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1)
2023(3293)
2022(3042)
2021(2917)
2020(2465)
2019(5779)
2018(5666)
2017(11306)
2016(6329)
2015(7229)
2014(7190)
2013(7453)
2012(7405)
2011(6587)
2010(6696)
2009(6252)
2008(6313)
2007(5773)
2006(5517)
2005(5321)
作者
(20310)
(16814)
(16406)
(16134)
(10588)
(8313)
(7492)
(6467)
(6381)
(6267)
(5720)
(5706)
(5469)
(5389)
(5336)
(5134)
(4948)
(4833)
(4793)
(4755)
(4382)
(4240)
(4096)
(3984)
(3774)
(3761)
(3634)
(3615)
(3459)
(3389)
学科
(26547)
经济(26510)
管理(16318)
(15812)
(12807)
地方(10637)
(10362)
企业(10362)
农业(8448)
方法(7949)
中国(7714)
(6809)
业经(6777)
数学(6661)
数学方法(6487)
(6459)
(6354)
(4926)
贸易(4919)
(4672)
地方经济(4642)
(4337)
银行(4331)
环境(4194)
(4107)
(4105)
(4028)
金融(4027)
(3896)
理论(3717)
机构
学院(89846)
大学(88402)
(36310)
研究(35665)
经济(35296)
管理(32020)
中国(28685)
理学(26011)
理学院(25667)
管理学(25137)
管理学院(24970)
科学(23021)
(22785)
(20114)
(19601)
(18444)
研究所(17741)
农业(17542)
(17542)
(17469)
中心(17192)
业大(15925)
(13588)
(13461)
师范(13331)
财经(12812)
北京(12612)
(12147)
(12138)
(11340)
基金
项目(54859)
科学(42040)
研究(40882)
基金(37300)
(32919)
国家(32580)
科学基金(26835)
(26015)
社会(24049)
社会科(22503)
社会科学(22493)
基金项目(20086)
(19272)
教育(17755)
自然(17600)
编号(17199)
自然科(17074)
自然科学(17067)
自然科学基金(16708)
资助(15288)
成果(14530)
(12975)
重点(12879)
课题(12802)
(11471)
(10918)
(10869)
计划(10585)
发展(10420)
科研(10330)
期刊
(50496)
经济(50496)
研究(30320)
中国(24047)
(22477)
学报(15682)
农业(15140)
(14173)
科学(14001)
管理(12281)
大学(11482)
(11414)
金融(11414)
教育(11177)
学学(10667)
业经(9144)
技术(8451)
(7656)
问题(7328)
资源(6380)
财经(6212)
经济研究(5891)
(5341)
农村(5296)
(5296)
经济问题(5097)
(5086)
图书(4841)
农业经济(4819)
(4794)
共检索到159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冠章  王连华  李功勋  刘光生  高子云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河南省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就是要增加粮食产量,保证有效供给,确保“总量平衡”大政方针的顺利实施。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目标的战略任务,即到本世纪末,粮食产量在1994年325亿公斤的基础上,再增产50亿公斤,达到375亿公斤的水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史向臣  崔正平  李斌  
文章对河南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到2000年,河南粮食生产能力必须达到4000万t的水平,才能实现小康目标。作者从需求、生产依据和增产对策三方面具体作了论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作廪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指出: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何谓足食?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可见,人均占有足够数量的粮食,是达到足食,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标志。国际上以人均占有500公斤作为公认的粮食过关线。我国政府早就提出:“要保证城乡人民的口粮、工业用粮和其他用粮,将来每人每年平均用粮最少应该达到八百斤”;“‘七五’计划要求粮食总产量达到九千亿斤,保持人均八百斤左右”。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在制定实现小康生活目标的规划中,也都以实现人均占有400公斤粮食为其基本考核指标之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彭珂珊  
根据我国粮食产后系统中人为损失高达1400亿kg,大大超过建国以来任何一次灾害带来的损失的严峻事实,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总结经验的方法,作出了多角度的论述,提出了“多环节减少粮食损失,全方位降低粮食消耗”的基本对策,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粮食问题提供一些线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王令超  孙宪章  
对于持续农业的定义,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但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保护资源、改善环境、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以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这里仅对河南省持续发展农业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舒惠国  
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舒惠国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体制要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历史性转变中,最突出的问题和最大的制约因素还是农业。而农业中,粮食又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鹰  张秀青  夏友仁  冯伟波  
河南省是小麦生产大省。巩固和发展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对确保我国口粮绝对安全至关重要。为深入了解当前小麦生产发展情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于2020年10月赴河南省实地调研,认为近期河南小麦生产总体平稳,小麦生产连创新高,市场价格稳中有升,产销两旺。小麦作为口粮要基本实现国内自给,为满足至人口峰值期及消费结构升级对小麦增长的需求,河南未来10-15年要力争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但是,小麦连年增产后已进入发展平台期,再上新台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不高、良种研发力量分散、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品种结构矛盾突出等,本文就此提出采取新思路、新举措,促进小麦生产跨上新台阶,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韦素琼  
30多年来,福建省粮食生产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基本上满足了口粮需要,但扣除种子粮与工业用粮等生产用量,粮食仍然十分紧张,还需大量从外省调入,调入量年递增率达11.64%。在全省缺粮严重的情况下,面对近年来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农民不愿种粮的问题,诸位专家、学者纷纷出谋献策,其中之一认为粮食生产应该走规模经营的道路。目前有些县份实施的“双田制”便是规模经营的具体形式,即将耕地划分为口粮田与任务田,口粮田按户承包,任务田由种田能手或劳力多的农户投标承包,并完成村里规定的定购粮食任务。从理论上看,农业发展的现代化要求以一定的规模经营为前提,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事实上规模经营的实践效果究竟如何呢?通过深入的农村社会调查,福建省提倡粮食生产的规模经营也要强调因地制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科  
关于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几个问题陈文科粮食,是任何发展中大国都绕不开的难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就粮食论粮食,更不能就粮食生产论粮食生产,特别是眼睛不能只盯着几个粮食主产区的生产。粮食供求矛盾加剧,是我国农业深层问题的集中表现,粮食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全根  
关于建立粮食流通新体制的几个问题李全根作为粮食流通新体制而言,新就新在应当以市场经济为主干,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本手段,从而有别于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主干,以计划分配为主要手段配置粮食资源的传统体制。由此可见,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传统体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鑫  陆素芳  
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农业和粮食的状况如何对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粮食是一个市场风险和自然界风险都比较大的弱质产业,非常有必要正确运用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通过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利益来调动广大粮农的种粮积极性。从1993年上半年开始,我国约有9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舒惠国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到本世纪末,我国经济体制要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人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历史性转变中,最突出的问题和最大的制约因素还是农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顺当,实现跨世纪宏伟蓝图就有了基础。而农业中,粮食又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如何保持粮食稳定发展,有效地解决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实现到本世纪末增产50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洪远  张恒春  李婕  武志刚  
采用案例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河南地区小麦产后各环节的损失进行了实地测量,并对河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种植小麦的900多个农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层面小麦产后的损失率约为2.1%,其中产后收割环节损失率为1.6%,显著高于运输、晾晒、存储等其他环节;在最佳收割期收割小麦以及选用质量好的收割机械都对小麦收割损失率的降低有显著作用;存储条件的改善以及存储方式的多样化使得农户存储小麦的损失率显著下降。分别从提高机械装备水平、增加产后服务供给以及推广科学储粮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锋正  刘新平  刘向晖  
河南省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大省为国家粮食战略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种植面积"稳中有扩",粮食产量"稳中有增",高产农作物种植比例较大,但在粮食安全视角下,河南省还存在耕地面积有限、产量增长乏力、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深化强农惠农政策,恪守耕地红线,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洪运华  
首先分析了粮食物流的构成要素,接着分析了河南省粮食物流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基于粮食安全视角视河南省粮食物流能力的提升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