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1)
2023(10124)
2022(8454)
2021(8025)
2020(6784)
2019(14993)
2018(15306)
2017(27635)
2016(15888)
2015(17916)
2014(18390)
2013(17616)
2012(16613)
2011(14744)
2010(15398)
2009(14914)
2008(15236)
2007(14052)
2006(12764)
2005(12172)
作者
(44994)
(37739)
(37446)
(36154)
(23826)
(17977)
(17104)
(14475)
(14208)
(13906)
(12865)
(12814)
(12366)
(12346)
(12299)
(11485)
(11261)
(11045)
(10891)
(10768)
(9814)
(9268)
(9111)
(8692)
(8668)
(8650)
(8446)
(8369)
(7751)
(7604)
学科
(54454)
经济(54343)
管理(54283)
(45700)
(40550)
企业(40550)
(30995)
(22442)
中国(19660)
方法(18050)
(16794)
(16424)
(15415)
财务(15372)
财务管理(15320)
企业财务(14531)
业经(14416)
财政(14334)
数学(14196)
数学方法(13891)
(13737)
银行(13714)
(13554)
(13000)
体制(12942)
理论(12667)
(11960)
金融(11953)
地方(11665)
(11508)
机构
大学(220428)
学院(218349)
(84704)
经济(82466)
研究(77434)
管理(76515)
理学(62970)
中国(62408)
理学院(62248)
管理学(61047)
管理学院(60631)
(55217)
(48336)
科学(45089)
(40014)
(38694)
财经(37773)
中心(36052)
(35664)
研究所(34831)
(33826)
北京(31102)
(29826)
(29517)
师范(29473)
业大(29060)
(28487)
(27976)
农业(27437)
财经大学(27290)
基金
项目(130547)
科学(101420)
研究(100108)
基金(91977)
(79322)
国家(78567)
科学基金(66551)
社会(62120)
社会科(58572)
社会科学(58561)
(51601)
教育(47916)
基金项目(46821)
(42952)
编号(41791)
自然(40489)
自然科(39531)
自然科学(39517)
自然科学基金(38779)
成果(38434)
资助(37998)
课题(30883)
重点(29915)
(29718)
(29329)
(27486)
(27035)
(26793)
项目编号(26038)
国家社会(25486)
期刊
(108906)
经济(108906)
研究(77377)
中国(59714)
(50593)
教育(35711)
学报(35392)
(34148)
管理(32808)
科学(29961)
大学(27834)
(26585)
金融(26585)
学学(25527)
农业(21541)
财经(20596)
技术(19918)
(17719)
经济研究(16615)
业经(16155)
问题(13482)
会计(13327)
财会(12287)
图书(12050)
(12021)
(11210)
(11115)
(10513)
(10489)
论坛(10489)
共检索到375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炜  
(一)现行财政体制面临再度创新的一般性阐述 纵向审视自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尽管财政政策不断有所变化连带地也引起了一些体制性的小调整,但从体制变迁角度加以界定,迄今为止财政体制只经历了两次大的变动。即1978~1994年实行的是以松动计划管制为目标、以财政退让为取向、明显带有过渡特征的财政体制变动;1994年至今实行的是以服务市场机制为目标、以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匡小平  肖建华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市场化渐进改革中,财政体制的调整无疑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体制上的递增效应,从而创造了"中国奇迹"。回顾30年的财政体制演进历程,我国财政改革走的是一条公共之路,在经历延续与继承(1978-1980)、放活与改革(1980-1993)、纠偏与软着陆、明细与改革(1998至今)四个基本阶段后,公共性逐步回归并得到加强。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改革还需要在分权、规范支出、转移支付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但1998年搭建的公共财政框架意味着我国的财政体制将继续沿着公共化的道路前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红霞  
财政管理体制是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改革,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1994年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这是建国以来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财政体制变革。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以其合理性、超前性得到了理论界专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广泛肯定。但是,任何一种体制的改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其运行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进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和完善。本文将针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岳德军  
截止到2001年底,全国265个地级市中已有253个地级市实行了市管县体制,管辖着1445个县级行政区(不含市辖区),占县级行政区总数的70%。至2002年,江苏、辽宁、广东、河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陕西、宁夏以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共16个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守印  
目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业已步入深水区,亟需在指导理念和思路上改弦更张,突出系统性和集成化,以破解深层次要害问题为突破口,致力实现整个财政体制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应当遵循系统论原理,在系统认识和把握公共财政体制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找准"短板",突出重点,系统设计,在破解公共财政责任边界的科学界定、财政责权在公共事务部门之间的科学配置和财政支出责任在各级政府之间的清晰划分这三大要害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财政体制基础环节和横向、纵向全维度的科学化,进而扩展到整个公共财政体系的科学化、现代化,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效的财政制度与管理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家虎  崔文娟  
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逻辑决定了中国财政改革的渐进式逻辑 ,渐进式经济改革的若干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渐进式财政改革的一些主要特征 :其一 ,经济体制改革先行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 ,导致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的矛盾成为财政改革的最大阻力 ,从根本上决定了财政改革的渐进性和艰巨性 ;其二 ,经济改革尽量不触动既得利益以减少阻力 ,使得历次财政改革都要因为照顾既得利益而或多或少带有旧体制的痕迹 ;其三 ,渐进式的经济改革要对在改革过程中利益受损的群体作出某种补偿 ,这要求财政承担起很大一部分改革成本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改革的顺利推进 ;其四 ,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体制的真空状态 ,反映在财政领域就是我国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边曦  
所谓财政民主,就是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民主决策机制。由于财政与经济和政治关系的特殊性,因此,财政民主既是经济民主的体现,亦是政治民主的体现。以公共物品为基础来分析,财政民主似应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决定了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者,而税收则是人们消费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财政资源应当由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铁军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20年里,中国采取了一种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截然相反的改革方式,即以增量改革和分步到位为特征的渐进性改革战略。既然中国选择了一条完全悖离正统经济学的改革路径,那么,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两大重要支柱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自然不可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春兰  管永昊  
2002年以来所推进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肩负着统筹城乡发展、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使命,同时又作为"省直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探路先锋。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新体制的适应性问题和新旧两种体制并行的矛盾摩擦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及时跟进: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适时审慎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明确省和市、县的职责权限,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借鉴浙江经验,调动市县两个积极性;逐步推进"省直管县"从财政向行政的过渡;建立合适的监管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凌波  
今年6月初召开的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下一步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稳妥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试点。具备条件的地方,可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乡用县管”的改革试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林  徐丽萍  
本文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体制四次大的改革,诠释了中国财政制度的演进和优化路径。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的财政收入具有明显的集权效应,支出则具有明显"向下挤压"的效应。两种效应的结果是县、乡两级财力薄弱,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下降。为此,引入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以平衡财力。但大量的转移支付在五级政府间流动,出现层层"渗漏"。为了提高转移支付的效率,中国政府对财政管理级次进行了"扁平化"改革。即建立"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明春  
中国在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风暴中能够平稳渡过,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们现存的汇兑体制。人民币汇率和国内金融形势的表现验证了近年来我国在金融外汇领域的改革开放措施的成败得失。我个人认为,我们自1994年以来在外汇领域所采取的“渐进的改革和有序的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波  宋尚恒  
我国金融开放一是要立足于国内的经济、金融基础,走稳健渐进之路;二是要在保持宏观经济大局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充分必要的财政改革。金融开放进程的提速倒逼尽快进行系统性、多维度财政改革的态势已经形成。需要我国在财政政策的"战略"取向上进行及时转变,在财政管理制度的"战术"设计上进行相应的配套完善,即设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加强财政透明度建设;健全财政风险管理配套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姚金武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30多年,产业结构调整一直伴随其中,虽然各个时期产业结构的矛盾不尽相同,但或多或少都与投资拉动、地区分割、结构趋同有关。从路径依赖的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发现,这与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密不可分,并由其财政体制所决定。因此,通过财政体制的配套改革,有利于解决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层矛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