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5)
2023(11269)
2022(8973)
2021(8123)
2020(6568)
2019(14558)
2018(14720)
2017(27309)
2016(15272)
2015(17201)
2014(17624)
2013(17194)
2012(15552)
2011(13907)
2010(14448)
2009(13063)
2008(13385)
2007(12636)
2006(11460)
2005(10605)
作者
(44126)
(36968)
(36235)
(34670)
(23017)
(17609)
(16785)
(14169)
(14097)
(13477)
(12551)
(12338)
(11808)
(11586)
(11304)
(11276)
(11110)
(10707)
(10704)
(10605)
(9359)
(9173)
(8966)
(8674)
(8628)
(8416)
(8180)
(8124)
(7570)
(7347)
学科
(58299)
经济(58239)
(52300)
(45750)
管理(44870)
(32208)
企业(32208)
农业(30297)
业经(21175)
中国(19243)
(18363)
(17306)
方法(17163)
数学(13741)
数学方法(13536)
(13405)
银行(13390)
地方(13124)
(12739)
(12436)
财务(12402)
财务管理(12357)
(12336)
(12061)
企业财务(11748)
(11315)
贸易(11299)
(11120)
金融(11118)
理论(11055)
机构
学院(215600)
大学(208356)
(82832)
管理(81032)
经济(80816)
研究(70120)
理学(67741)
理学院(67108)
管理学(65952)
管理学院(65575)
中国(59269)
(55022)
(44456)
科学(42190)
农业(41906)
(41125)
业大(37275)
(36750)
中心(36014)
(35920)
研究所(31642)
财经(30777)
(29583)
(28204)
师范(27891)
(27630)
北京(27450)
(26722)
农业大学(25623)
技术(24801)
基金
项目(134693)
研究(104917)
科学(104265)
基金(93344)
(80626)
国家(79779)
科学基金(68068)
社会(64313)
社会科(60356)
社会科学(60341)
(56144)
基金项目(49125)
编号(48034)
教育(47347)
(44565)
自然(41409)
自然科(40406)
自然科学(40400)
成果(40119)
自然科学基金(39667)
资助(36563)
课题(31549)
(30852)
(30139)
重点(30078)
(28832)
(27684)
(27367)
项目编号(26976)
(26667)
期刊
(104799)
经济(104799)
研究(62433)
(59614)
中国(53651)
农业(39910)
(34634)
学报(34227)
科学(29247)
教育(28486)
(27599)
金融(27599)
管理(26866)
大学(26299)
学学(24396)
业经(24039)
技术(20353)
(19762)
图书(15886)
问题(14829)
农村(14557)
(14557)
财经(14489)
农业经济(14102)
经济研究(13591)
(13165)
(12378)
世界(11534)
书馆(11228)
图书馆(11228)
共检索到348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萍  鲁德银  
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构建农产品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有力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的功能、结构和目前构建平台的障碍,并从标准基地建设、信息化体系建设、监管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农产品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的基本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付杨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技术可以为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的整个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监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上的保障。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的问题,并探究了国内外在信息化背景下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模式的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构建的基本设想,并分析了可能面临的挑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杨  陈之荣  
随着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实施涉农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满足人们基本健康需求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围绕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控系统的目标定位,主要探讨现有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控系统的问题,以及如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控系统,并给出完善农产品安全信息监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敏  张社梅  杨锦秀  
本文发展了食品信任的理论内涵,结合社交平台嵌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特点.搭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信任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并借助农户采取微信营销实现生产经营转型和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分析从微观经营主体角度绿色生产转型的真正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发现:(1)提升农产品质量的真正困境是优质优价机制失灵和农消信任缺失,市场端的优质不优价和对立隔绝的"生产—消费"关系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障碍。(2)社交平台通过充当科学技术媒介、信息交互场所以及人际运作场域三种方式嵌入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嵌入方式由结构嵌入、认知嵌入向关系嵌入逐渐演进。(3)社交平台嵌入背景下,农户可通过引入规则、公开信息以及关系运作等方式与消费者建立制度信任、认知信任和人际信任,信任机制与嵌入过程存在着递进演化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存慧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愈发重视。由于治理手段的欠缺,目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仍面临许多问题,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近日肖湘雄教授所著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研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共治机制研究"的成果。该书主要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发展阶段、多元主体治理现状、国内外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利平  蒋勇  
现代信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监控中的应用日益成熟,并为质量问题的溯源追责提供了有效路径。借鉴物联网关键技术在食品产业链质量监控的研究与实践,本文从产品质量安全视角对大宗农产品产业链结构深入剖析,运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原理分析认知了大宗农产品产业链中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关键控制点及潜在危害,设计了大宗农产品产业链质量安全监控的物联网技术宏观框架和微观系统,并构建了相应的安全监控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静茹  韩丹  阮荣平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应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中1461个家庭农场的追踪面板数据,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推进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化对家庭农场进行质量认证及进行认证的个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家庭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主要通过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方面,信息化通过破解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技术约束,降低技术成本,为农产品质量认证提供内在推力;另一方面,信息化通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破销售市场狭窄的困境,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为农产品质量认证行为提供外在拉力。据此,提出继续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普及速度,提高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信息化对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静茹  韩丹  阮荣平  
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背景下应该回答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中1461个家庭农场的追踪面板数据,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推进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运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家庭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信息化对家庭农场进行质量认证及进行认证的个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家庭农场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主要通过内部推力和外部拉力两条途径来实现:一方面,信息化通过破解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技术约束,降低技术成本,为农产品质量认证提供内在推力;另一方面,信息化通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破销售市场狭窄的困境,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为农产品质量认证行为提供外在拉力。据此,提出继续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普及速度,提高农户信息获取能力和应用能力,强化信息化对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冬梅  雷玲  
本文分析了农资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提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和构成内容,最后提出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建设中应处于主导地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忠斌  文晓国  李军明  
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有多种途径,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建设是重要路径之一,而要真正做到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民增收,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文章基于农业信息化视角,对农产品质量及对农民收益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及实证分析,得到一些重要的结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宏霞  荣帅  杨皎平  
当前我国网购产品的质量问题颇受诟病,网购平台企业作为网购市场的关键主体,应承担网购产品质量监控的主要责任。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分析了网购平台企业对在线卖方的价格决策行为,尚未探讨平台企业对在线卖方产品质量的监控行为。笔者把网购平台企业之间对双边用户群体的竞争区分为竞争深度和竞争广度,在Hotelling模型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监控决策变量;然后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分析了网购平台企业面临双边用户不同归属情境时,平台企业间的竞争深度和竞争广度对平台企业的网购产品质量监控力度的影响,为研究网购平台企业的产品质量监控行为提供了新视角。笔者认为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平台企业间对在线消费者的竞争深度、降低平台企业间对在线卖方的竞争广度有助于提高网购平台企业对产品的质量监控力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宏霞  荣帅  杨皎平  
当前我国网购产品的质量问题颇受诟病,网购平台企业作为网购市场的关键主体,应承担网购产品质量监控的主要责任。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分析了网购平台企业对在线卖方的价格决策行为,尚未探讨平台企业对在线卖方产品质量的监控行为。笔者把网购平台企业之间对双边用户群体的竞争区分为竞争深度和竞争广度,在Hotelling模型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监控决策变量;然后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分析了网购平台企业面临双边用户不同归属情境时,平台企业间的竞争深度和竞争广度对平台企业的网购产品质量监控力度的影响,为研究网购平台企业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汇才  
现阶段中国农产品质量不容乐观,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在农产品安全市场上,市场失灵问题大量存在,信息不对称是主要原因所在。以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拟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阐述其主要表现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缓解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少军  樊红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已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全球性重大的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文章运用现代信息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研究信息不对称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以及解决的途径,并探讨了农产品认证作为解决市场中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措施的优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鲁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