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33)
2023(2946)
2022(2552)
2021(2231)
2020(1997)
2019(4249)
2018(4243)
2017(8291)
2016(4495)
2015(5254)
2014(5462)
2013(5552)
2012(5592)
2011(4875)
2010(5078)
2009(4765)
2008(4841)
2007(4622)
2006(4221)
2005(4109)
作者
(13313)
(10918)
(10764)
(10553)
(6921)
(5115)
(5115)
(4197)
(4156)
(4120)
(3715)
(3701)
(3629)
(3521)
(3379)
(3360)
(3311)
(3210)
(3123)
(3077)
(3000)
(2732)
(2678)
(2550)
(2531)
(2522)
(2485)
(2405)
(2302)
(2189)
学科
(23870)
经济(23841)
(12682)
管理(12017)
(11508)
企业(11508)
产业(8315)
业经(7914)
地方(7831)
方法(7551)
中国(6679)
(6634)
(5245)
结构(5192)
数学(4958)
数学方法(4875)
理论(4833)
技术(4605)
地方经济(4537)
农业(4261)
教育(4225)
(4203)
(4007)
(3848)
文化(3830)
(3745)
产业结构(3674)
(3527)
银行(3527)
(3422)
机构
学院(67865)
大学(67093)
(29299)
经济(28606)
管理(25611)
研究(23061)
理学(20908)
理学院(20665)
管理学(20387)
管理学院(20230)
中国(18149)
(14746)
(14067)
(13147)
科学(12420)
中心(11332)
(11249)
(10410)
师范(10351)
(10322)
财经(10273)
研究所(9677)
北京(9601)
(9006)
(9002)
(8811)
经济学(8753)
师范大学(8070)
(8008)
经济学院(7819)
基金
项目(39020)
研究(32152)
科学(31002)
基金(26740)
(21883)
国家(21636)
社会(20939)
社会科(19937)
社会科学(19936)
科学基金(18766)
(16623)
教育(14210)
基金项目(13759)
编号(13684)
(12994)
成果(12252)
资助(10592)
(10166)
课题(9918)
自然(9907)
自然科(9645)
自然科学(9644)
自然科学基金(9497)
发展(8898)
重点(8774)
(8761)
项目编号(8433)
(8426)
(8299)
国家社会(8272)
期刊
(39954)
经济(39954)
研究(25252)
中国(17049)
管理(11229)
教育(11058)
(11004)
(9291)
科学(8114)
(8028)
金融(8028)
学报(7860)
业经(7424)
技术(6592)
大学(6511)
图书(6192)
农业(5716)
学学(5685)
问题(5632)
财经(5618)
经济研究(5609)
(5130)
书馆(4963)
图书馆(4963)
(4592)
论坛(4592)
技术经济(4099)
(3868)
经济问题(3764)
商业(3689)
共检索到119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煜明  王茜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档案文化产业的有关讨论作了分析:一是构想的档案文化产业是否可行;二是档案文化产业的产品问题。文中指出,把“档案馆办产业”等同于档案文化产业是一种认识误区,档案馆办相关服务产业才是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路子。
[期刊] 征信  [作者] 陶梦倩  陶士贵  
我国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文化产业大多规模较小且规范运营情况较差,风险性大,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缓慢,体现核心价值的无形资产难以评估,造成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困难。为此,应探索构建文化产业征信系统,按照信用评价指标采取科学的信用评价方法,构建10个风险递增的级别,并根据文化企业的偿债履约能力和违约风险对其进行综合评级,为我国文化企业获得金融支持提供帮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艳春  刘小青  张娟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作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大新亮点。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却始终未能走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前列,这与我国传统的观念制约、相关制度不够完善、规模较小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等原因有密切关系。如何转变政府观念,完善相关政策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已成为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生,张东风  
文化产业是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涵盖教育、旅游、新闻出版、影视音像、娱乐演出和版权业。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业,也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湖南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风光瑰丽,民俗文化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名人辈出,具有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文章从湖南文化产业的现状出发,探讨其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找到合适其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绍坚  
随着全球经济转型深入推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当前发展阶段,如何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一、文化产业国际化是提升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战略性的产业经济门类。尽管人们对它的经济价值和产业属性认识时间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洪仙  曹伟  
上海作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文化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但文化产业在体制改革方面尚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文化产业自身活力不足和外资的步步进逼正在困扰上海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海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的创新改革,建立现代文化企业制度,减少审批环节和行政性收费,加快由行政审批制向备案制的转变,促进上海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百灵  周荫祖  
从文化、文化精神和文化产业的理论分析入手,阐明了我国文化产业在新世纪初面临的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的机遇和挑战。为此,要遵循“挑战与回应,是一个民族文明擎升的主要杠杆”(汤因比)的辩证法,并从观念的解放与创新、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文化产业的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春艳  韦晓宏  
文化产业是国际社会公认的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无烟环保产业",也是我国政府重点扶持的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代魁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澳门建设"一个中心,一个平台"实现经济结构适度多元化的有效路径,是澳门特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澳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总结澳门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澳门发展文化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从区域融合、产业融合、政策融合以及人才融合四个方面提出了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正兵  郑艳  
根据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指对未上市文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投资制度。其实质是借鉴成熟资本市场"创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方式,通过向多数投资者发行基金份额设立基金公司,由专业机构管理基金资产、按照投资收益分成并从事实业投资的金融创新工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忠峰  
加快金融和文化两大产业的深入对接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客观要求,也是优化金融资产结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内在要求。一、我国文化产业与金融合作现状及问题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文化金融改革创新,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支持作用,鼓励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引导文化产业向着成熟的、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2010年以来,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等各方积极探索实践,协力推进文化金融合作,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截至2013年末,文化产业本外币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晖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江西省文化产业园建设进行了思考,提出江西省文化产业园发展应以集群式发展模式为核心,合理规划区位分布和园区布局,同时要创新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品牌,强化园区服务体系引导居民文化需求,发挥社会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徐淑红  朱显平  
松原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旅游业发展速度也较快,影响力不断增强。但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认识不足、融合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具有松原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当前松原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应从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文化旅游资源挖掘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松原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敏  张银侠  
随着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文化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以"文化+"为代表的"跨界融合"理念逐渐兴起,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这一理念是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提出的一种新战略,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这有利于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能够大幅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有效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激发文化产业创新活力。可通过扭转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强化"文化+"发展统筹谋划,探索"文化+"具体融合方式,优化"文化+"服务平台等途径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陶虹佼  
文化消费是衡量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准,不仅能够对文化产业和整个经济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能够提升人的修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紧扣南昌市本土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阶段,认为南昌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龙头企业发展迅速、产业多个领域都有亮点,尤其是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同时存在着规模较小、结构不平衡、人才匮乏和消费活力不足等问题。最后,从提高文化消费水平的角度对推动南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培育引导文化消费观念和习惯、拓展文化产品供给的质和量、以创新管理推动文化产业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