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0)
2023(8870)
2022(7363)
2021(7015)
2020(5714)
2019(13012)
2018(12991)
2017(23682)
2016(13253)
2015(15015)
2014(15061)
2013(14804)
2012(14205)
2011(12798)
2010(12914)
2009(11872)
2008(11493)
2007(10505)
2006(9835)
2005(8978)
作者
(37581)
(32305)
(31231)
(30281)
(19993)
(15592)
(14285)
(12340)
(12201)
(11639)
(10963)
(10925)
(10410)
(9927)
(9887)
(9714)
(9548)
(9377)
(8955)
(8931)
(8135)
(7993)
(7797)
(7732)
(7369)
(7346)
(7248)
(7022)
(6608)
(6466)
学科
(56432)
经济(56370)
(49964)
(36861)
农业(33395)
管理(27579)
地方(22541)
业经(18032)
中国(16513)
(15121)
企业(15121)
方法(14112)
(13172)
农业经济(12648)
数学(12320)
数学方法(12127)
(12020)
(11004)
(10162)
(9721)
农村(9695)
发展(9646)
(9624)
土地(9466)
(9096)
建设(8992)
地方经济(8948)
环境(8800)
(8619)
贸易(8606)
机构
学院(179173)
大学(172358)
(69369)
经济(67432)
研究(65376)
管理(64553)
理学(53832)
理学院(53123)
(53088)
中国(52725)
管理学(52054)
管理学院(51722)
科学(41348)
农业(39996)
(37865)
业大(34400)
(33509)
(33307)
中心(33200)
(30973)
研究所(29689)
(28892)
(27877)
师范(27679)
(26028)
农业大学(24645)
北京(23085)
(23010)
财经(22007)
师范大学(21647)
基金
项目(117050)
研究(91343)
科学(90418)
基金(79568)
(68725)
国家(67918)
科学基金(57236)
社会(55638)
社会科(51888)
社会科学(51875)
(51631)
基金项目(43235)
编号(40885)
教育(40000)
(39961)
自然(35112)
自然科(34082)
自然科学(34074)
自然科学基金(33378)
成果(32951)
(30410)
资助(30285)
课题(28661)
(28303)
重点(26486)
(24560)
(23871)
(23726)
发展(23157)
(22768)
期刊
(95937)
经济(95937)
(59350)
研究(54708)
中国(49851)
农业(40291)
学报(29073)
科学(26793)
教育(25038)
业经(22950)
大学(22896)
(22560)
(21710)
金融(21710)
学学(21063)
管理(19081)
(18866)
技术(17000)
农业经济(15142)
农村(15072)
(15072)
问题(14054)
资源(13303)
图书(12837)
(12249)
经济问题(10368)
经济研究(10302)
书馆(10084)
图书馆(10084)
社会(9932)
共检索到302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淑娴  彭毅  
湖北省秭归县因其位于三峡库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本文对秭归县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做了简单介绍,从中总结出了秭归县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秭归县应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等良好的发展契机,充分发展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以县内龙头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及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争取在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将秭归县的农村地区建设成为富裕、文明、民主的新型农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基层治理具有小微治理的特性,单纯采用运动式治理和常规治理的方式难以达到基层"善治"状态。以国家的资源输入为契机,以村庄的利益密度以及社会资本为基础,湖北省秭归县的"幸福村落建设"激活了小微治理机制,具体表现为非正式的群众动员机制、内部化的利益平衡机制和微观化的权力运行机制。小微治理促进了群众参与,降低了治理成本,实现了基层治理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共赢。在探索小微治理常态化路径的同时防止其正式化,是小微治理持续运行的关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善勤  郭宏俊  周勇  王庆云  
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技术支持 ,提出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研究的方法和体系。并在此基础上 ,使用遥感图像提供的信息和数据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 ,采用数学统计、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灰色预测等手段 ,对秭归县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动态地分析和预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立冬  邓远建  张陈蕊  
本文以三峡工程后续建设为背景,结合三峡库区湖北省巴东县的实际情况,运用SWOT分析方法明确了该县绿色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定位了该县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目标,阐述了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布局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巴东县绿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启扬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杜姣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面临着治理主体缺位的村治困境,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村级组织自治功能弱化和内生性村治主体无法生成,使村庄自治事务处于管理真空状态。基于加强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湖北省秭归县的"幸福村落"创建活动开辟了以村落理事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供给式的村治主体再造路径,具体从村治主体的治理单元、治理资源和治理规则三个方面展开再造。村落理事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构建在村精英的吸纳机制、村庄内部资源的调动机制以及民主协商积极性的激发机制,实现了村庄的良性治理,适应了农村社会非规则化、非格式化的特征,是应对村庄琐碎事务的扁平化治理机制。湖北省秭归县的村落理事会建设经验为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改革提供了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龙义  王荔  陈剑  
湖北省英山县地处鄂东北的大别山南麓,辖8镇3乡,总人口40.68万,面积14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0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6亩。近年来,针对英山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英山县国土资源局坚持"以建设促保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静品  肖文发  黄志霖  曾立雄  
利用采自三峡库区秭归县不同海拔高度的马尾松树轮样芯,分别建立树木年轮宽度年表,包括标准年表和差值年表,并对2种年表进行比较。运用相关函数及单年分析等树木年轮学方法,研究秭归县马尾松在不同海拔高度处的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最后通过多元回归得出不同海拔高度处马尾松年轮指数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海拔300m处马尾松生长受上年6和10月份降雨量和湿润指数的影响,与当年气候因子的关系不显著;海拔600m处马尾松生长与上年6月份温度呈显著相关,还受当年7月份的月平均降雨量和湿润指数的影响;海拔900m处马尾松生长不仅与当年2月份温度呈显著相关,还受当年12月份月平均降雨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立  王安  杨布朗  张志涛  朱烈夫  
文章采用典型调查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三峡库区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等内容,对湖北省生态屏障区内的秭归和巴东2县5镇12村359户农户开展了问卷调查,从生态林管护、生态林转经济林、抛荒地造林、生态产业发展缺乏配套政策、生态政策执行面临的财政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从生态保护与修复、森林管护制度、生态产业配套政策、经济林产业发展措施、解决抛荒地造林问题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蒋立  王安  杨布朗  张志涛  朱烈夫  
文章采用典型调查和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针对三峡库区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情况和工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等内容,对湖北省生态屏障区内的秭归和巴东2县5镇12村359户农户开展了问卷调查,从生态林管护、生态林转经济林、抛荒地造林、生态产业发展缺乏配套政策、生态政策执行面临的财政管理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从生态保护与修复、森林管护制度、生态产业配套政策、经济林产业发展措施、解决抛荒地造林问题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开丽  张安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于缓解用地矛盾,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重要作用入手,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从规划、融资、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具体措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建军  
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步的开局之年,为推进党中央提出的这项重大战略措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课题调研组对中部农业大省——湖北省的罗田县、监利县和当阳市进行了调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鹏  张磊  吴炳方  朱亮  钮立明  张宁  
分析水库建设期秭归县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对后三峡管理运行期土地资源保护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用1992、2007年两期1:50 000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和10mDEM数据等,基于GIS栅格运算,研究秭归县15a来土地利用变化与地形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旱地、园地是变化面积最大的地类,而园地、人工表面是面积增长率最高的地类。旱地、园地变化在地形的分异呈现互补性,主要发生在海拔<800m、坡度1 100m、坡度范围15~45°及阳坡、半阳坡面积增加较多,乔木林向灌木林转换主要发生在海拔>1 100m、坡度25~35°、阳坡及半阳坡地区;乔木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桂媛  杨凡星  李悦  
国家层面社会经济与城镇化的转型发展及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推进为三峡库区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确定了方向。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运用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格局方法,从资源消耗和土地安全视角分别对县域和中心城区的适度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5年秭归县域适度人口规模为31.03万人,用地规模244.64km2,预留用地132.26 km2,而秭归中心城区适度人口规模为21.01万人,用地规模18.91 km2,预留空间约9.01万人、11.82 km2,表明秭归县域人口已超出生态限制,且多处于农村,应控制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桂媛  杨凡星  李悦  
国家层面社会经济与城镇化的转型发展及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推进为三峡库区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确定了方向。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运用生态足迹和生态安全格局方法,从资源消耗和土地安全视角分别对县域和中心城区的适度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15年秭归县域适度人口规模为31.03万人,用地规模244.64km~2,预留用地132.26 km~2,而秭归中心城区适度人口规模为21.01万人,用地规模18.91 km~2,预留空间约9.01万人、11.82 km~2,表明秭归县域人口已超出生态限制,且多处于农村,应控制生态资源消耗,加强构建县城—重点镇—基础镇的城镇体系,逐步引导农村人口向秭归城镇体系各节点合理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