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4)
2023(7191)
2022(5713)
2021(5065)
2020(4381)
2019(9517)
2018(9407)
2017(18318)
2016(9736)
2015(10716)
2014(10431)
2013(10440)
2012(9613)
2011(8218)
2010(8481)
2009(8243)
2008(8514)
2007(7930)
2006(7203)
2005(6936)
作者
(28165)
(23617)
(23438)
(21991)
(15161)
(11136)
(10520)
(9080)
(8808)
(8550)
(7959)
(7864)
(7858)
(7371)
(7269)
(7171)
(7027)
(6865)
(6750)
(6627)
(5906)
(5719)
(5697)
(5417)
(5371)
(5248)
(5167)
(5043)
(4725)
(4597)
学科
(70373)
(68084)
企业(68084)
管理(54060)
(49426)
经济(49359)
业经(24489)
(20816)
方法(20026)
(18561)
(17836)
财务(17833)
财务管理(17822)
企业财务(16878)
技术(15025)
农业(14283)
(13922)
数学(12509)
数学方法(12454)
(12291)
企业经济(11893)
环境(11558)
(11286)
经营(10909)
(10806)
理论(10414)
技术管理(10293)
(9686)
中国(9405)
决策(8692)
机构
学院(151353)
大学(143355)
(67236)
管理(66811)
经济(66157)
理学(57180)
理学院(56718)
管理学(56204)
管理学院(55940)
研究(41960)
中国(36477)
(32770)
(29604)
财经(25544)
(24921)
(24438)
科学(23701)
(23034)
(20740)
商学(20537)
商学院(20374)
业大(20226)
农业(19480)
中心(19283)
经济学(19183)
(18783)
经济管理(18586)
财经大学(18437)
北京(18332)
研究所(18156)
基金
项目(93162)
科学(76546)
研究(70257)
基金(69880)
(58782)
国家(58158)
科学基金(53497)
社会(47756)
社会科(45327)
社会科学(45313)
(38281)
基金项目(37532)
自然(34173)
自然科(33413)
自然科学(33406)
自然科学基金(32902)
教育(30438)
(29553)
(28506)
编号(27614)
资助(27135)
(23521)
创新(20883)
(20478)
(20366)
(20298)
成果(20195)
重点(20103)
国家社会(19741)
人文(18585)
期刊
(82453)
经济(82453)
研究(43460)
管理(30774)
(30450)
中国(28136)
(24437)
科学(18935)
农业(16846)
业经(16694)
学报(16540)
技术(15450)
大学(13710)
(13479)
金融(13479)
财经(13405)
学学(13323)
经济研究(12136)
(11654)
(11236)
技术经济(11041)
问题(10461)
财会(10308)
教育(9041)
现代(9005)
商业(8770)
会计(8627)
世界(8247)
经济管理(7956)
(7723)
共检索到230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崇久  
企业环境的变化具有错综复杂性,有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有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还有各子环境的交替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导致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跟进;环境与企业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环境的作用来实现的;在环境与企业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企业的高层决策者始终处在主导地位,从而揭示了环境与企业的相互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兴  易文华  郭然  
本文针对企业知识状态及其属性,详细分析了属性的内在特征,认为企业知识状态表现为企业拥有知识状况和利用知识状况两个层面;阐述了属性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理,认为企业知识状态属性间并非简单加总,体现了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属性的量变与质变都会引起知识状态的变化和进一步演化,只有配置合理才能体现企业的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芸  聂淑萍  黄解宇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对企业生态系统产生重要作用。创新通过企业的生态因子作用于生态系统,是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的核心要素,并推动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生态系统对企业创新会产生反馈,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同时运行帮助企业实现创新目标。企业应引导全员工树立创新意识,从整体系统观对创新进行管理,避免出现创新不足或创新过量,并注重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勇  
文章以浙江为例通过对企业产品执行标准数、专利申请量与企业技术创新三者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企业存在专利申请量与经济发展不相匹配、企业标准化建设与经济质量的提升不一致、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短期行为明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选择标准化必须密切以技术创新为引导;推动自主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新型标准体系;由政府主持公共性技术研究,提高企业采标能力;加强政府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苗苗  娄策群  
探讨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范围、实现途径、形式、效果和作用程度,论述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范围包括同类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异类因子的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是通过信息人间接实现的,有一对一交互作用、一对多同时作用、多对一同时作用、多因子链式作用、多因子环式作用等多种形式,作用效果包括相互限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替代,在相互作用力度、影响程度、作用效果方面都存在非均衡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喻登科  严影  
作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在企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验证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企业竞争优势的积极影响。结果表明:二者在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它们之间的互促作用需要达到一定的门槛值后才能显著呈现;二者不仅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前因,而且它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正向交互效应也得到了验证。研究结论对于企业组织统筹协调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以更好地谋求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晓志  
根据广义的技术进步概念,金融业的技术进步包括技术创新和金融资产创新.技术创新包括资金电子转帐及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金融资产创新则包括科技开发银行贷款;“星火计划”技术开发,“火炬计划”技术开发,“军转民品”技术开发等科技委托贷款;银行债券、集体信用社股票、大额高利率定期存单,有奖储蓄,以及信用卡等等.根据约束理论,金融资产创新是金融机构对各种因素的约束所作出的反应,在某一限量(随时间、空间变化而变化)之前,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丽  黄超  刘琦杰  
基于产业转移与区域物流能力的相互关系,分析探讨了产业转移与区域物流能力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采取梯度系数法评估京津冀地区产业梯度,并运用模糊物元理论评估京津冀地区2004~2009年间的物流能力,综合实证结果进一步对探讨结论进行验证。产业转移通过推动物流产业带的形成、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物流业竞争力、改善物流环境和改变物流衔接模式影响区域物流能力;区域物流能力通过现代物流管理、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产业聚集、改善投资环境和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产业转移。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物流能力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缺少前期规划、信息化水平仍然落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柳   田海霞   刘鸿雁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分工发展程度,而分工的发展会进一步推动生产力发展;分工的发展程度决定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以分工为中介,透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机理,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在生产力方面,分工是“劳动的分化”与“劳动的并存”的辩证统一。在生产关系方面,分工决定所有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对“分工—所有制”形式的抽象总结,可以通过“分工—所有制”的具体视角来考察所有制形式产生、演变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闫卫阳  王发曾  秦耀辰  
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基础理论。由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发端于西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主要是引进和实证,在理论研究上还有待深入。本文分析了几种主要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机制和原理,考虑到断裂点模型应用较广,经过了较多的实践验证,重点探讨了该模型的缺陷、演进和扩展形式,从理论上论证了将空间分割原理和断裂点模型结合的扩展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的研究,不仅可以为城市规划、城市影响空间和城市经济区的划分以及行政区划调整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对物流分析、设施选址、市场影响力的分析等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从分析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演进的过程中还可以得到深刻的启发:地理学以复杂的自然、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是一门边缘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学应积极借鉴其他学科最新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是推动其自身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丙军  冉伦  
已有文献表明,企业家思想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对于企业家思想的内在维度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甚少。企业家思想包含面向企业外部的经营思想和面向企业内部的管理思想,本文以娃哈哈的宗庆后为案例对象,总结其经营思想和管理思想,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结论:企业家思想通过指导外部经营的经营思想和指导内部管理的管理思想两者之间的内外兼修、相互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引领企业的发展历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平  胡日东  
环境规制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环境规制一方面通过时期效应和强度效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信息和搏弈的规则,保护产权、激励创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流动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企业技术创新又通过企业技术创新本身的张力、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对环境规制产生反作用,两者之间成棘轮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婷  
任何一种形态的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同时也会对所处的环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新兴的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不例外,因此有必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区域环境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区域环境的作用力是相互的,这些影响既包括农民合作社对区域经济环境的贡献,也包括当地区域环境对合作社发展的促进或制约。规范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区域环境的改善,反过来,良好的区域环境又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昌顺  谢高地  鲁春霞  
水环境容量是制约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各地区水环境容量空间分布及其紧缺度的基础上,揭示水环境容量紧缺度指数与区域功能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中国水环境容量合理利用和区域功能发展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水环境容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呈现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递减的态势;②各省(市)水环境容量紧缺度差异明显,除天津、上海、宁夏等少数省市水环境容量高度紧缺外,其余省(市)均有水环境容量剩余;③区域社会、经济功能的众多因子与区域水环境容量紧缺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区域社会、经济功能随其水环境容量增加而增强,但社会、经济功能增强的同时,随之增加的生活和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靳正雅  钱沉鱼  杜澄举  马涛  温秀军  王偲  
白蚁、黏土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有较多研究关注高等白蚁(白蚁科)对黏土分布的影响及其生态学作用。一方面,黏土矿物是一些高等白蚁地理分布的限制性因素;另一方面,白蚁活动可以改变黏土矿物的分布和化学风化过程。在修筑蚁丘的过程中,高等白蚁将大量富含黏土的深层土搬运至地表,使得蚁丘更加坚固。同时,黏土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够维持蚁丘内部湿润、恒温的微生境,从而保障白蚁共生真菌的生长。这些黏土通过雨水冲刷重新进入地下,可促进土壤颗粒循环,提高蚁丘及周围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为植被的生长和动物群落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在热带地区干旱和半干旱的环境中,富含黏土的白蚁丘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异质性和对干旱的耐受性,从而延缓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白蚁丘中的黏土还被用作建筑材料和作物栽培基质,并广泛的被非洲地区的妇女(尤其是孕期妇女)取食。最近的研究表明,鼻白蚁科的低等白蚁与黏土也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一些低等白蚁利用黏土修建泥线、泥被等生物结构,并搬运黏土以填充食物的缝隙和空洞。这些黏土不仅能提高食物湿度,促进低等白蚁取食木质纤维,还具有支撑食物的作用。此外,一些黏土矿物能引发低等白蚁的聚集行为,有望作为引诱材料,为有害白蚁的防治带来新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