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409)
2022(1328)
2021(1225)
2020(1048)
2019(2469)
2018(2523)
2017(4731)
2016(2631)
2015(3730)
2014(3965)
2013(4015)
2012(3440)
2011(2763)
2010(2963)
2009(2695)
2008(2734)
2007(2496)
2006(2547)
2005(2465)
2004(2211)
作者
(8484)
(6788)
(6651)
(6639)
(4432)
(3212)
(3075)
(2605)
(2600)
(2547)
(2305)
(2300)
(2299)
(2187)
(2140)
(2127)
(2084)
(2047)
(1976)
(1966)
(1792)
(1634)
(1612)
(1576)
(1569)
(1559)
(1527)
(1455)
(1453)
(1403)
学科
(11374)
经济(11357)
管理(9302)
(6524)
中国(6365)
(5950)
企业(5950)
地方(4216)
(3667)
(3538)
业经(3431)
(3330)
物资(3218)
方法(2883)
(2601)
税收(2421)
(2403)
数学(2367)
数学方法(2268)
(2265)
银行(2264)
(2229)
(2185)
(2180)
财务(2150)
财务管理(2145)
(2089)
金融(2089)
(1974)
贸易(1972)
机构
学院(37604)
大学(35383)
研究(14708)
(13822)
经济(13284)
管理(13160)
中国(12362)
理学(9917)
理学院(9760)
管理学(9539)
管理学院(9460)
(9351)
科学(8372)
(8078)
(7711)
(7649)
中心(6996)
北京(6674)
研究所(6414)
(6336)
(6066)
(5954)
(5874)
技术(5570)
(5151)
师范(5108)
财经(5094)
职业(4745)
(4612)
业大(4573)
基金
项目(18743)
研究(14406)
科学(13869)
基金(11940)
(10017)
国家(9907)
科学基金(8399)
(8044)
社会(7600)
社会科(7163)
社会科学(7158)
(7094)
教育(6635)
基金项目(6084)
编号(5746)
自然(5621)
自然科(5439)
自然科学(5438)
资助(5374)
自然科学基金(5283)
课题(5233)
成果(5099)
(4452)
(4253)
重点(4032)
规划(3762)
发展(3683)
计划(3669)
(3641)
(3587)
期刊
(21153)
经济(21153)
研究(16546)
中国(11825)
技术(8226)
(6981)
管理(5986)
(5499)
金融(5499)
(5455)
教育(5344)
物流(5229)
科学(4495)
学报(4442)
业经(3731)
经济研究(3684)
农业(3344)
大学(3334)
(2894)
学学(2862)
会计(2515)
问题(2481)
图书(2439)
财经(2341)
(2321)
商业(2276)
城市(2239)
现代(2068)
(2046)
论坛(2046)
共检索到74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松  
本文针对中国目前的物流热潮 ,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并对各地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新海  吴越  祁双  
结合《长沙县成品油站规划修编》实例,首先分析了我国加油站行业现状以及呈现单站规模大型化、服务综合化.更加注重安全和环保等发展趋势。其次归纳了我国目前加油站规划建设热潮背后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规划布局的随意性、相关规范的不严谨.工艺设计的欠环保,日常管理的疏忽等方面。最后提出了科学规划选址,确保安全距离,优化工艺设计、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应急体系等五个方面的对策及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宗喜  徐东  黄定政  
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将应急物流建设列为重点工程,并要求有关部门制定专项规划,积极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和区域物流业发展。应急物流规划的制定关系到应急物流建设的长远发展,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局着眼、需求牵引,模块规划、系统集成,平急兼顾、军地协同,产研结合、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面提升应急物流保障能力,在全国范围内(不含边远地区)实现24小时内的应急物流响应,即24小时内将所需应急物资调运到事发地,及时高效满足应对突发事件的物资保障需求。在应急物流规划制定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相关关系;实事求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努力寻求专家支持;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国良  阮文娟  
对我国MPAcc教育在培养对象、教授内容以及行业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如吸纳政府、非营利组织、法律行业的人员攻读MPAcc学位;加大外语教学及国际会计准则和法律知识教学的比重;加强行业监管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城市是人口、资源、产业的集聚之地,也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集中体现的地区。城市规划修编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分析城市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和有利条件,从区域经济的高度界定城市发展的总体功能和定位,科学界定城市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城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重点,率先走出“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胜利  
规划环评能够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我国的规划环评工作进展缓慢,制度存在许多缺陷。为此政府部门必须依法开展规划环评工作;改革完善现有的规划环评体制;加快立法,严肃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姜志法  
自《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布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笔者认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规划基数应"准"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土地规划)科学性的根基。如果基础数据不准确,规划就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萍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战略目标任务。市县功能区规划是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落实,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重要载体,是未来市县国土开发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协调各类空间规划的重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文轩  
"十一五"规划编制的体制背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计划经济下的计划以生产为中心,是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所以计划不仅内容繁细,而且具有很强的指令性;市场经济下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只是弥补或纠正"市场失灵"领域,并主要靠间接调控方式规范市场和引导企业。 因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十一五"规划必须突破传统计划理念,力求在体系、内容、重点、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孙坦  白光祖  
近年来,战略规划成为图书馆界的热点。图书馆战略规划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图书馆界明显感觉到了以下变化: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的根本性变化,图书馆用户需求的变化,图书馆定位与使命的变化。图书馆战略规划涉及很多环节、步骤与方法,其中最关键的环节为:持续的战略前瞻与战略研究、战略规划框架研究与规划的制订、恰当的研究开发机制以及持续的战略评估与调整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坚  车冠琼  董继红  
空间规划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规划是特定地区空间发展的指南,是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我国现有空间规划体系由于行政体制分割和各部门的权益争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使生态环境保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文章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框架下,分析了我国现有空间规划体系存在问题,剖析了内在、外在、根本及现实四方面原因,进而提出确定限制性增长空间、明确各部门职责、统一空间技术标准、建立协调机制以及配套高效行政审批五个具体建议,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石坚  车冠琼  董继红  
空间规划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规划是特定地区空间发展的指南,是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我国现有空间规划体系由于行政体制分割和各部门的权益争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使生态环境保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文章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框架下,分析了我国现有空间规划体系存在问题,剖析了内在、外在、根本及现实四方面原因,进而提出确定限制性增长空间、明确各部门职责、统一空间技术标准、建立协调机制以及配套高效行政审批五个具体建议,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迅  卢华翔  黄继军  殷会良  贺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级特大地震举世震惊,全国哀悼。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城乡建设遭受严重破坏,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和复杂。地震灾后城乡恢复重建规划选址既是重建工作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更是影响重建工作成败的关键。本文是对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几点浅思,在对国内外地震灾害(包括汶川"5.12"特大地震)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对于灾后重建规划选址的技术原则与相关政策建议,对未来地震灾后城乡重建规划选址等提供有益经验和技术指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晓玲  吴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