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0)
- 2023(10403)
- 2022(8924)
- 2021(8088)
- 2020(6369)
- 2019(14691)
- 2018(14457)
- 2017(27251)
- 2016(14843)
- 2015(16715)
- 2014(17167)
- 2013(17286)
- 2012(17017)
- 2011(15768)
- 2010(16409)
- 2009(15267)
- 2008(15043)
- 2007(13638)
- 2006(12915)
- 2005(12292)
- 学科
- 济(89058)
- 经济(88965)
- 管理(37391)
- 业(33600)
- 地方(30256)
- 中国(27846)
- 企(23754)
- 企业(23754)
- 方法(21662)
- 农(21651)
- 数学(18476)
- 数学方法(18233)
- 业经(17961)
- 学(17432)
- 地方经济(17088)
- 农业(15183)
- 制(14761)
- 发(13605)
- 融(13574)
- 金融(13572)
- 银(13112)
- 银行(13100)
- 财(13032)
- 环境(13016)
- 行(12787)
- 贸(12310)
- 贸易(12290)
- 易(11637)
- 体(10720)
- 和(10319)
- 机构
- 学院(223475)
- 大学(220512)
- 济(101365)
- 经济(98996)
- 研究(91470)
- 管理(76885)
- 中国(70098)
- 理学(62495)
- 理学院(61580)
- 管理学(60565)
- 管理学院(60133)
- 科学(54123)
- 京(50387)
- 所(48176)
- 财(45478)
- 研究所(42752)
- 江(42219)
- 中心(40149)
- 农(38116)
- 财经(33769)
- 范(33235)
- 院(33015)
- 师范(32942)
- 北京(32718)
- 经济学(31260)
- 州(30930)
- 省(30690)
- 经(30095)
- 业大(29749)
- 农业(28761)
- 基金
- 项目(134197)
- 科学(104960)
- 研究(100542)
- 基金(93863)
- 家(81662)
- 国家(80936)
- 科学基金(67814)
- 社会(64450)
- 社会科(60973)
- 社会科学(60958)
- 省(54372)
- 基金项目(49113)
- 划(45114)
- 教育(44299)
- 自然(41150)
- 编号(40389)
- 自然科(40015)
- 自然科学(40003)
- 自然科学基金(39205)
- 资助(38467)
- 发(36640)
- 成果(33950)
- 重点(31522)
- 课题(31018)
- 发展(29902)
- 展(29438)
- 部(28678)
- 创(26824)
- 国家社会(26143)
- 创新(25305)
- 期刊
- 济(137186)
- 经济(137186)
- 研究(81030)
- 中国(55230)
- 农(36552)
- 财(33258)
- 管理(31503)
- 科学(31058)
- 学报(30977)
- 融(27889)
- 金融(27889)
- 教育(26808)
- 农业(24180)
- 大学(23255)
- 学学(21715)
- 业经(21374)
- 经济研究(21101)
- 技术(20925)
- 问题(19118)
- 财经(17625)
- 经(15471)
- 贸(13552)
- 国际(12827)
- 世界(12622)
- 资源(12484)
- 业(12403)
- 技术经济(12401)
- 发(11957)
- 经济问题(11459)
- 现代(11388)
共检索到387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大格局正在形成。以香港和广州为核心城市的珠江三角洲正在发展成为我国的世界级大城市群之一,成为我国南部区域进入世界(特别是进入"一带一路")的枢纽(区)及世界进入中国南部的门户。文章阐述了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优化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认为以珠江三角洲为平台所统领起来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范围包括长江流域以南广阔的范围,指出该经济合作区运作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大道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大格局正在形成。以香港和广州为核心城市的珠江三角洲正在发展成为我国的世界级大城市群之一,成为我国南部区域进入世界(特别是进入"一带一路")的枢纽(区)及世界进入中国南部的门户。文章阐述了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的优化发展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定位,认为以珠江三角洲为平台所统领起来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范围包括长江流域以南广阔的范围,指出该经济合作区运作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先扬 陈忠暖
从经济发展层面上讲,城市群是一个集社会、经济、技术一体的网络化经济空间。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空间拓展目标要实现经济一体化,迈向国际化和现代化,应围绕核心城市的产业经济基础及条件展开,其战略可选择组团式空间内拓战略、跨跃式横向联合战略和集中式整体外射战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清泉
论述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城市发展状况,揭示了城市群发展的圈层结构,探讨了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展势态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市发展 空间结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树功 周永章
21世纪 ,全球竞争的基本单位将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 (圈 )。基于对大城市群发展趋势及其环境问题的基本认识 ,文章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 ,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环境问题 ,阐述了珠三角城市群未来发展趋势 ,初步给出了城市群环境问题解决的途径 ,提出了珠三角城市群资源环境一体化的框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虹鸥 叶玉瑶 罗晓云 叶树宁
依据城市流强度值,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在区域中的联系地位表现为:高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广州、深圳,是城市群区域联系的中心;中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珠海、佛山,是区域联系的副中心;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为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是地方集聚与辐射的中心。依据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结构,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流强化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城市流强度 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万作新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975亿元,1979--1997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进出口贸易、银行存贷款总量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产业经济指标在全省、全国同类地区相比,都是绝对领先地位。然而,随着全国全方位的开放,地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保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列
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对象,应用经济溢出模型,研究1992-2007年期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协调发展状况。通过分析发现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经济的关联性强,经济溢出作用明显。城市的总溢出效应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负相关,城市经济规模较低,总溢出较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协调发展 经济溢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吉春 赵天杨 朱余旺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的竞争将以城市群为单位展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我国各级政府相应提出了"梯度发展战略"。本文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分析评价其区域发展战略,按照系统论的原理,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建议强化开放型经济,实施人才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
城市群 梯度发展战略 珠江三角洲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雅娟,廖金凤,曹康琳
我国改革开放后澳门与珠江三角洲形成了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但合作的层次有待提高。高层次合作的前景和方向在于:基础设施的配合与协调;加强技术合作,促进两地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强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金融业、咨询和信息业的合作;加强澳门与香港及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经济合作,从而增强珠江三角洲和澳门经济发展的后劲,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澳门 珠江三角洲 经济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捷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在广东占据重要地位,其经济总量占全省八成以上,而且比重稳中有升,进入知识经济的新世纪,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群赖以存在的纽带——经济结构面临着进一步的调整,应从产业布局的调整、外源内源结合、内涵式高级化、产业结构梯度转移、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作用等方面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市群 经济结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雷
展览经济是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 ,不少地区把展览经济的发展作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本文试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来展览经济的发展实践来透视我国展览经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展览经济 实践 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统计局课题组
本文在对珠江三角洲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对珠江三角洲与成都平原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并采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对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 ,找出成都平原的差距 ,认为 :成都平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努力学习珠江三角洲等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实施创新战略、整合战略、合作战略 ,加强与加快成都平原的建设 ,进而带动整个四川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成都平原 珠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 比较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树德
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综合改革,已成为广东全省最有活力、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地区。加速发展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提高整体素质,将进一步促进这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显著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番禺、深圳、珠海、佛山、顺德、南海、江门、台山、新会、中山、东莞、惠州、肇庆、清远等15个市16个市县。经过近14年的探索,这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具规模,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各种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