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98)
- 2023(4247)
- 2022(3555)
- 2021(3287)
- 2020(2757)
- 2019(6223)
- 2018(5843)
- 2017(11682)
- 2016(6135)
- 2015(6987)
- 2014(6938)
- 2013(7039)
- 2012(6709)
- 2011(5941)
- 2010(6499)
- 2009(6622)
- 2008(5687)
- 2007(5360)
- 2006(5135)
- 2005(5199)
- 学科
- 融(25008)
- 金融(25008)
- 济(23600)
- 经济(23562)
- 银(22587)
- 银行(22585)
- 行(21976)
- 业(19727)
- 管理(18178)
- 企(16525)
- 企业(16525)
- 中国(16454)
- 中国金融(10912)
- 财(10739)
- 制(10685)
- 地方(8099)
- 农(8016)
- 务(7638)
- 财务(7613)
- 财务管理(7596)
- 企业财务(7261)
- 方法(7066)
- 业经(6719)
- 体(6239)
- 数学(6002)
- 数学方法(5853)
- 农业(5696)
- 制度(5439)
- 度(5439)
- 体制(5347)
- 机构
- 学院(84813)
- 大学(83911)
- 济(37657)
- 经济(36683)
- 中国(32759)
- 研究(29993)
- 管理(29214)
- 理学(23112)
- 理学院(22856)
- 管理学(22438)
- 管理学院(22281)
- 财(22170)
- 银(18349)
- 京(17983)
- 银行(17754)
- 行(16753)
- 中心(16625)
- 财经(16190)
- 所(15564)
- 融(15351)
- 科学(15313)
- 金融(15051)
- 人民(14856)
- 江(14666)
- 经(14437)
- 国人(13310)
- 研究所(13251)
- 中国人(13219)
- 中国人民(13070)
- 州(12794)
- 基金
- 项目(45418)
- 研究(36661)
- 科学(35226)
- 基金(31816)
- 家(26396)
- 国家(26095)
- 社会(22949)
- 科学基金(22269)
- 社会科(21783)
- 社会科学(21776)
- 省(18214)
- 教育(16334)
- 基金项目(15967)
- 编号(15474)
- 划(14823)
- 资助(14199)
- 成果(14194)
- 自然(12588)
- 自然科(12303)
- 自然科学(12303)
- 自然科学基金(12065)
- 课题(11319)
- 性(10709)
- 发(10669)
- 重点(10521)
- 融(10509)
- 部(9871)
- 创(9758)
- 项目编号(9673)
- 年(9607)
共检索到157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建民
90年代迄始,海峡两岸金融关系出现新的变化趋势,台当局逐渐放宽对大陆的金融政策,相继开放了两岸间接通汇与台厂商"大陆出口、台湾押汇"的融资等业务,目前正在规划台金融业赴大陆投资与两岸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等事宜,预示海峡两岸金融往来关系将日渐增多与扩大,有利于两岸经贸关系的广泛发展.但是两岸金融关系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障碍,需要研究与解决.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冬根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若干问题的探讨徐冬根一、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自1979年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大陆与台湾两岸之间经济、贸易、投资合作关系得到迅猛发展。在贸易方面,两岸经香港的转口贸易达到2767亿美元,比1987年增长18倍,其中,台湾方面获得...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向东
一、两岸经济往来的演进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逐步公开化,形成了两岸贸易和资金交流并举的局面。并且在质和量上都有了飞跃,已不是单纯的资源互补交流,而进入了深层次的商品交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阶段。1994年底台湾和中国大陆的贸易额已占当年大陆对外贸易总额的13.4%。台湾和中国大陆互相成为彼此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安义中 李丹
文章认为 ,经过 2 0年的风雨历程 ,海峡两岸经济互动已由统一认识阶段进入到实际运作阶段。为此 ,作者提出了两岸经济互动应注意的问题 :(1 )两岸经济决策人士均应将客观公正地把握环境放在首位 ;(2 )两岸企业界在经济合作时 ,应充分注意组织对接的重要性 ;(3)两岸经济互动中秉承的战略和实施的策略应力求对路 :一是在互动中应有一个基本认识前提 ,即对“一国两制”的认同 ;二是全方位选取经济互动的突破口 ;三是注重选取合理的经济互动运营策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晓东
ECFA的签订与全面实施,为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创造了巨大的空间。本文采用规范的分析方法,针对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的现状、作用和路径进行深层次分析,认为加强金融合作是目前两岸的必然选择,应加强两岸商业银行、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合作,建立海峡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加强金融监管合作,完善金融犯罪惩罚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
ECFA 海峡两岸 金融合作 路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耀明 曲伟玮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与实施,两岸经贸关系趋于正常与稳定,从而为两岸经济与金融合作的顺利发展提供了基础。本文以ECFA特色为研究基础,以该协议为两岸经贸带来的变化及发展契机为研究重点,就ECFA对于两岸的贸易平衡、投资发展及金融合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两岸金融合作的路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ECFA特色 经贸发展 金融合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蒋海 程筱芝
金融监管合作是维护两岸金融稳定的前提,也是促进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这一认识,文章构建了两岸金融监管合作的Probit模型,对两岸金融监管合作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路径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岸不平衡贸易格局的改善、大陆台商企业融资难的缓解、两岸金融发展水平差距的缩小、两岸金融业的优势互补以及台湾居民对两岸关系的主流意见等能有效推动两岸的金融监管合作。
关键词:
海峡两岸 金融监管合作 Probit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戴淑庚 姚峰 张莉莉
在ECFA签订以前,两岸金融业相互开放程度有限,两岸间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主要停留在跨境提供与境外消费阶段。伴随MOU的签订、尤其是ECFA的签署及实施,两岸的金融整合已从低层次的民间合作走向制度化整合的新阶段。后ECFA时期,两岸金融整合的路径选择和战略构想应当是:短期应加快建立两岸金融服务的自由贸易区,中期构建海峡两岸乃至两岸四地共同市场,最终目标是建立"华元区"。
关键词:
ECFA 金融整合 路径选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念鲁
《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前景探讨》一文是今年五月初吴念鲁同志在“海峡两岸经贸发展回顾及合作前景讨研会”上宣读的反响较大的一篇文章。他提到:世界经济、贸易、技术、文化的交流都离不开金融、离不开银行,如果金融关系发展缓慢或遭受阻挠,将一定程度上必然影响双方关系的发展。现在海峡两岸虽然在经济往来上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由于种种人为阻碍,影响双方合理交往的关系。此文中,作者提出推动双方金融合作关系的发展可行的几个步骤,很值得同志们一阅。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安娜
大陆市场经济总量和规模大,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使得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台湾金融市场相对成熟,在金融普惠、微贷技术、担保体系建设等方面可供大陆学习和借鉴。两岸可以在加强IT系统建设、互联网智能技术以及风险防控技术等软硬件技术创新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支付业务合作和跨境信贷等金融服务,加强共同监管,取长补短,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两岸金融合作 可行性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林崇诚
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今天,这种相互依赖的经济需求已成为双方政治考量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两岸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是在基于双边共同利益的考量下,超越各自单边利益的追求,逐渐“建构”对一个“完整中国”概念的认同。而以“完整中国”为中心的“一国两制”不但有助于解决两岸政治上的主权之争,亦能实现以“一国两制”解决两岸问题的最后目标。
关键词:
大陆 台湾 经济交流 完整中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郑航滨
本文研究了海峡两岸银行界为加快两岸通汇而开展的金融创新活动,分析了发展离岸银行业务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和推动金融改革的若干思路。
关键词:
海峡两岸 离岸银行业务 金融合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湘滇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贸易往来的逐渐频繁,中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已经在经济领域形成了全方位合作的格局,彼此之间继续深化合作已经成为必然。通过海峡两岸的务实合作,能够在贸易上实现共赢和资源优化配置,这是海峡两岸发展的共同选择。台湾地区与大陆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是华夏文化传承者,不仅具有经济互补特征,更表现为民族利益共同体的特征,广泛开展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活动,可推动海峡两岸经济迅速发展。
关键词:
海峡两岸 贸易往来 经贸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谌启标
通识教育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原因,台湾和大陆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沿革不同,课程体系有别,通识教育课程宗旨、设置内容和实施方式既有一定共性,又有一定个性。比较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促进内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台湾 大陆 通识教育 课程 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