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32)
- 2023(3278)
- 2022(2980)
- 2021(2675)
- 2020(2362)
- 2019(5332)
- 2018(5365)
- 2017(9532)
- 2016(5305)
- 2015(6276)
- 2014(6390)
- 2013(6263)
- 2012(6265)
- 2011(5660)
- 2010(5963)
- 2009(5541)
- 2008(5688)
- 2007(5336)
- 2006(4988)
- 2005(4775)
- 学科
- 济(21524)
- 经济(21497)
- 贸(16349)
- 贸易(16338)
- 易(15806)
- 管理(13406)
- 业(10728)
- 企(8557)
- 企业(8557)
- 方法(7598)
- 地方(7540)
- 农(6629)
- 中国(6316)
- 出(5819)
- 数学(5601)
- 关系(5542)
- 数学方法(5495)
- 口(5175)
- 出口(5173)
- 出口贸易(5173)
- 学(5131)
- 制(5130)
- 财(4848)
- 理论(4643)
- 业经(4615)
- 银(4039)
- 银行(4038)
- 行(3901)
- 农业(3750)
- 国际(3727)
- 机构
- 学院(77756)
- 大学(76417)
- 济(33176)
- 经济(32390)
- 研究(28937)
- 管理(25163)
- 中国(22284)
- 理学(20064)
- 理学院(19815)
- 管理学(19432)
- 管理学院(19295)
- 京(16709)
- 科学(16547)
- 财(16067)
- 所(14797)
- 江(14542)
- 中心(13648)
- 研究所(13012)
- 农(12566)
- 财经(11691)
- 州(11569)
- 范(11482)
- 师范(11412)
- 北京(10936)
- 贸(10813)
- 院(10723)
- 省(10508)
- 经(10260)
- 业大(10066)
- 经济学(9886)
- 基金
- 项目(45478)
- 研究(35581)
- 科学(34220)
- 基金(30489)
- 家(26420)
- 国家(26178)
- 社会(21208)
- 科学基金(21145)
- 社会科(20057)
- 社会科学(20052)
- 省(18123)
- 教育(16576)
- 编号(15877)
- 基金项目(15502)
- 划(15213)
- 成果(13958)
- 资助(12976)
- 自然(12491)
- 自然科(12080)
- 自然科学(12075)
- 自然科学基金(11800)
- 课题(11592)
- 重点(10543)
- 发(10359)
- 部(9736)
- 年(9715)
- 性(9304)
- 项目编号(9023)
- 创(8968)
- 大学(8732)
共检索到137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炳良
学术界有关中俄自由贸易区的相关探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笔者认为,基于目前中俄经济发展与双边合作的势头,有必要着手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不断创新经贸合作模式,以便双方寻找新的合作机会和经济增长点,进一步深化两国的双边合作。
关键词:
构建 中俄自由贸易区 思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新生
全球经济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合作作为一种有效解决各种经济贸易摩擦和矛盾并被WTO规则所确认的发展模式正在世界范围内全面推进。寻找东亚区域内各经济体合作的基础,确立符合东亚经济发展目标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尽快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将为亚洲乃至与世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实现产生深刻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向洁 何伦志 胡青江
自"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探索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我国与中亚国家区域合作的新模式就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为取得与中亚地区区域合作新突破,应从国家战略高度构建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为此,文章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框架,在对当前建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存在的理论争议分析基础上得出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可行的,重点探讨构建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的可预期效益,并提出若干有助于推进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思路构想与具体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光辉 林埜垚
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西南先导区构建的必要性,以及现今在西南先导区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可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西南先导区的构建和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使今后大西南先导区能够持续且健康的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芳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开始着手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本文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作经验,探讨了构建中印自由贸易区的相关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珊珊 邱嘉锋
中日、韩日之间的领土争端和政治历史等原因,使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与此同时,中韩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进展顺利。因此,在东亚优先构建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是达成中韩双方政治经济利益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东亚 优先构建 FTA 原因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欢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虽已正式启动,但在实施进程中仍存在不少变数和问题。因此,协调好与东盟不同层次国家的经济关系,求同存异,分阶段、全方位地推进经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毋庸置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前景必将呈现双赢,或多赢局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袁长军
在2011年5月于日本东京的中日韩三国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中,明确表示三国将加快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进程,建立中日韩自由区贸易是充分发挥三国比较优势,挖掘贸易增长潜力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也是中日韩三国产业界的共同愿望。目前,三国间的贸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项义军 赵阳阳
俄罗斯不仅与中国同为"金砖五国"成员国,还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沿线国。通过创建中俄自由贸易区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不仅具有坚实的经贸基础和独特的地缘优势,而且具有良好的政治关系保障。自贸区的建立将产生较为显著的贸易效应,实证表明关税总水平降低1个百分点将导致中俄双边贸易额增加0.56个单位。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俄双边自由贸易区 贸易效应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明昊 吴丹
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国土毗连,经济结构具有较强互补性,近年来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但三国整体贸易规模偏低,结构较为单一。"一带一路"建设为中俄蒙三国深化经贸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中俄蒙三国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强三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改善现有经济合作机制和贸易结构,推动中俄蒙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俄蒙自由贸易区 边境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硕颖 张唯劼
随着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迅猛发展,各国经济相互合作和融合的程度大大增强。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尤其是中韩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日益密切,加快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呼声不断涌现。文章以中韩两国的货物贸易为研究基础,运用相关模型和指标分别就中韩两国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后可能产生的贸易效应以及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构建中韩自由贸易区对于增加两国福利、优化两国产业结构以及平衡两国国际收支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中韩两国具有广阔的经贸合作前景。
关键词:
双边自由贸易区 引力模型 产业内贸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妍
2002年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计划如今已经进入了第三年,云南、广西两省作为我国同东盟相邻的省区在这一进程中不断发挥出地理位置的优势,两省的边境贸易也随之提升到了最前沿的位置。在此时代背景下,云南、广西的边境贸易在自由贸易区构建过程中面临了新的挑战,对此, 应采取一系列应对对策。
关键词:
边境贸易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滇桂边贸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军华
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原产地规则包括原产地标准、累积规则、微小加工等内容。中国自贸区原产地标准涉及完全获得标准、税目改变标准、区域价值成分标准、加工工序标准和混合标准。对多年来的自贸区原产地规则谈判工作进行总结和思考,可以为新阶段自贸区原产地规则谈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有利于进一步做好自贸区框架下的原产地规则谈判工作,维护好农业利益。
关键词:
自贸区 原产地规则 谈判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晓萍
建立两岸四地自由贸易区,对内相互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对外仍保留各自独立的贸易政策,此机制既能体现“一国四席”的特殊关系,又符合WTO基本规则,有利于提升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作用。当然,建立两岸四地的自由贸易区会遇到的政治、经济、技术等障碍和困难,但法律问题是首要的,它是自由贸易区的制度保障。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和“政经分离”的原则,采取灵活的措施逐渐推进,制定好自由贸易区内的贸易协定和相关法律,修改与自由贸易区发展不相协调的法律,就能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扫清法律制度上的障碍。
关键词:
两岸四地 自由贸易区 WTO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