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5)
2023(5494)
2022(4456)
2021(4420)
2020(3566)
2019(8107)
2018(8195)
2017(13480)
2016(8787)
2015(9716)
2014(10070)
2013(9171)
2012(8790)
2011(7997)
2010(8442)
2009(7436)
2008(7408)
2007(6904)
2006(6286)
2005(6182)
作者
(23088)
(19083)
(18878)
(18514)
(12330)
(9428)
(8726)
(7397)
(7279)
(7162)
(6618)
(6492)
(6290)
(6253)
(6110)
(6105)
(5973)
(5737)
(5667)
(5489)
(5169)
(4889)
(4611)
(4592)
(4539)
(4481)
(4269)
(4231)
(3974)
(3956)
学科
(22614)
经济(22574)
教育(20081)
管理(18313)
(17385)
中国(14074)
(13982)
企业(13982)
方法(9272)
(9211)
理论(8770)
(8080)
数学(7829)
数学方法(7628)
(7075)
教学(7019)
(6876)
(5525)
银行(5519)
技术(5417)
(5305)
(4950)
地方(4890)
业经(4866)
(4825)
金融(4822)
(4588)
财务(4578)
财务管理(4566)
农业(4551)
机构
大学(116789)
学院(110488)
研究(43757)
(35171)
经济(33981)
管理(32960)
教育(29888)
中国(27396)
理学(27376)
理学院(26880)
(26728)
(26367)
师范(26207)
管理学(26129)
科学(25872)
管理学院(25870)
(22316)
师范大学(21547)
(20461)
(20454)
研究所(20038)
中心(19399)
北京(17958)
(17654)
技术(16203)
(16048)
(15545)
财经(15201)
职业(14507)
业大(14395)
基金
项目(67398)
研究(55461)
科学(54117)
基金(45557)
(39612)
国家(39079)
教育(34854)
社会(32366)
科学基金(32154)
社会科(30301)
社会科学(30294)
(27294)
(25615)
编号(24540)
成果(24194)
基金项目(22549)
课题(21145)
自然(19465)
自然科(19051)
自然科学(19044)
资助(18850)
自然科学基金(18722)
(18065)
(17537)
重点(17002)
(16928)
规划(15822)
(15192)
教育部(15161)
项目编号(14882)
期刊
教育(50791)
研究(47599)
(41547)
经济(41547)
中国(35457)
学报(18377)
(16658)
(15935)
科学(15352)
大学(14889)
技术(12821)
管理(12501)
职业(12192)
学学(12065)
(11818)
金融(11818)
农业(10130)
财经(8101)
技术教育(7887)
职业技术(7887)
职业技术教育(7887)
(7394)
论坛(7394)
图书(7093)
(7026)
(6407)
经济研究(6191)
高等(6042)
业经(5781)
书馆(5634)
共检索到191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苑  
笔者从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知状况入手,强调了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着重探讨了增强民族精神教育实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瑜  李松洁  
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高校民族班定向生的教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发展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要求,对民族班定向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图从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两方面寻求民族班定向生的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涛  
民族精神教育是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高职院校在民族精神的教育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高职院校应通过德育课、校园文化、主题教育、实践体验式教育、现代信息手段等,增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爱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撞击激荡之势愈演愈烈,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面对这种形势,我国职业院校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民族精神的本质内涵、作用价值以及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阐述其融合到职业院校教育课堂中的必要性、迫切性以及重要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毅  张美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所在。全球化对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出了重大的挑战。高校作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莫荣  
新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职业素质重要内容的职业精神,也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时关注的热点。文章分析了职业精神的内涵及作用,进而探讨了当前我国职业精神培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把职业精神培养融入劳动者终身教育体系中、把职业精神课程纳入政府职业培训补贴目录、发挥用人单位在职业精神教育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等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滕慧君  
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大学教育应将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道路联系在一起,鼓励大学生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刻苦钻研,求实奋进。王玉芬主编的《用民族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夏志芳  于海  
弘扬民族精神必须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精神,坚持三个面向,既要强固国家意识,也要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合作;既要弘扬民族文化,也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既要挺立中华道德人格,也要培育现代公民品格。民族精神的教育,不是走向狭隘民族主义,而是走向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坤庆  
精神教育是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教育文献研究的角度对西方精神教育研究成果和现状进行评述。笔者认为 ,当代西方精神教育研究主要从三条思路展开 :一是从“价值教育”这个理论范畴出发 ,探讨了精神教育的教育价值及其实施的途径 ;二是针对西方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批判反思的角度倡导实施精神教育 ,期望对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三是突破精神教育的宗教范围 ,主张从世俗的精神教育层面对所有人进行精神教育 ,从而真正促进人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从蓉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互联网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日趋明显。文章以分析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为切入点,阐述了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关注大学生网络思想动态、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推进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加大校园网络监管力度等有利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国雨龙  徐冬先  邢锡桥  徐畅  
"东北小延安"精神产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东部地区,是对伟大的延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革命文化体系的优秀成果之一。虽然社会实践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东北小延安"精神内涵仍然不断丰富与发展着。在高校开展"东北小延安"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感,加强艰苦奋斗的作风培育。文章在于剖析"东北小延安"精神实质基础上,探讨利用"东北小延安"精神这个红色文化资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琛  黎江  
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之"源泉",人文精神又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大学文化发展的使命所在,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命脉。人文精神教育是大学内涵建设的一项中心任务,人文精神教育是大学教育之本质与灵魂。从高度专业化的传统教育模式、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和大学管理的泛行政化三个方面分析大学人文精神严重"滑坡"的原因,并对强化大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可行路径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创新办学理念,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摆脱传统惯性,重塑人文精神的文化内涵;积极营造大学精神家园,切实体现人文关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朝晖  王薇薇  
学困生的教育与转化是高校学风建设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进行有效沟通是对其实行转化教育的前提。由于学困生普遍存在自卑、焦虑和逆反等消极心理,所以师生间的正常沟通受阻。文章对高校学困生的自身成因进行了探讨,并结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提出了一些提高学困生教育沟通实效性的路径和方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施维敏  
论述高校人文教育的意义 ,对高校图书馆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促进人文精神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