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93)
- 2023(7110)
- 2022(6032)
- 2021(5339)
- 2020(4230)
- 2019(9542)
- 2018(9530)
- 2017(17320)
- 2016(9668)
- 2015(10906)
- 2014(11006)
- 2013(10929)
- 2012(10885)
- 2011(10054)
- 2010(10549)
- 2009(9666)
- 2008(9672)
- 2007(9044)
- 2006(8489)
- 2005(8264)
- 学科
- 济(45711)
- 经济(45656)
- 管理(24934)
- 业(23926)
- 地方(18315)
- 中国(18032)
- 企(17418)
- 企业(17418)
- 农(14617)
- 业经(12024)
- 地方经济(10179)
- 银(10038)
- 银行(10030)
- 农业(9987)
- 方法(9838)
- 行(9836)
- 发(9696)
- 融(9678)
- 金融(9677)
- 制(9585)
- 学(9085)
- 财(8542)
- 环境(7761)
- 贸(7603)
- 贸易(7589)
- 数学(7572)
- 数学方法(7443)
- 易(7211)
- 发展(7195)
- 展(7163)
- 机构
- 学院(138975)
- 大学(135347)
- 济(55751)
- 研究(54631)
- 经济(54303)
- 管理(47336)
- 中国(43561)
- 理学(37852)
- 理学院(37278)
- 管理学(36648)
- 管理学院(36376)
- 科学(32621)
- 京(31338)
- 所(28610)
- 财(28090)
- 江(25517)
- 中心(25306)
- 研究所(25225)
- 农(24266)
- 范(22431)
- 师范(22238)
- 州(20958)
- 北京(20920)
- 省(20074)
- 财经(19921)
- 院(19661)
- 农业(18321)
- 业大(18100)
- 经(17666)
- 师范大学(17485)
- 基金
- 项目(80932)
- 研究(63866)
- 科学(63069)
- 基金(54120)
- 家(46373)
- 国家(45850)
- 社会(38977)
- 科学基金(38610)
- 社会科(36874)
- 社会科学(36867)
- 省(34466)
- 教育(29338)
- 划(28197)
- 基金项目(27822)
- 编号(27809)
- 成果(24419)
- 发(24132)
- 自然(22306)
- 资助(21787)
- 自然科(21738)
- 自然科学(21734)
- 自然科学基金(21290)
- 课题(21196)
- 发展(19751)
- 展(19385)
- 重点(18784)
- 年(17552)
- 创(16745)
- 部(16564)
- 项目编号(16138)
共检索到248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郝雪云
自2020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把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审新发展阶段之"时",度国内外环境之"势"做出的战略抉择,它的提出既具有现实层面的必要性又具有理论层面的科学性;准确认识和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内核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以党为"舵",以企业为"桨",以乡村为"指南",形成构建主体的耦合机制融入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宏观远景。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内核要求 构建主体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全春光 方子玲 吴堪 叶欣
梳理了2018年以来国内外在冷链物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品牌、现代化协同四个方面的研究热点,并立足于新发展格局的背景,深入剖析了农产品流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的农产品流通系统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中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冷链物流效益低下、品牌竞争力不强以及现代化协同程度较低等。针对这些问题,从冷链物流系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品牌和现代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农产品流通系统的发展对策,其重点在于利用现代化技术优化协同运作体系,构建农产品流通系统的协同创新模式,以提升农产品流通的效益和服务质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娜 石冬雪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依据我国的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竞争与合作新优势的战略选择。2020年,学者们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逻辑、现实原因、历史溯源、实施路径等方面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学术界还应从强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构建,以及深入探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各领域的发展等层面加强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桑百川 鲁雁南 史瑞祯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中国"十四五"期间的重大战略选择。文章运用统计数据从贸易角度与要素角度证明中国已经形成国内大循环态势,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在短期与中长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为制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依据,澄清了把国内大循环为主与对外开放割裂开来的错误认识。筑牢新发展格局必须处理好国内大循环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坚持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双循环"发展,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优势,为打通国内大循环堵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国内大循环 对外开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祺文 蒋仁开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国家应对外部形势复杂多变、实现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空间可持续发展的蓝图和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和制度支撑。本文从贯彻国家意志、主体功能区定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塑造绿色生态空间、满足多元民生需求、构筑开放共赢型空间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服务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封安全
在贸易保护主义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世界经济发展低迷,加强地区间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应对危机和拉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方式。CPTPP是美国退出TPP后由日本主导的新贸易协定。与TPP相比,CPTPP在全球的规模和影响力有所弱化,但其仍保留了TPP大部分原始条款,依旧是高标准、高水平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CPTPP的生效对亚太区域经贸格局和中国对外经贸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如何全面、理性地认识、评价并从容应对CPTPP的高标准贸易规则十分重要。加入CPTPP有利于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但也面临知识产权、劳工规则、环境保护、数字经济领域的挑战。为此,需要加快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和贸易自由化进程,推进自由贸易区和"一带一路"建设。
关键词:
中国 CPTPP 自由贸易协定 贸易格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梁栋 吕景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1])中国式现代化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现象都必须落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亦应如此。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主要目标,当然也具有明确的空间指向,需要从空间视角对其进行阐释。在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力图阐明,城乡二元结构的消弭和经济区域协调一体化进程,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必须立足的空间路径,而国际大循环则需要实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空间战略,加之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空间路径,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张幼林 苏诚 胡靖怡
本文分析北京金融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短板,并对未来如何更好的发展提出思考。当前,北京的建设和发展站在了新起点,以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017年两次视察北京为标志,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战略方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明确。北京在疏解,北京在转型,北京整个城市在重新出发。作为北京第一大支柱产业,金融业怎么办?金融业的重新出发已刻不容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应俊惠
本文在分析上海票据市场特点基础上,阐述了进一步创新发展上海地区票据市场的必要性,提出发展上海票据市场需要解决的扩大区域市场影响力、加强票据产品信用组合、培育票据市场投资者和服务商等四方面问题,最后文章从制度、政策、工具到市场等方面提出加快上海票据市场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海票据市场 创新发展 对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蒋博 李明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这集中体现为:以深化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为逻辑导向的理论创新价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导向价值;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目标建构价值;为助力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引擎的世界引领价值。面对逆全球化浪潮兴起、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的两难局面,这一思想体系的出场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同时为全球经济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具有破除国内发展束缚与破解世界发展难题的双重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雪松
现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取得显著成效,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与此同时,贯彻新发展理念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仍需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经济发展空间大、韧性强的优势依然存在。应对三重压力,需加快推进“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效率结构”三重升级,把短期稳增长政策与长期发展战略更好地衔接起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体而言,在需求结构升级方面,要高度重视并强化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在供给结构升级方面,要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效率结构升级方面,要重点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挖掘经济增长潜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盛朝迅 周晓阳
“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激发经济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也是双循环战略在供给端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对于推进“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认识不断提升,循环体系已基本建立,循环动力与能效正稳步提升。但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金融体系服务效能有待提升、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不够均衡、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存在脱节、金融科技产业三者之间未能充分融合、区域协同与整体协同不足等问题,形成循环中的堵点痛点。论文建议多措并举,加快提升金融体系服务能力、保障科技产业金融的均衡发展、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完整转化平台,构建多层次一体化政策支持体系,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科技 产业 金融 良性循环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琼 张耀军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发展战略。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和主线,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对“发展主题”的继承与创新,是“发展主线”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2021年,国内学者围绕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客观条件与战略意义,理论内涵与核心要义,实现路径与重点举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屠新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自立自强、稳定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是未来一个时期的重要政策目标。关税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是财税政策中统筹国际国内的结合点,应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过程中找准新的定位,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关税政策 发展格局 非经济因素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肖菊 梁恒贵
"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宏观政策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从不同维度深入分析研判当前教育形势任务,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对优质公平教育的新需求,深入研究教育与国家区域经济社会的循环关系,在新发展格局中,统筹构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 教育 体系 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