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923)
2022(2553)
2021(2346)
2020(2040)
2019(4571)
2018(4632)
2017(8891)
2016(4942)
2015(5872)
2014(6071)
2013(6217)
2012(6134)
2011(5334)
2010(5568)
2009(5220)
2008(5567)
2007(5309)
2006(5028)
2005(4962)
2004(4599)
作者
(16405)
(13425)
(13370)
(12968)
(8617)
(6404)
(6096)
(5300)
(5067)
(5041)
(4680)
(4606)
(4465)
(4336)
(4300)
(4214)
(4143)
(4038)
(3973)
(3792)
(3695)
(3372)
(3365)
(3161)
(3147)
(3136)
(2975)
(2915)
(2844)
(2835)
学科
(22821)
经济(22775)
(21232)
管理(20645)
(17899)
企业(17899)
技术(11219)
方法(8684)
(7340)
数学(7196)
数学方法(7051)
(6701)
中国(6514)
技术管理(6044)
(5756)
业经(5428)
农业(4932)
(4564)
(4331)
贸易(4328)
(4277)
财务(4253)
财务管理(4238)
(4221)
(4119)
银行(4112)
企业财务(3999)
理论(3973)
(3889)
地方(3789)
机构
学院(79493)
大学(79043)
(34906)
经济(34058)
管理(30535)
研究(28366)
理学(24598)
理学院(24365)
管理学(23987)
管理学院(23833)
中国(23314)
(17897)
(16894)
科学(16339)
(15552)
(14562)
研究所(13313)
中心(13253)
(12799)
财经(12308)
北京(12149)
(11261)
(10967)
(10920)
业大(10889)
(10337)
师范(10270)
技术(10075)
经济学(10027)
(9825)
基金
项目(44276)
科学(34586)
研究(34370)
基金(30747)
(26431)
国家(26204)
科学基金(22116)
社会(21275)
社会科(20160)
社会科学(20151)
(18000)
基金项目(15863)
教育(15702)
(14601)
编号(14234)
自然(13407)
自然科(13095)
自然科学(13094)
资助(13055)
自然科学基金(12845)
成果(12194)
课题(10360)
重点(10119)
(10077)
(9951)
(9799)
创新(9267)
(8705)
(8652)
国家社会(8593)
期刊
(46234)
经济(46234)
研究(28544)
中国(20180)
(14372)
管理(13344)
(12438)
技术(11436)
教育(10738)
科学(10650)
学报(10123)
(9453)
金融(9453)
农业(8126)
大学(7831)
业经(7297)
学学(7156)
技术经济(7140)
财经(6759)
问题(6249)
经济研究(6112)
(5889)
(5459)
论坛(5459)
科技(5144)
(5062)
图书(4381)
国际(4248)
会计(4141)
理论(4111)
共检索到140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旭光  
技术引进无论对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有节省技术研制费用、缩短研制时间、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增强竞争能力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总体看,技术引进的效果是明显的,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由于技术商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经济体制和管理上的不相适应,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文结合机电工业的技术引进实践,从效益角度谈谈技术引进问题。一、技术引进促进了机电工业的发展1.大大提高了现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洁琼  张乃书  汪少华  陈锡林  
一、安徽省工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的现状与问题安徽省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已逐步建立起两万多个工交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85亿多元。这些企业是我省振兴经济、实现四化的主体力量。然而,由于过去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重基建轻技改,重外延轻内涵,致使大多数企业的技术装备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这主要表现在:1、设备陈旧。据了解,我省拥有三万多台机床,大部分是结构陈旧、性能很差的通用机床,半数以上要报废或降级使用。国营企业有一半以上的固定资产服役达十年,设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少平  
一、技术引进的概念分歧及其分析要搞好技术引进工作,首先要统一认识。但目前对技术引进的概念尚存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引进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专利许可证交易进行技术转让,单纯机器设备的进口不属于技术引进。另一种意见认为:无形的生产技术知识的购买与有形的、凝结着先进技术的机器设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姜桂艳  张少杰  刘子文  
我国机电工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及其与资金量关系的研究姜桂艳,张少杰,刘子文衡量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就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经济数学方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精因素中,把技术进步的作用分离出来,并给予定量估价。其结果既可用于经济分析,也可作为决策部门制定...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闻雯  胡登峰  胡成宝  
针对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关系结论的不一致,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选取1999—2008年工业统计数据从定量角度检验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技术引进不是技术进步的直接原因,技术进步对技术引进有促进作用;运用Engle-Granger协整关系检验法实证检验,得出技术引进与我国工业技术进步之间没有长期共同发展趋势的结论。技术进步刺激国家引进技术,就长期发展而言,应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提高技术进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鲍克  白以言  
一、概述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是"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这一工作取得更大的技术、经济、社会效益,需要对技术引进的战略、政策、体制、模式和方法等,进行系统的、综合的软科学研究,做出定性的和定量的评价。我国自1979年以来,技术引进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关于技术引进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课题。综合近年来技术引进问题的研究状况,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钟慧中  
“八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技术引进工作新的发展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应当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以利于我国到本世纪末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德学  李凯  郁培丽  
沈阳市“八五”技术引进经济效益分析刘德学李凯郁培丽(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引进技术给沈阳市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八五”期间,沈阳市技术引进项目共投产130项,其投资总额为28.8亿元,总用汇为2.23亿美元,分别占全部项目的56.25%、50.26%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江海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开展了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技术引进,有的国家取得了很大成就,迅速发展了本国经济,增强了技术实力,如日本、巴西、南朝鲜等。但许多国家花费了高昂的代价引进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没有发挥良好效果,反而往往因重复引进导致生产能力过剩,或与国内产业不配套使引进技术设备大量闲置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敏  
1979年以来,技术引进工作作为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1979年到1985年上半年,我国除了用外资出口换汇购进价值若干亿美元的技术设备外,还对外签订了200多亿美元的使用外资协议(不包括用于支付1978年进口22项成套设备而向境外银行借用的现汇75.6亿美元),其中借用贷款101.4亿美元,吸收直接投资107.6亿美元。整个技术引进工作从整体上来说是健康的、有效的。为把今后的技术引进工作做好,根据这几年的经验和教训,有几个问题值得提出研究,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小伟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85年由国务院颁布实施以来,为我国的技术引进工作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实践中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岳厚斌  
在考察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益时,应突出宏观的、长远的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突出技术引进的主要作用和潜在使用价值,即引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陵  
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则主要来源于国内自主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要使技术引进成为摆脱目前经济困境的手段和经济长期有效发展的源泉,就不仅要正确理解技术引进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技术引进的运行规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司春林  
当今世界,国家或地区之间技术转移日益频繁,规模日益扩大。对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国外技术,已成为实现工业化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国外技术,并加以吸收,消化以至改进,目的也是为了摆脱许多产业技术落后的状况,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同样是引进和利用国外技术,情况都可能各有不同。造成不同效果的某些原因,可以结合技术转移与学习过程来加以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顾秀莲  
“七五”期间,我国化学工业技术进步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促进了生产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八五”期间,化学工业结构调整面临着十分繁重的任务。为此,必须围绕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大力推进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从现在起,要认真编制好化学工业技术改造的三年规划;加速技术开发,提高企业技术改造的起点;坚持“规模经济”原则,搞好重点骨干项目的技术改造,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不断优化技术改造方案;同时,要加强行业管理,搞好宏观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