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4)
- 2023(11368)
- 2022(10111)
- 2021(9428)
- 2020(7895)
- 2019(18239)
- 2018(18275)
- 2017(35443)
- 2016(19370)
- 2015(21674)
- 2014(21691)
- 2013(21564)
- 2012(19733)
- 2011(17712)
- 2010(17504)
- 2009(15768)
- 2008(15383)
- 2007(13376)
- 2006(11538)
- 2005(10096)
- 学科
- 济(76629)
- 经济(76541)
- 管理(56203)
- 业(54065)
- 企(45479)
- 企业(45479)
- 方法(39030)
- 数学(33898)
- 数学方法(33347)
- 财(19564)
- 农(19541)
- 学(18833)
- 中国(18328)
- 业经(16631)
- 地方(14480)
- 理论(13574)
- 农业(13244)
- 务(13151)
- 财务(13087)
- 制(13072)
- 财务管理(13062)
- 技术(12726)
- 贸(12544)
- 贸易(12536)
- 企业财务(12435)
- 和(12421)
- 易(12160)
- 环境(11609)
- 银(10996)
- 银行(10957)
- 机构
- 大学(277202)
- 学院(274436)
- 管理(111559)
- 济(105406)
- 经济(102996)
- 理学(97538)
- 理学院(96442)
- 管理学(94508)
- 管理学院(94023)
- 研究(90678)
- 中国(66139)
- 京(59362)
- 科学(59146)
- 财(47935)
- 农(46479)
- 所(46004)
- 业大(43881)
- 研究所(42301)
- 中心(40901)
- 财经(39120)
- 江(38696)
- 北京(37290)
- 农业(36695)
- 范(35891)
- 经(35609)
- 师范(35536)
- 院(32961)
- 州(31684)
- 经济学(30891)
- 财经大学(29361)
- 基金
- 项目(194321)
- 科学(152548)
- 基金(141819)
- 研究(138643)
- 家(124625)
- 国家(123637)
- 科学基金(106300)
- 社会(86032)
- 社会科(81550)
- 社会科学(81528)
- 省(75483)
- 基金项目(75303)
- 自然(71637)
- 自然科(70012)
- 自然科学(69996)
- 自然科学基金(68702)
- 划(64024)
- 教育(63371)
- 资助(59620)
- 编号(55786)
- 成果(44647)
- 重点(43039)
- 部(42440)
- 发(40188)
- 创(40127)
- 课题(38011)
- 科研(37686)
- 创新(37439)
- 教育部(36043)
- 大学(35871)
- 期刊
- 济(109838)
- 经济(109838)
- 研究(79325)
- 中国(47811)
- 学报(47070)
- 科学(42513)
- 农(41368)
- 管理(39874)
- 财(35435)
- 大学(35031)
- 学学(33010)
- 教育(29500)
- 农业(29173)
- 技术(23906)
- 融(20695)
- 金融(20695)
- 财经(18394)
- 业经(17708)
- 经济研究(17453)
- 经(15586)
- 图书(15495)
- 业(14809)
- 问题(14289)
- 技术经济(14101)
- 理论(14053)
- 科技(14037)
- 统计(13107)
- 版(13102)
- 实践(13091)
- 践(13091)
共检索到388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殿海 杨国民
在应用生产函数时,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确定资金产出弹性α和劳动产出弹性β。目前关于两个系数的确定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主要有回归分析法,经验估计法和差分计算法等。但这些方法都不同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些常见方法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确定α、β的一种新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海燕 李攀登 章上峰
文章提出了基于因素导向的可变弹性系数生产函数模型,模型刻画了因素变量对模型产生的非线性影响。提出新的技术进步分解方法,认为FDI因素通过影响效率进一步影响技术进步。用非参数估计方法,给出了因素导向的弹性系数函数的局部线性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再根据广义似然比检验,检验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实证证明中国的资本和劳动产出弹性都不是常数,引进因素变量后基本保证规模报酬不变,且FDI的引入和技术进步率的波动保持较强的一致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姚俐 江成顺
本文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分析需求量的变化和价格变化、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定义了基本弹性系数函数的概念,给出了利用基本弹性系数函数预测需求量变化的计算公式,最后提出了根据统计资料计算基本弹性系数函数的方案。
关键词:
弹性系数 需求量 价格 收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章上峰 许冰
由于缺乏资本价格等国民核算资料,收入份额法在我国的使用受到一定限制。传统Cobb-Douglas生产函数估计的资本和劳动力产出弹性,反映的只是整个研究时期的一个平均水平,适用于估计整个研究时期的平均贡献率,但用于估计逐期贡献率很可能是有偏的甚至是有误的。本文给出了一个改进生产率增长测算的新思路,系统地提出利用非参数模型、变系数模型、可变参数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替代收入份额法,估计不同时期资本和劳动力的时变产出弹性。实证结果表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具有更好的统计性质。
关键词:
生产函数 全要素生产率 产出弹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章上峰
本文基于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推导出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劳动力、中性技术进步和偏向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之和;"索洛余值"在数值上等于中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与偏向性技术进步贡献度之和,也等于资本生产增长率与劳动生产增长率的加权和,其权数分别为资本和劳动时变产出弹性。研究认为,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有利于促进经济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晨沛 李辉尚 曲春红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观察农业经济发展特征趋势和质量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中国农业要素禀赋差异的国情特征,构建包含时间和空间因素的时空异质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利用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变迁特征、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包含时间和空间因素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能够对要素产出弹性的时变和异质性进行估计,优于传统生产函数方法,能够得到省际差异的时变要素产出弹性,具有较好的统计学显著性和经济学意义;对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发现,1978—2017年东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速为1.7%,高于中部的0.9%和西部的1.2%;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呈先降低后趋于稳定的整体态势,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增速变化趋势趋同,但存在阶段性差异;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Dagum基尼系数均值为0.247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东部和西部区域内发展不均衡性高于中部地区,东部—西部区域间差异是全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时空异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区域间、区域内协同均衡发展格局亟待完善和转变。本文建议从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充分发挥地区禀赋优势、健全完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软环境"等方面,加快推进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福霞 杨冕 聂华林
在能源战略中,作为投入要素的能源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其他生产要素替代,且这种替代效应对未来能源节约将发挥何种作用,已引起学者们较多的关注。基于1978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资本存量及劳动力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在实证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因果关系的前提下,计算了能源与非能源要素间的替代弹性,同时,考察了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对能源消费有一定冲击作用;在样本期内,能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的平均替代弹性分别为0.49、1.03,且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差异具有收敛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军 刘兰娟
替代参数的合理估计是应用CES生产函数进行经济活动分析首要前提。而现有研究现有关于上海市三大产业生产函数替代参数的估计,使得后续研究缺乏必要的依据。本文以各统计年鉴中上海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CES生产函数一阶优化条件式中的经济变量进行数据的处理,采用贝叶斯方法估计出CES生产函数假设下的上海市三大产业的替代弹性,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可信的参数。
关键词:
CES生产函数 替代弹性 贝叶斯估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任飞 王进杰
本文基于总量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和最优规模问题。基于本文研究,中国基础设施资本产出弹性虽然低于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但其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基础设施资本每增加1%,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出增长0.297%。根据基础设施达到最优规模应该满足的条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在2000年时尚未达到最优规模,基础设施服务供给总体依然不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焦雨生
技术创新与就业的关系是学术界长期关注讨论但仍未形成一致结论的问题。文章以技术创新和就业的偏相关系数为效应值,并经过费雪转换,对1986-2017年40篇技术创新就业效应的文献、涉及的599个效应值、161552个样本观测值的Meta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和就业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但是合并分析中的异质性较大,说明形成技术创新和就业关系差异的调节变量需要识别。因此,本文从样本因素、变量操作因素、文献来源因素和研究方法因素等四个层面设定若干调节变量进行Meta回归分析,以寻求影响技术创新与就业关系结果异质的原因。这一定量文献研究不仅有助于厘清现有理论的争议、整合现有的研究进展,也有助于未来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就业 不变替代弹性 生产函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明益
构建了一个包含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4种能源投入要素及时间趋势变量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实证检验了1979—2009年山东省各能源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及技术进步差异。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能源要素投入系统存在中性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山东省各能源要素的产出弹性逐年提高,按其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电力、石油、煤炭和天然气;1979—2009年期间煤炭与石油、煤炭与电力、石油与电力以及天然气与电力的替代弹性均大于1,石油与天然气的替代弹性虽然小于1,但自2000年后逐渐增大;山东
关键词:
能源替代 能源产出 产出弹性 替代弹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章上峰 董君 许冰
总量生产函数是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研究基础,不同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可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从生产函数模型中要素替代弹性和产出弹性的隐含假设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本文研究发现: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的上下限为[0.8,1.5],且呈现向1收敛的趋势;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拓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变参数形式,可以较好地刻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Cobb-Douglas生产函数、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和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的生产率核算结果趋于一致。本文研究为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证支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章上峰 董君 许冰
总量生产函数是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研究基础,不同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可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从生产函数模型中要素替代弹性和产出弹性的隐含假设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本文研究发现: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的上下限为[0.8,1.5],且呈现向1收敛的趋势;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拓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变参数形式,可以较好地刻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Cobb-Douglas生产函数、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和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的生产率核算结果趋于一致。本文研究为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提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永宏 糜仲春
利用个人收入分配函数确定基尼系数的新方法□程永宏糜仲春收入分配是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它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全体居民的切身利益,并直接影响经济效率和社会稳定。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打破了“大锅饭”,居民的收入分配格局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晓舟
函数系数协整模型可以克服非参数建模时的“维数困难”,同时体现系数的动态变化,被广泛应用于非平稳数据间复杂问题的研究。实践中经济序列常表现出时变波动方差和厚尾特征,传统核权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将不再适用。鉴于此,文章基于L1损失函数重构估计流程,选择表现稳健的局部线性核估计方法,并引入自适应方法,提出局部线性自适应最小绝对离差估计(ALADE)。模拟结果验证了所提估计方法可提升系数估计精度,优化模型整体拟合效果,同时绝对值交叉验证方法在选取最优窗宽时优势明显。实证分析发现,所提方法可识别中英两国汇率和价差间的动态协整关系,拟合系数平滑且接近理论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