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7)
- 2023(9875)
- 2022(8508)
- 2021(8016)
- 2020(6778)
- 2019(15181)
- 2018(15322)
- 2017(29656)
- 2016(16569)
- 2015(18893)
- 2014(19217)
- 2013(19255)
- 2012(18005)
- 2011(16147)
- 2010(16759)
- 2009(15895)
- 2008(16190)
- 2007(15018)
- 2006(13685)
- 2005(12767)
- 学科
- 济(65545)
- 经济(65435)
- 业(58811)
- 管理(52362)
- 农(46507)
- 企(37453)
- 企业(37453)
- 财(31559)
- 农业(30554)
- 制(23220)
- 方法(22755)
- 中国(22280)
- 业经(20051)
- 数学(19730)
- 数学方法(19562)
- 体(15958)
- 务(15448)
- 财务(15421)
- 财务管理(15358)
- 企业财务(14531)
- 财政(14383)
- 银(14342)
- 银行(14330)
- 行(13588)
- 地方(12987)
- 策(12464)
- 贸(12390)
- 贸易(12380)
- 体制(12369)
- 易(12167)
- 机构
- 学院(239616)
- 大学(233884)
- 济(103047)
- 经济(100785)
- 管理(89102)
- 研究(78007)
- 理学(74949)
- 理学院(74282)
- 管理学(73255)
- 管理学院(72848)
- 中国(65807)
- 财(59855)
- 农(52373)
- 京(49230)
- 科学(42926)
- 财经(42079)
- 江(40158)
- 所(39725)
- 农业(39521)
- 经(37710)
- 中心(37112)
- 业大(36220)
- 研究所(34151)
- 北京(31307)
- 州(30923)
- 经济学(30843)
- 财经大学(30108)
- 范(29440)
- 师范(29206)
- 省(27952)
- 基金
- 项目(139748)
- 研究(111806)
- 科学(109055)
- 基金(98848)
- 家(83076)
- 国家(82172)
- 社会(70557)
- 科学基金(70172)
- 社会科(66347)
- 社会科学(66331)
- 省(56267)
- 基金项目(52054)
- 教育(51075)
- 编号(49333)
- 划(44869)
- 成果(41744)
- 自然(40773)
- 自然科(39698)
- 资助(39698)
- 自然科学(39691)
- 自然科学基金(38977)
- 制(33525)
- 课题(33499)
- 部(32623)
- 性(31050)
- 重点(30954)
- 发(30909)
- 农(29898)
- 创(29081)
- 国家社会(28663)
- 期刊
- 济(129988)
- 经济(129988)
- 研究(80218)
- 中国(57549)
- 农(56370)
- 财(51549)
- 农业(37429)
- 学报(31913)
- 管理(31283)
- 融(30540)
- 金融(30540)
- 科学(29732)
- 教育(28058)
- 大学(26413)
- 业经(26070)
- 学学(24751)
- 财经(21642)
- 技术(21041)
- 问题(18661)
- 经(18445)
- 经济研究(18297)
- 业(17017)
- 农村(15229)
- 村(15229)
- 农业经济(14513)
- 版(13218)
- 经济问题(12874)
- 贸(12818)
- 会计(12700)
- 世界(12603)
共检索到393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菲
一、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支农机制及弊端 在传统财政体制下,财政支出和农民增收的关系总体上是一种间接的投资关系,即通过投资农业,增加农产品供给来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投资生产领域,通过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启动粮食自给工程,建立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等措施,确保增加农产品产量。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增产即意味着增收。1979—1984年的5年中,农民收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放
财政支农在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保护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根据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及加入WTO后的新形势,财政支农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目标,同时要按照公共财政和WTO的原则将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科技教育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支持的重点,并采取绿箱政策为主的间接支农方式。
关键词:
中国农业 财政支农 政策取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艳仙
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财政在任何时候都要给予必要支持。按照公共财政理论 ,适应WTO规则的要求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严重不足的现实矛盾和薄弱环节 ,政府应规范和约束各级财政的支农行为 ,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农业救助性支持体系 ,以实现农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发展 财政支农 公共财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迪 唐雷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原财政包干体制中的转移支付因素、分税制中的税收返还和过渡期转移支付同时并存 ,双轨运行。现阶段应注意 :(1)目前均等化转移支付的规模还是很小 ,为了更好地取得省区间横向平衡 ,转移支付体系应从“收入返还”调整为以均等化拨款为基础的转移支付体系 ;(2 )加大过渡期转移支付力度 ,明确过渡期转移支付的规模 ;(3)财政转移支付要在广度上、深度上落实好 ,同降低税收负担结合起来
关键词:
财政 转移支付 国际经验 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悦玲 张晓光
本文从财政支农的目标定位、政策选择、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及措施调整等四个方面入手 ,分析了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应树立新思维 ,论述了我国现阶段财政支农的方向和重点 ,并提出了优化财政支农目标的政策取向及配套措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谦 李超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8个省(市)1995-2014年财政支农支出效率进行了测度,研究表明:全国整体及28个省(市)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均没有达到完全有效,且效率水平不高,但在整个考察期间内效率水平呈上升态势;外界环境因素中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面积、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以及人均农村机械总动力对提高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剔除外界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等影响后,全国整体及28个省(市)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国整体及各省(市)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偏离最优规模,多数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减;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但差异在逐渐缩小。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保山 张殿甲 李小何 郭永涛
个体经济是我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中合法存在的一种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掌握个体和联户工业的信贷政策,发挥信贷杠杆的调节作用,促进个体(含联户以下同)工业的适宜发展,对实现国家的“宏观控制,微观搞活”十分必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建生 陈定华 谭浩俊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命令经济”正逐渐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所替代,经济生活中的直接行政干预逐渐削弱,国家宏观间接调控体系初步形成,各项经济政策已在国民经济调节中担负起主导角色。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间接调控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应发挥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1998 年下半年以后, 中央把宏观调控的重点, 放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上。即运用适当规模的财政赤字和向商业银行增发国债, 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作为启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 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支持和货币政策的配套, 就不可能把行政启动转变为市场启动, 这种投资增长和经济回升, 是不会持久的。这就要求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着眼点, 要放在鼓励和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上, 使投资和消费双向启动, 才能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消费需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白景明 孟沛欣
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财政支出压力白景明孟沛欣改革过程中我国各级财政始终强调坚持“收支平衡”的理财思想,理论界大多数学者对凯恩斯的赤字财政理论并没有认同,政府和学界联手研制、落实了很多开源节流措施。但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情况是在财政支出膨胀率居高不下、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牛海霞
现阶段国家财政采用的是财政分权管理,一个国家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的责任划分,会在不同层次政府间产生财政支出责任纠纷,更会影响各个政府之间的财政,使之存在纵向和横向的不平衡。在当地政府财政的收入与支出责任不协调时,将会引起当地的财政出现纵向不平衡的现象;而当在一些相同等级的政府之间的财政情况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时,就会引起这些政府财政之间的横向不平衡。由于各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平衡,这样就会存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秀英
关于财政支农贴息资金政策的探讨赵秀英财政贴息,指的是国家财政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对有关经营单位或企业,利用银行信贷资金或者政策性贷款所给予的利息支出补贴。它是财政补贴的一种重要形式。财政支农贴息资金,指的是国家财政根据党和政府的农业发展政策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克强
改革以来,尽管政府一贯重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但由于财政支农体制机制等深层原因,财政支农始终存在效率低下问题。为此,财政部于2005年4月启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但整合前景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对整合试点做出三周年阶段性反思,发现目前整合试点仍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政府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规律的认知仍需加强,并提出关于深化整合试点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农资金 整合 试点 反思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沈维凤
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及我国加入WTO后的环境条件及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财政支农政策的变化及其使用空间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今后财政支农退出生产性和竞争性领域后,所转变的目标,即农民增收、环境资源保护、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业发展 支农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