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3)
- 2023(7110)
- 2022(6232)
- 2021(5624)
- 2020(4798)
- 2019(10361)
- 2018(10432)
- 2017(19481)
- 2016(11135)
- 2015(12561)
- 2014(12719)
- 2013(12378)
- 2012(11766)
- 2011(10609)
- 2010(10961)
- 2009(10472)
- 2008(10524)
- 2007(9810)
- 2006(8931)
- 2005(8611)
- 学科
- 济(41135)
- 经济(41050)
- 管理(39617)
- 业(33864)
- 企(29835)
- 企业(29835)
- 财(16150)
- 制(15796)
- 方法(13986)
- 农(11946)
- 中国(11937)
- 数学(11430)
- 数学方法(11236)
- 业经(10802)
- 体(10573)
- 务(10023)
- 财务(10000)
- 财务管理(9968)
- 地方(9635)
- 企业财务(9483)
- 学(9273)
- 银(9139)
- 银行(9130)
- 体制(8862)
- 行(8719)
- 融(8400)
- 金融(8397)
- 环境(7887)
- 农业(7360)
- 理论(7233)
- 机构
- 大学(157146)
- 学院(157106)
- 济(62784)
- 经济(61224)
- 管理(57611)
- 研究(54028)
- 理学(47633)
- 理学院(47113)
- 管理学(46401)
- 管理学院(46097)
- 中国(43705)
- 财(36132)
- 京(33313)
- 科学(30601)
- 所(27332)
- 江(27228)
- 财经(26345)
- 中心(25574)
- 研究所(23849)
- 经(23473)
- 农(23309)
- 州(21608)
- 北京(21140)
- 范(20676)
- 师范(20489)
- 业大(20044)
- 省(19619)
- 院(19509)
- 经济学(19151)
- 财经大学(19105)
- 基金
- 项目(97045)
- 科学(76821)
- 研究(74388)
- 基金(69610)
- 家(59478)
- 国家(58950)
- 科学基金(51027)
- 社会(47401)
- 社会科(44852)
- 社会科学(44842)
- 省(38807)
- 基金项目(36245)
- 教育(34644)
- 划(32077)
- 自然(31347)
- 编号(30864)
- 自然科(30570)
- 自然科学(30561)
- 自然科学基金(30015)
- 资助(28029)
- 成果(27286)
- 制(24234)
- 课题(22347)
- 重点(22236)
- 部(21769)
- 创(20326)
- 发(20311)
- 性(19981)
- 国家社会(19321)
- 创新(19101)
共检索到262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清彪
如何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污染控制机制,是当前黄河三角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法律保障、权益规范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在黄河三角洲建立排污权交易机制的条件已经成熟,应当尽快制定黄河三角洲排污权交易法规和相关配套政策,确定适合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需求的污染总量控制目标等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核心内容,逐步建立和完善黄河三角洲排污权交易机制。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排污权 交易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德春 郭弘翔
长三角地区跨界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文章从经济基础、环保水平及法律保障三个角度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可行性,描述了长三角地区排污权交易现状,构建了由排污权交易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部分组成的跨界水污染排污权交易机制模式,并进一步细化为法规制定、总量控制、排污权初始分配、交易市场构成以及排污许可证交易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针对该机制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机制 长三角地区 跨界水污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东杰
黄河三角洲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环渤海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区域,也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功能定位的国家战略区域。其中,四大临港产业区(指山东省东营、滨州、潍坊港和烟台港莱州港区)发展,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环节,是高效生态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海波 孔凡萍
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成为目前我国区域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离不开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支撑。首先从科技角度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科技"发展特色的战略基点:"技术-科学"和"技术-工程"双驱动策略。然后在对国外创新战略概述和国内区域创新驱动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区域发展创新三螺旋创新主体理论,基于技术科学的创新驱动模式理论提出了以体制改革为动力、政产学研合作为界面、科技创新平台为引擎的黄河三角洲创新驱动战略框架体系。并结合黄河三角洲科技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创新驱动 科技发展 战略框架 黄河三角洲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鹏
黄河三角洲要实现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作为我国第一个跨行政区域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黄河三角洲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制约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具有重要的实验和示范意义。本文分析了生态因素和区域协调问题对运行机制的影响,剖析了目前实验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类似区域的经验,研究探索了相关区域的管理模式。提出应考虑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产业的战略定位,结合区域特点,形成开放型多层联动的促进机制模式,并在政府推动机制、决策咨询机制、开放式联动机制、绩效考核评...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可持续发展 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建军 郝栋 董津
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是保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该文在明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原则和利益相关方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平台建设思路和生态补偿运行机制。生态补偿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交易市场平台;建立以生态补偿保险、生态补偿期货、互助基金、证券化交易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补偿风险保障平台;建立以相关独立认证和监测(检测)、资产评估、审计、代理等机构组成的生态补偿交易中介服务平台;建立生态补偿监管平台。生态补偿运行机制需要将法制建设、财政扶持、税收调节和保障措施等系统化:推进《生态补偿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补偿协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高效生态区 生态补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黄河三角洲与东北亚经贸合作”一文指出:今天,被誉为“资源之河”的黄河,越来越引起世人的注目。黄河三角洲,有人称为黄海渤海经济合作“三角带”,或称做“黄海渤海经济合作圈”。它是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唯一没有充分开发起来,而自然资源又最为丰富的经济带。尤其是目前,根据中央的经济发展战略意图,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新形势下,愈加显露出它的重要性。一些经济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在黄河三角洲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渤海经济区的形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宋芙蓉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其中小城镇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发展速度更快,黄河三角洲小城镇的发展尤其突出。据统计,该区小城镇的数量已由1978年的20多个增加到1997年的80多个;人口由1978年的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荆树柱
黄河三角州土地总面积近1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东部亟待开发的土地。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开发已引起国际国内的高度重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列入支持中国21世纪议程的第一个优选项目,国务院把该地区列为全国新建的五大粮仓之首,山东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文
本文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耕地资源利用现状、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黄河三角洲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耕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书金,李秀彬,朱会义,苏光全
在黄河三角洲主体东营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综合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土地持续利用优化原则与目标 ;按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土地持续利用约束分析 ;提出了退耕还林还牧、提高森林覆盖率 ,适当集中布局农村居民点、加大土地整理力度 ,适度开发滩涂地、荒草地和盐碱地等土地持续利用结构优化配置方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凯 任建兰 李雅楠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传统之一,黄河三角洲作为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是进行人地关系研究的典型自然—人文复合系统。利用人类需求和自然地理环境供给之间的特殊关系反映复杂的人地关系,以1991—2015年黄河三角洲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数据为基础,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供需视角下"人""地"状态演变过程,在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模型基础上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人地关系演变过程。研究表明:黄河三角洲人类需求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自然地理环境供给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演变特征,并且"人"与"地"之间的状态由"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黄河三角洲人类活动是引起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并且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以产生负面影响为主,但是这种负面影响的程度经历了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玉珍
在我国的三大河口三角洲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已发展成为著名的经济区,并孕育了上海、广州这样的现代港口城市。随着济阳坳陷(注)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一向鲜为人知的黄河三角洲也已引起世人关注,一座新兴的石油城——东营市,正在黄河三角洲崛起。通过对黄河三角洲经济环境的全面考察和动态分析,研究其总体开发战略与经济运行模式,已成为时代发展之必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德田 黄秉杰 杨磊
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省的东北部,是胜利油田所在地,是我国唯一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与国内其他两大大河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较晚,再加上黄河泥沙的淤积和海水倒灌,土地沙化、盐碱化现象十分严重,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生态环境很不理想,无法进行大规模、常规式开发,只能另辟新径,探索一条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己任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后来,随着时光的推移,建立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思路渐渐清晰。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便上升到国家
关键词:
高效生态 生态经济 黄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潘志强 刘高焕 王智勇 叶庆华
地处黄河三角洲的东营市共有六大农业灌区,由于黄河经常发生断流,且每年的来水量不断减少,因此,对各个灌区进行合理配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统计区域边界与灌区边界不一致,论文应用遥感作为辅助数据对统计数据进行了面插值,获得了各灌区的统计数据,然后应用经济学中边际效益原理,计算了各灌区的农业用水边际效益,从而获得了各灌区的农业用水边际效益曲线,根据边际效益曲线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各灌区的农业配水模型。该模型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较好地解决了黄河三角洲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农业配水 边际效益 面插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