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4)
- 2023(11462)
- 2022(9588)
- 2021(8764)
- 2020(7092)
- 2019(15721)
- 2018(15657)
- 2017(28343)
- 2016(16161)
- 2015(18337)
- 2014(18786)
- 2013(18313)
- 2012(18010)
- 2011(16500)
- 2010(16992)
- 2009(15880)
- 2008(15856)
- 2007(14770)
- 2006(13650)
- 2005(13014)
- 学科
- 济(70655)
- 经济(70565)
- 管理(42219)
- 业(37133)
- 企(27689)
- 企业(27689)
- 地方(25742)
- 中国(25131)
- 农(22004)
- 方法(19086)
- 学(17455)
- 业经(16781)
- 制(16203)
- 数学(15346)
- 数学方法(15058)
- 农业(14777)
- 银(14085)
- 银行(14059)
- 地方经济(14037)
- 财(13927)
- 融(13875)
- 金融(13866)
- 行(13719)
- 发(12591)
- 理论(12026)
- 环境(11911)
- 体(11474)
- 教育(11225)
- 贸(10861)
- 贸易(10846)
- 机构
- 学院(233597)
- 大学(232185)
- 研究(90937)
- 济(87781)
- 经济(85348)
- 管理(78933)
- 中国(70891)
- 理学(64327)
- 理学院(63333)
- 管理学(61893)
- 管理学院(61450)
- 科学(57835)
- 京(54344)
- 所(48494)
- 农(45295)
- 财(43451)
- 研究所(43308)
- 中心(42331)
- 江(41793)
- 范(37045)
- 师范(36599)
- 北京(35390)
- 农业(35271)
- 业大(34915)
- 州(33606)
- 省(33093)
- 院(33082)
- 财经(31706)
- 技术(29104)
- 师范大学(29087)
- 基金
- 项目(144166)
- 科学(111366)
- 研究(107474)
- 基金(98672)
- 家(86884)
- 国家(86030)
- 科学基金(71469)
- 社会(64887)
- 社会科(61113)
- 社会科学(61101)
- 省(59045)
- 基金项目(51018)
- 划(49992)
- 教育(49405)
- 编号(45444)
- 自然(44598)
- 自然科(43488)
- 自然科学(43475)
- 自然科学基金(42623)
- 资助(40229)
- 成果(39401)
- 发(37364)
- 课题(34424)
- 重点(33669)
- 部(30001)
- 发展(29869)
- 展(29392)
- 创(29113)
- 年(28064)
- 创新(27317)
共检索到4016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曾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佳丽
论述了主体功能区划在国土空间布局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意义,认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向中部地区转移是一次全局性的战略抉择。着重阐明了重点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即:通过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聚集,培育促进全国经济长期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增长区域,提出了推进形成重点开发区域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及人口管理政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冯海波
在国家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税源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将会固化,且这种不均衡在未来有扩大的可能。同时,主体功能区战略也对当前的某些税收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提出了挑战。按照税收应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的理念,税收政策的设计和制度安排应符合区域发展的主体功能定位。
关键词:
区域发展 主体功能 税收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晓 胡爱君
县域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规模及竞争力受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大,本文作者以此为研究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的秦巴山区陕南汉中为研究样本,结合该市目前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采用较为适合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对2016年汉中市及所属一区十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测评,并得出相应结论。最后,作者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基于特色优势产业下提高汉中市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权东计 朱海霞 王震 刘瑞龙
汉杜陵是西安主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区域功能和空间发展战略对西安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充分阐述区域自然环境条件、文物遗址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区位条件,借助于SWOT分析法,构筑了SWOT矩阵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汉杜陵区域的功能定位与空间战略布局。
关键词:
汉杜陵 功能定位 战略布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震
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国家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文章选取具有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典型特点的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为研究对象,根据调研情况和体会,提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想法和思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构建畅通便捷的物流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多层次投融资体系;着力培育县域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切实加强技术创新;树立产品、技术保护意识、注重品牌建设等。
关键词:
西部 欠发达地区 县域 工业 思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追阳 徐健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浙江作为对外开放新高地如何把握这个政策机遇值得好好研究。本文在分析国际经济环境和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浙江自由贸易港的突破发展应聚焦于贸易背后的服务,认为浙江发展服务贸易空间巨大,并提出建设自由贸易港势在必行,同时,文中寻求了浙江自由贸易港区突破发展的途径,包括双向思路及三步走,推动浙江自由贸易港区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玉
北京实施四大功能区域划分和区县功能定位以来,法人单位与就业出现明显的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集聚的趋势,首都功能核心区产业活动空间压力得到一定释放但绝对密度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生态涵养发展区产业活动增长不显著。四大功能区产业结构层次总体上表现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优于城市发展新区与生态涵养发展区,但城市发展新区产业结构竞争力提升迅速,同时核心区与拓展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显现。产业部门在四大功能区之间表现出与功能定位基本吻合的转移趋势,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向核心区集聚,物质生产、城市基础设施与功能服务方面的部门显著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
关键词:
功能定位 产业发展格局 四大功能区 北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蒙 殷淑燕
【目的】对汉中市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为汉中地区防洪减灾和水资源调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1951-2012年的汉中市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阈值划分极端降水事件,并通过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趋势分析等方法,对汉中市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近62年来,汉中市年极端降水量、年极端降水日数及年极端降水强度以年代际尺度波动变化,但总体略呈下降趋势,且年极端降水量的下降速率为-0.5mm/年。但在1987年之后,各项极端降水指标均呈明显增加趋势,年极端降水量和年极端降水日数呈显著的线性增加趋势,年极端降水量增加速率达7.52mm/年。2006-2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新华 延军平 杨谨菲 刘雪婷
利用汉中市1950-2008年的气温、降水、经济指标数据,分析了汉中市旱涝灾害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并运用集对分析法分析了旱涝灾害对汉中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市平均气温为增温趋势,以90年代初为界将汉中市59年的气候分为冷、暖两个阶段,前为冷期,后为暖期;干旱气象灾害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汉中市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其经济发展联系度在5年中下降了0.5,表现为经济不适应。
关键词:
集对分析法 气候变暖 经济适应 汉中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江维国
具有内生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活力所起的作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其培育和发展问题也引起了各方关注。在界定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核心功能和衍生功能的基础上,从统分结合的角度,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战略应为:以土地流转为中心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和约束作用;强调主体间分工协作;突出主体要素整合功能。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功能定位 战略思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佳 蔡亮慧
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流动和转移的,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面临经营主体缺失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主体缺乏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重要的组织载体。站在实然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新型农业发展面临着多元化困境。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与执行;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保障;完善农业社会化社会服务机制,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佳 蔡亮慧
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流动和转移的,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面临经营主体缺失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可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主体缺乏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定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重要的组织载体。站在实然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新型农业发展面临着多元化困境。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供给与执行;完善农村金融体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保障;完善农业社会化社会服务机制,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化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世忠 ,薛廷祥
迎接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犹如巨大的冲击波,带动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也给了统计部门千载难逢的机遇。数十年来,始终困扰着统计部门一个实现问题,就是任务重与经费少的矛盾。一方面是统计工作任务大量增加,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猛增;另一方面是受国家财力制约,经费不足,许多要办的事没法开展,大量的统计信息未能充分地发掘出来,统计现代化计算设备也不能全负荷运转,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效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