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9)
- 2023(2438)
- 2022(2135)
- 2021(1989)
- 2020(1621)
- 2019(3776)
- 2018(3957)
- 2017(7062)
- 2016(3884)
- 2015(4661)
- 2014(5064)
- 2013(4860)
- 2012(4718)
- 2011(4236)
- 2010(4477)
- 2009(3822)
- 2008(3984)
- 2007(3950)
- 2006(3614)
- 2005(3461)
- 学科
- 济(13284)
- 经济(13261)
- 管理(11949)
- 业(10528)
- 企(8761)
- 企业(8761)
- 农(5198)
- 财(4865)
- 中国(4833)
- 制(4783)
- 理论(4466)
- 业经(4078)
- 教育(3952)
- 教学(3737)
- 方法(3344)
- 学(3301)
- 地方(3174)
- 务(3159)
- 财务(3149)
- 体(3147)
- 财务管理(3131)
- 银(3082)
- 银行(3078)
- 农业(2938)
- 行(2894)
- 和(2873)
- 贸(2828)
- 贸易(2822)
- 企业财务(2816)
- 税(2570)
- 机构
- 学院(56994)
- 大学(53351)
- 济(18545)
- 经济(17835)
- 研究(17594)
- 管理(17431)
- 中国(15442)
- 理学(13284)
- 理学院(13094)
- 管理学(12760)
- 管理学院(12652)
- 京(12450)
- 财(11831)
- 江(11593)
- 科学(10598)
- 所(9563)
- 州(9515)
- 范(8780)
- 师范(8700)
- 技术(8569)
- 中心(8534)
- 职业(8495)
- 农(8428)
- 北京(8396)
- 财经(8122)
- 省(8105)
- 研究所(7965)
- 经(7031)
- 业大(6590)
- 师范大学(6498)
共检索到104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志良 朱康勤
我国传统的流通方式 ,存在着层次复杂、环节多、费用高、效益低的弊端 ,随着形势的发展 ,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后 ,传统的流通方式将彻底转变。今后的商品流通方式主要是以经济人为纽带、集约配送为重点 ,电子商务为手段的少环节、高效率的现代流通方式。这种转变不可能一步到位 ,而将分阶段实现。在转变过程中 ,政府要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企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流通方式 发展趋势 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德章 张平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正视市场与政府关系中的边界不清晰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重点和难点是政府与市场的职能界定及政府决策的转变、产业和企业竞争力提高与发展路径的调整,完善消费者市场监督和行业协会的监管。在此基础上,要明确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通过产销合作提高产业和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发展方式 重点与难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津 王树文 薛建平 孙翯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叶松龄
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叶松龄【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科技基础,资产负债,资金分配方式积极推迸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力经济工作的中心,是我国在今后十五年发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贯彻执行的重要方针。本文仅就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李明贤
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因素,不同的农业增长方式需要不同的农业技术体系,农业集约型增长需要集约型的农业技术体系,本文对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科技进步调整进行了详尽的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永光 兰玲
科学发展观要求一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数量表现为可持续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体发展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粗放和集约两种形式。无论从理论上说还是从历史逻辑角度看,经济发展方式总是不同程度地从粗放向集约转变。这是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吸纳,从而提高了科技含量的结果。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等资源禀赋特点,造成按科学发展观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与就业的"两难"选择的矛盾,为解决此矛盾,必须实施一套以教育和公共事业为主的有利于人力、物力资源开发利用,改善社会经济环境的转变经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江晶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并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文主要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可能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剖析,从宏观和产业层面探讨了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遵循的合理路径,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政策激励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结构 就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世敏 盛默
国债的发行方式,是国债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立我国计划经济和市场凋节相结合的国债运行机制的出发点。国债发行的形式虽多种多样,但由于它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商品,因此,国债的发行应以建立平等的债权债务关系为前提,也就是说应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开发行为主要形式。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简略的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怡 徐奇峰 李谭
服务经济时代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即将迎来并且无法逾越的一个全新发展阶段。要选择好我国今后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对服务经济有着清晰准确的认识。本文从理论的视角,系统阐释了服务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服务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顺利实现,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为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轶楠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不断向高级阶段演化,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也经历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转变。文章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以及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这对于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方式 集约经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云旗
一、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粗放型增长方式主要依靠大量增加资本投入规模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只追求投入的数量,不追求投入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往往大幅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我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以来就是依靠这种方式来实现的,要扩大经济产出总量,就加大固定资产的投入,这就是各级政府和企业特别热心上项目、铺摊子、扩大建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仙姜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81年的6.0287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744.58亿美元,位居全国第八。其中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07亿美元增长至2007年的499.43亿美元,位居全国第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武清奇
对我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问题的探讨●武清奇实行“两个转变”,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战略之举和必由之路。经济体制转变是“体制转轨”,是生产关系的改革,是改革战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增长转型”,是生产力的发展,是发展战略。“体制转轨”是“增长转型”的动力和...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田群
转变保险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田群一、转变保险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资本、土地等各项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二是全生产要素(TFP)生产率的提高。按照常规的说法,靠前者而引起的增长是粗放型增长;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齐经民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伟大社会实践,其中人是行为主体,应以从业人为本,公民要从自己的从业作起,调整职业活动行为,走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从业生财之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人人有责,应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切实考虑从业人利益,建立激励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考核评比与帮助促进的作用,国家进行严格规范管理。
关键词:
从业人 经济增长方式 以人为本 人人有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