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440)
- 2022(2213)
- 2021(2024)
- 2020(1968)
- 2019(4487)
- 2018(4366)
- 2017(8294)
- 2016(4791)
- 2015(5382)
- 2014(5565)
- 2013(5645)
- 2012(5385)
- 2011(4504)
- 2010(4976)
- 2009(4964)
- 2008(5669)
- 2007(5172)
- 2006(4857)
- 2005(4704)
- 2004(4131)
- 学科
- 管理(18564)
- 济(18413)
- 经济(18385)
- 业(17561)
- 企(15994)
- 企业(15994)
- 财(12247)
- 务(10000)
- 财务(9994)
- 财务管理(9978)
- 企业财务(9421)
- 方法(7772)
- 数学(6605)
- 数学方法(6523)
- 制(5284)
- 中国(4658)
- 学(4535)
- 银(4262)
- 银行(4258)
- 农(4019)
- 会计(3887)
- 行(3688)
- 融(3539)
- 金融(3539)
- 业经(3303)
- 税(3230)
- 体(3217)
- 理论(3173)
- 地方(3121)
- 税收(2987)
- 机构
- 大学(68481)
- 学院(68075)
- 济(27116)
- 经济(26370)
- 管理(24914)
- 财(21185)
- 研究(20568)
- 理学(20200)
- 理学院(20012)
- 管理学(19657)
- 管理学院(19534)
- 中国(19169)
- 京(14621)
- 财经(14560)
- 江(13450)
- 经(12769)
- 所(11166)
- 会计(10872)
- 科学(10640)
- 中心(10516)
- 财经大学(10315)
- 州(10291)
- 北京(9638)
- 省(9239)
- 农(8758)
- 研究所(8756)
- 商学(7925)
- 商学院(7881)
- 系(7832)
- 范(7675)
- 基金
- 项目(33863)
- 科学(26120)
- 研究(25616)
- 基金(24489)
- 家(20399)
- 国家(20171)
- 科学基金(17654)
- 社会(15700)
- 社会科(14894)
- 社会科学(14890)
- 省(12714)
- 教育(12587)
- 基金项目(12468)
- 自然(11523)
- 自然科(11268)
- 自然科学(11266)
- 资助(11146)
- 自然科学基金(11075)
- 编号(10910)
- 成果(10669)
- 划(10523)
- 性(8059)
- 部(7993)
- 课题(7702)
- 重点(7398)
- 项目编号(7371)
- 教育部(7128)
- 人文(6981)
- 大学(6956)
- 阶(6924)
共检索到125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璇 赵明锋
为弥补〔2014〕14号文印发的第2号准则中关于"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存在的不足,财政部进一步修改、发布、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为弥补投资方净损失的会计处理规定,净利润或其他综合收益属于投资方后期实现的被增加在了新准则中,但并没有按照类型区分长期股权投资的明细账户,也未就投资方分担其他综合收益和净亏损的顺序及步骤等系列相关问题进行明确。本文以准则为切入点,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结合,提出按类型、分步骤对被投资方存在亏损情况下的投资方未确认投资净损失进行会计处理,寻求理论与实务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
长期股权投资 其他综合收益 未确认净损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荣静
作为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核算方法,权益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重难点问题,尤其是投资净损失的会计处理问题。虽然2017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对相关会计处理进行了明确规定,但是相关规定仍无法涵盖各种复杂的情形,而且对未确认投资净损失弥补的会计处理方法也未进行明确指引。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在对相关会计准则进行详细解读的基础上,从权益法视角出发,结合实例具体探讨收益总额小于或等于损失总额和收益总额大于损失总额两种情况下未确认投资净损失弥补的会计处理方法,并尝试从会计准则完善、会计人员技能和监管三个方面思考带来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荣树新
以权益法核算原则为基准,结合《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对权益法下投资净损失会计处理提出新处理方法:分类分步分担被投资单位净亏损和其他综合收益减少净额;分类分步弥补投资净损失;恢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时,以原投资成本为限优先恢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账户,若有剩余,则剩余部分记入"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账户。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沈洁
财政部于2017年6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拟解决权益法下其他综合收益对未确认投资净损失的核算影响。由于目前对其他综合收益的性质存在不同理解,本文基于具体案例,结合解释第9号的处理原则,分析不同理解可能导致的实务问题,探索未来可能的核算方法。
关键词:
未确认投资净损失 其他综合收益 权益调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邢明娟 卢有杰
文章建立了我国现行土地转用制度的社会净损失模型。首先建立以完全竞争和平等交易为特征的土地转用理想市场模型,根据开发商需求曲线与农民供给曲线得出土地转用的理想市场均衡价格;然后根据地方政府官员与开发商的行为模式分析实际土地转用中价格与交易数量的决定。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社会净损失,包括:可能存在的寻租行为导致开发商无效利用土地造成的社会损失、地方政府参与土地转用交易造成的社会损失、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引发的社会矛盾和潜在的暴力冲突造成的社会损失。最后提出改革现行土地转用制度的意义。
关键词:
土地转用 制度 社会净损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智英
我国于2007年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财务会计领域有新的调整和变化,但是成本会计领域更新较慢,为此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做法。目前我国对于"废品损失"的处理是计入产品成本,而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的处理则完全不同,将废品损失进一步细化为正常损失和非正常损失、非正常利得,区别情况进行处理,或者影响损益或者影响成本。本文通过给出案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揭示"废品损失"不同处理对企业损益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华江 卜华
按现行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的规定,债务重组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会因以前年度计提坏账准备金额不同而导致会计处理的结果不同。债务重组是企业特殊情况下产生的业务,账务处理应反映这一特殊情况下的真实损失,应将原来计提的坏账准备冲销,而且对该损失进行追溯调整至上年末前。
关键词:
债务重组 损失 追溯调整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贺德华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下,企业已确认未实现利得与损失分别列报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使得企业业绩信息缺乏完整性、清晰性和及时性,也不符合国际财务报告改革的大趋势。改进的思路可以从理论准备和报表设计两个层面进行。从理论准备层面进行则要深化对企业业绩报告要素分类的研究和强化对企业业绩报告会计要素确认原则的研究;从报表设计层面进行则包括:一是通过补充揭示财务业绩信息、构成新的业绩报告体系,将传统利润扩充为"收益与全面收益表",使业绩报表报告企业的全面收益。二是以"实现"为标准,将收益划分为已实现利润和未实现其他全面收益两部分;将已实现利润划分为常规业务的经营利润和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偶发性业务形成的非常利得和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二利
由于对税会政策的理解以及运用存在偏差或者会计人员人为主观失误,企业往年发生的资产损失并没有及时上报税务部门进行相应处理。资产损失漏报问题常见于企业实务中,其税会处理也成为企业面对的重难点。开展追补确认往年漏报资产损失的税会处理研究,将理论与实务结合,加深企业对相关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的理论把握,提升该类型业务税会处理的效率与质量,并且能够对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苗玉萍
为了加强坏账损失的税前扣除管理,国家税务总局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基础上,又先后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及下放外商投资企业及外国企业税务行政审批项目的后续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12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电信业务所发生的坏账损失税务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4]9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姜勇
IAS8是在IAS5有关收益表应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就收益表项目应包括的内容及不应包括的内容,进行规定。这涉及到非常项目、前期项目和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等等。因此该准则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揭示是非常重要的。新旧IAS8之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在准则标题上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旧准则的标题是“非常项目、前期项目和会计政策的变更”,而新准则的标题为“本期净损益、基本错误和会计政策的变更”,这体现了新准则在规范的内容及相关的术语方面有了一些变化,下面就这些变化的内容做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邹金伶 王东
我国现行废品损失核算包括可修复废品损失和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核算,最终的净损失均由生产成本承担,即由合格品承担。笔者分析了废品损失核算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指出现行废品损失核算不符合存货准则中有关存货成本的规定,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废品损失核算 正常损失 非正常损失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姚军
贷款通常占到农村信用社资产总额的60%左右,合理准确地计量贷款损失准备是农村信用社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新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法规都对贷款损失准备作出了规定,但执行标准有差异;税收法规对有关农业等贷款还有阶段性的特殊规定。由此,对农村信用社在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形势下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相关工作要求更高。笔者结合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特点,对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做好贷款损失准备的计量确认工作提出一些思考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