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75)
2023(4727)
2022(4136)
2021(3562)
2019(6878)
2018(6738)
2017(13231)
2016(7112)
2015(8236)
2014(8672)
2013(8992)
2012(8925)
2011(8455)
2010(8905)
2009(8498)
2008(8445)
2007(7875)
2006(7622)
2005(7524)
2004(6662)
作者
(22832)
(19008)
(18998)
(18403)
(12360)
(8900)
(8727)
(7326)
(7225)
(7079)
(6810)
(6341)
(6294)
(6287)
(6106)
(5923)
(5684)
(5550)
(5425)
(5103)
(5097)
(4677)
(4585)
(4554)
(4380)
(4326)
(4212)
(4073)
(4006)
(3828)
学科
(57736)
经济(57680)
管理(22323)
(19356)
(16361)
企业(16361)
地方(16272)
方法(15014)
数学(12605)
数学方法(12420)
中国(12214)
地方经济(12124)
(10157)
业经(10077)
(9361)
(9299)
(8893)
(7404)
金融(7404)
经济学(7209)
(7064)
银行(7062)
(6909)
(6818)
环境(6607)
农业(6411)
理论(6397)
(6379)
(6272)
(5878)
机构
大学(120172)
学院(119026)
(62015)
经济(60754)
研究(46339)
管理(42412)
中国(36900)
理学(34605)
理学院(34171)
管理学(33633)
管理学院(33398)
(29133)
(25805)
科学(24477)
(24342)
财经(21860)
研究所(21079)
经济学(20217)
(20171)
中心(20169)
(19510)
经济学院(17679)
北京(17536)
(16235)
师范(16156)
财经大学(15776)
(15706)
(15690)
(14811)
(14343)
基金
项目(63059)
科学(49505)
研究(48531)
基金(45361)
(37946)
国家(37608)
社会(32677)
科学基金(32029)
社会科(30933)
社会科学(30923)
(23869)
基金项目(23033)
教育(21532)
资助(19645)
(19453)
编号(19009)
自然(18180)
自然科(17689)
自然科学(17686)
自然科学基金(17348)
成果(17292)
(15201)
重点(14361)
(14323)
课题(13973)
(13603)
经济(13470)
国家社会(13469)
发展(13049)
(12886)
期刊
(85740)
经济(85740)
研究(46837)
中国(25417)
(22612)
管理(19276)
(15156)
金融(15156)
(14343)
经济研究(13850)
科学(13822)
学报(13439)
财经(12163)
技术(11497)
教育(11401)
问题(11047)
业经(10968)
(10710)
大学(10697)
学学(9853)
农业(8956)
技术经济(8322)
(8253)
统计(7553)
国际(7269)
世界(7140)
经济问题(7087)
经济管理(6506)
改革(6116)
(6116)
共检索到210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如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这种经济形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由于民营经济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不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研究解决。本文拟将民营经济发展中涉及到的问题的各种观点作如下综合报导,供大家参考。 一、民营经济的性质问题 1.民营经济的涵义 在1993年9月召开的“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研讨会”上,有的同志认为,我国现阶段民营经济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民有民营”,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作、集体、外资等多种成份(有的同志则认为其中不包括外资);二是“国有民营”,即由国家将其资产采用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长安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的实现形式,它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发展趋势。对于循环经济的认识,无论是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近一年来我国有关循环经济的讨论做一综述,以期推动人们对循环经济认识的深化和提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祝茂  
一、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李稻葵教授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处在中间过程,强调合理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过渡性制度安排是十分关键的。同时,他也指出,"国退民进"并不是合理的过渡性制度,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不可能有完美的"药方",一定会是个"痛苦"的过程,绝对不能通过"国退民进"一步完成,而只能在改革中一步步探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桂庭  任俨  
1981年10月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先后组织了两次奶品生产和供应的技术经济问题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畜牧、奶品生产、奶品供应各方面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三十余人。现将座谈会情况综述何下。一、买奶难、卖奶亦难怎样解决我国奶品供求的严重脱节是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改善人民食物结构,增强人民营养健康水平的战略问题。目前这个问题反映出下列一些特殊的矛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怀礼  
近年来,由于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巨大影响,灾害问题正在得到经济学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回顾了国外灾害经济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指出其存在偏重于灾害经济定量化研究,缺乏最重要的基础理论支撑,可能危及灾害经济学本身的发展。灾害问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应成为灾害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辛翔飞  张怡  王济民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肉鸡生产和消费国,肉鸡也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肉类生产和消费品,当前的肉鸡产业已经是中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本文从肉鸡生产、消费、贸易,以及供需关系的讨论4方面回顾和总结了已有关于中国肉鸡产业经济问题研究的进展。但是,现有相关文献多侧重于定性分析,对于中国肉鸡生产供需问题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还较为欠缺,对于供需方面的重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则更为欠缺,并且已有的相关实证研究还有很大改进、完善,以及深入探讨的空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紫剑  
规模经济是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不同的文献中对规模经济有着不同的表述,但都是从微观角度来阐释生产成本与其规模报酬(或投入与产出)变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的。与规模经济常常相提并论的还有一个词,即范围经济;其核心仍然是规模经济中的平均成本递减概念。规模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早期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厂商,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虚拟经济问题学术界已经讨论几年了。这一问题在近期得到普遍重视,则是因为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为了进一步理清思路,深入研究,这里对虚拟经济问题的讨论综述如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菲  
关于利率市场化问题观点综述金菲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国有专业银行的转化已迫在眉睫,“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与长远目标之一,此时,不可回避地成为了经济、金融界探讨及涉及的热点问题。近年来,理论与实务工作者主要围绕着利率市场化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钱凯  
从2009年以来,在经济学界、舆论界掀起了一股质疑、批评"国进民退"的热浪。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国进民退"是改革的倒退,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国进民退"是旧体制的复辟,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国进民退"只是暂时现象,有的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莹莹  
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正在变化中的中国经济,传导最高决策层对当前中国经济的认识。1一、"新常态"的特征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新常态"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增速正式告别8%的快速增长,潜在增长率在2020年前后回落至7.5%左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龚敏  
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举办的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8日在厦门大学举行。会议期间,与会的专家学者就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宏观计量分析与预测等专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与会者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仁  
由国家教委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理论讨论会”于1993年1月上旬在北京举行。与会代表强调指出,要深刻全面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的影响,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建立。会议主要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延琼  阎杰  
为促进农村能源建设的发展、提高农村能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效果,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对能源日趋增长的需要,在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和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联合主持,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在北京召开了农村能源技术经济问题座谈会。从事农村能源工作的领导单位、职能部门,以及科研、教学等单位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共二十四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理事陶鼎来同志参加并主持了会议,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副总干事任俨同志讲了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