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4)
- 2023(7517)
- 2022(6544)
- 2021(6403)
- 2020(5324)
- 2019(12259)
- 2018(12476)
- 2017(25452)
- 2016(13990)
- 2015(16162)
- 2014(16670)
- 2013(16533)
- 2012(15967)
- 2011(14749)
- 2010(15245)
- 2009(14758)
- 2008(15056)
- 2007(14029)
- 2006(13066)
- 2005(12267)
- 学科
- 济(57788)
- 经济(57701)
- 管理(41420)
- 业(38245)
- 企(31075)
- 企业(31075)
- 方法(23585)
- 数学(19681)
- 数学方法(19329)
- 中国(19145)
- 财(17477)
- 农(17466)
- 制(15716)
- 贸(13908)
- 贸易(13899)
- 易(13561)
- 银(13416)
- 银行(13410)
- 行(12893)
- 业经(12509)
- 学(12388)
- 策(11991)
- 融(11688)
- 金融(11687)
- 理论(11369)
- 税(10492)
- 农业(10476)
- 税收(9893)
- 收(9814)
- 地方(9662)
- 机构
- 大学(212261)
- 学院(211711)
- 济(91991)
- 经济(89830)
- 管理(78382)
- 研究(72507)
- 理学(64767)
- 理学院(64088)
- 管理学(63117)
- 管理学院(62704)
- 中国(60604)
- 财(50261)
- 京(45643)
- 科学(39124)
- 财经(37648)
- 所(37263)
- 江(34074)
- 经(33696)
- 中心(33297)
- 研究所(32346)
- 北京(30517)
- 范(28953)
- 师范(28749)
- 经济学(28744)
- 农(27904)
- 州(27835)
- 财经大学(27532)
- 经济学院(25646)
- 院(25326)
- 业大(23767)
- 基金
- 项目(117214)
- 研究(93653)
- 科学(91444)
- 基金(82560)
- 家(68812)
- 国家(68161)
- 社会(57945)
- 科学基金(57535)
- 社会科(54663)
- 社会科学(54649)
- 省(44687)
- 教育(44326)
- 基金项目(41395)
- 编号(40899)
- 划(38073)
- 成果(37588)
- 资助(36432)
- 自然(33506)
- 自然科(32623)
- 自然科学(32615)
- 自然科学基金(32012)
- 课题(29142)
- 部(27582)
- 重点(26165)
- 性(25603)
- 发(25336)
- 项目编号(25089)
- 年(24192)
- 教育部(24148)
- 创(23485)
共检索到349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林宝清
关于构建我国货币政策理论框架的若干问题──从凯氏主义与货币主义比较谈起厦门大学财金系博士林宝清货币政策是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中央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增长是当今奉行市场经济国家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宝清
构建我国货币政策理论框架的若干问题厦门大学财金系林宝清货币政策是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中央银行法》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稳定是当今奉行市场经济国家所孜孜以求的政策目标,然而,达到这一目标的货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驻马店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危机以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与经济体非常规手段货币政策的操作使用高度频繁。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作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思路比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更加突出;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较信贷传导渠道更为畅通。根据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发展困境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需要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发展思路,构建多目标广义货币政策框架,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营造良好货币政策传导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货币政策框架 金融市场 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驻马店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危机以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与经济体非常规手段货币政策的操作使用高度频繁。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作为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的思路比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更加突出;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较信贷传导渠道更为畅通。根据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发展困境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需要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发展思路,构建多目标广义货币政策框架,完善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营造良好货币政策传导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货币政策框架 金融市场 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根有
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一些基本要点之后 ,系统回顾了 1 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防止通货紧缩的全部历史过程 ,并就未来五年中国货币政策和金融体制面临的九个重大问题简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中国货币政策 理论 实践 展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永善 高洁
近年来,在比特币和Libra的冲击下,多国中央银行开始研发央行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必然对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框架产生重要影响,也直接关系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对经济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数字货币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分析,结合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内涵,从货币政策的工具体系、目标体系及传导机制三个层面,探讨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影响。本文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尽管会对货币政策框架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总体有助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升,并提出了要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积极发挥利率机制的作用、切实注重价格型调控、持续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努力加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联动效应等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玉全 万红 刘柏宏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及货币政策框架由数量型向价格数量型并重转型,当前我国急需尽快培育有效的基准利率,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中构建的基准利率,必须是一个包含长短期利率的组合基准利率体系;我国货币市场利率虽然还不完全具备基准利率的要素,但是在基准利率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当前我们可以7天回购作为政策利率、以Shibor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同时,应加快完善市场和政策环境以培育Shibor的基准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框架转型 Shibor 回购利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宪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是货币政策经由何种渠道影响真实经济社会的过程。它既是货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各国货币当局无法回避的重大实践问题。本文在对被西方理论界誉为经典的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理论进行考察的基础上 ,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旨在为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取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凯恩斯 货币政策传导理论 利率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平
货币政策规则是中央银行为了保持通货膨胀和产出稳定并使经济更快发展所使用的货币政策的指导原则。目前,通行于各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规则主要有利率规则和货币供应量规则。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已逐渐从货币供应量规则过渡到利率规则,而在我国不管是应用方面还是理论研究方面,对于哪一个货币政策规则更适合我国始终都还没有定论。因此,本文试图在DSGE模型的框架下,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规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相比于货币供应量规则,利率规则下:(1)货币政策更有效;(2)技术冲击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和产出波动更小;(3)技术冲击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更短暂。因此,研究得出,我国更适合使用利率的货币政策规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伟 李连发
本文通过尝试不同效用函数下的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模型,发现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框架内一些重要经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得出对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目标的政策建议。我们发现,在金融危机后内外部环境的制约下,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短期内宜使产出缺口目标的权重大于通胀目标的权重。为缩小产出缺口,我国货币政策当前的现实选择应是在保持货币信贷稳步增长的情况下,加强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支持力度,使实体经济部门对货币信贷的需求增加。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产出缺口 通货膨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方乐 应宜逊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名义上虽已“单一” ,实际上仍为“多重” ,应当从速纠正。因为 ,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需要完善三个机制 :技术进步、维护适度社会公平、货币总量调控。前两者的缺陷是货币政策所无能为力的。当前应在合理定位货币政策作用的前提下完善中介目标。从实际国情出发 ,中介目标应是一个体系 ,其中核心是保持M1 GDP和M0 GDP的基本稳定。当前货币进入实质经济的渠道不顺畅 ,应当针对成因并以加速改革为核心采取综合措施。主要是 :加速“微观基础再造” ,消除“软约束” ,完善市场主体 ;协同推进利率与汇率的市场化 ;发展货币市场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与公开市场业务 ;规范股票市场 ...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问题 思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邵立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货币政策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在综合了凯恩斯主义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成果,并吸收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经验之后,已逐步发展为当前货币政策分析的主流框架。然而,该理论框架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完美之处,并且在预防和应对本次金融危机方面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凯恩斯主义框架的基本理论模型,而后总结了其给出的全新政策涵义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指出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建堂
改革以来,随着具有很强产品经济和自然经济特点的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深化,货币、特别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成为人们用来观测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物价变动近年来并不存在确定的正相关关系,于是如何认识货币与物价的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能否成为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准确指标,就成为我国金融界和经济理论界关心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不揣冒昧,就上述问题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卓鹏 宋文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