累影响后,预测结果调整为5.1%。中国可以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采取优化人力资本积累、促进产业升级等措施将产出增长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红  李国平  
本文首先对古典生产函数进行了拓展,提出广义生产函数概念,将技术、制度和信息三个变量引入生产函数,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新动因;然后分析了东、西部经济差距与生产函数广义效应之间的关系;接着,以城市群和世界城市理论为基础,提出广义城市理论,并分析生产函数广义效应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西部经济增长的发展路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远淼  
本文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从贸易开放度视角对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国贸易开放度存在明显结构差异,中国以商品贸易为主,而印度服务贸易份额远高于中国;中国的总体贸易开放度高于印度,但两者之间的差距随着印度外贸加速发展而缩小;两国贸易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中国贸易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略高于印度,但中国面临着由贸易引发的人民币升值和外部失衡冲突问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洁  张天顶  
为了探求中国的开放政策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以及开放政策对不同区域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本文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大陆地区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海南、重庆、西藏除外)1984-200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PanelData模型对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论认为开放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且通过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存在着地区差异,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促进作用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