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6)
2023(8024)
2022(6627)
2021(6044)
2020(4987)
2019(10722)
2018(10300)
2017(19420)
2016(10449)
2015(11577)
2014(11433)
2013(11193)
2012(10530)
2011(9508)
2010(10070)
2009(9796)
2008(8638)
2007(8022)
2006(7499)
2005(7117)
作者
(29888)
(24546)
(24406)
(23382)
(15333)
(11826)
(11232)
(9416)
(9284)
(8747)
(8446)
(8397)
(7815)
(7795)
(7777)
(7542)
(7293)
(7201)
(6974)
(6910)
(6362)
(5919)
(5873)
(5622)
(5595)
(5546)
(5479)
(5417)
(5007)
(4890)
学科
(43355)
经济(43314)
管理(33296)
(27117)
(25215)
金融(25212)
(23012)
银行(23008)
(22414)
(22383)
企业(22383)
中国(19650)
地方(17403)
环境(15773)
方法(13198)
(13059)
(13022)
(12163)
数学(11082)
中国金融(10963)
数学方法(10941)
业经(10688)
(10364)
农业(9219)
地方经济(9022)
(8738)
(8457)
财务(8437)
财务管理(8419)
企业财务(8089)
机构
学院(144097)
大学(140679)
(58505)
经济(57003)
管理(52039)
研究(49883)
中国(46078)
理学(43229)
理学院(42724)
管理学(41998)
管理学院(41749)
(30115)
科学(29935)
(29920)
中心(26142)
(24746)
(24446)
财经(22745)
研究所(22192)
(22039)
(20336)
(20307)
(20300)
师范(20149)
(19634)
北京(19170)
银行(18988)
业大(18553)
经济学(18448)
(18375)
基金
项目(94212)
科学(74537)
研究(72278)
基金(66892)
(57397)
国家(56880)
科学基金(49229)
社会(46724)
社会科(44393)
社会科学(44380)
(38903)
基金项目(35275)
教育(31822)
(31771)
编号(30015)
自然(29384)
自然科(28518)
自然科学(28512)
自然科学基金(27934)
资助(26384)
成果(24683)
(22495)
重点(21962)
课题(21193)
(20030)
国家社会(19614)
(19522)
创新(18754)
发展(18551)
(18246)
期刊
(69964)
经济(69964)
研究(45508)
中国(33782)
(31449)
金融(31449)
(23687)
(20425)
学报(19666)
科学(18618)
管理(18003)
教育(17058)
大学(14858)
学学(13853)
农业(12431)
技术(11650)
业经(11535)
财经(11157)
经济研究(9982)
(9561)
资源(9103)
问题(8748)
图书(8646)
理论(7577)
(6990)
论坛(6990)
实践(6919)
(6919)
统计(6532)
(6518)
共检索到236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姚正旺  
一、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信用环境的治理力度不大,影响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进程。一是企业逃废债现象严重。近年来,企业借改制之机行逃废债务的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金融机构深化改革成为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后,原企业(国有)向金融机构(国有)借款融资受到限制,银企关系趋于紧张,地方政府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推波助澜,使社会信用关系进一步恶化。据统计,2002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舒宁  刘艳兰  李永平  
文章就县域外汇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对政府有关部门、外汇业务指定银行及相关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了调整,并对如何改善县域外汇金融生态提出了解决方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松阁   陈晓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小琼  
金融生态概念自提出后,引起金融理论界和金融实践工作者的热切关注。笔者对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有精彩论述。并指出在金融生态链中,法治环境是根本,制度环境是保障,信用环境是基础,三者缺一不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咸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蔡志雄  
司法环境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部分县城地区仍然存在司法不公和司法干预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亟待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任亚军  
当前,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尽人意,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大量存在,金融业发展的法律环境、诚信环境、企业制度、行政制度都亟待改进和完善,如何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生态,对促进金融经济的和谐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金香  
在新形势下,基层中央银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共兴共荣,和谐发展。最近我支行调研组走访了部分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及个人,对余杭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了专题调研。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雷永健  张晓燕  
建立一套客观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测评指标体系,有利于增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本文以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为基础,对建立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若干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构建了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逻辑结构,提出了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操作思路。最后,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成都市区县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测评和检验,验证了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理论联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新耀  
构建和谐金融是落实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阐释了和谐金融的内涵,指出了当前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进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德阳市中心支行  绵竹市支行联合课题组  杨道法  陈小平  杨天华  
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金融健康发展和协调运行,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规范各社会经济主体经营行为,培植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金融结构,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中国人民银行德阳市中心支行与所辖绵竹市支行组成联合课题组,在精心设计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体系”)的基础上,组织有关金融科研与业务骨干力量,对“体系”进行了反复测试、验证和系统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海燕  张学雷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不仅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运行和企业发展的走势,而且直接影响着广大城乡居民的生活。为此,构建和谐社会,从金融角度来说,就是要构建和谐金融。而和谐金融的构建,离不开和谐金融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荆门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义杰  李桂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