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0)
- 2023(7267)
- 2022(6333)
- 2021(5612)
- 2020(4994)
- 2019(11226)
- 2018(11287)
- 2017(22518)
- 2016(12152)
- 2015(14272)
- 2014(14267)
- 2013(14778)
- 2012(14220)
- 2011(12811)
- 2010(13080)
- 2009(12355)
- 2008(12304)
- 2007(11102)
- 2006(9853)
- 2005(9301)
- 学科
- 济(54222)
- 经济(54142)
- 业(40624)
- 管理(39702)
- 企(30960)
- 企业(30960)
- 方法(27583)
- 数学(24424)
- 数学方法(24178)
- 财(17025)
- 中国(15186)
- 农(14281)
- 制(12799)
- 贸(11653)
- 贸易(11645)
- 易(11257)
- 业经(11103)
- 学(10734)
- 务(10513)
- 财务(10477)
- 财务管理(10450)
- 银(10166)
- 银行(10142)
- 企业财务(9978)
- 行(9619)
- 农业(9583)
- 融(9402)
- 金融(9399)
- 地方(9218)
- 理论(8342)
- 机构
- 大学(183169)
- 学院(179794)
- 济(77451)
- 经济(75737)
- 管理(70386)
- 理学(59680)
- 理学院(59127)
- 管理学(58337)
- 管理学院(58003)
- 研究(57279)
- 中国(47376)
- 财(40330)
- 京(38004)
- 科学(31635)
- 财经(31188)
- 江(29429)
- 所(28481)
- 经(28241)
- 中心(28085)
- 农(26742)
- 研究所(24792)
- 经济学(24610)
- 北京(24558)
- 范(23689)
- 师范(23485)
- 州(23398)
- 财经大学(23053)
- 业大(22876)
- 经济学院(22238)
- 农业(20534)
- 基金
- 项目(110410)
- 科学(87333)
- 研究(83011)
- 基金(81468)
- 家(69015)
- 国家(68391)
- 科学基金(59392)
- 社会(54412)
- 社会科(51464)
- 社会科学(51453)
- 基金项目(42010)
- 省(41768)
- 教育(39293)
- 自然(37071)
- 自然科(36216)
- 自然科学(36212)
- 自然科学基金(35602)
- 划(34902)
- 资助(34538)
- 编号(34096)
- 成果(29958)
- 部(25758)
- 重点(24373)
- 课题(23104)
- 教育部(23060)
- 创(22568)
- 人文(22447)
- 发(22440)
- 国家社会(22411)
- 大学(21747)
共检索到288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江帆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江帆
关于服务消费品的价值问题(之一)──马克思关于服务价值的思想考证李江帆服务消费品即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也称消费性服务产品,是第三产业的重要产品。它与实物消费品一样,是满足人的生活消费需要的消费资料.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服务消费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于光远
介绍马克思有关消费的两段精辟论述于光远听到一些关于“抑需求”的言论,使我想把记得的马克思的两段论述找出来,介绍给读者。这两段话都在《马恩全集》第46卷。第一段在这本书的上卷第391—392页上.那是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关系的一段论述:“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丽华 赵旭亮
要揭示"GDP至上"的实质和原因,必须从考察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出发。"GDP至上"是商品拜物教观念在当今中国社会的集中体现和新形式。商品经济的发展是"GDP至上"形成的一般经济基础;对中国社会劳动和经济关系的社会性质的严重误解,是"GDP至上"形成的思想和理论根源;政府角色定位不当、权力为价值财富服务是"GDP至上"形成的制度原因。要消除"GDP至上",必须从几方面入手:广泛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学习、研究、教育和争鸣活动;对现行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体系进行深层次改革;重新定位转换政府角色,制止权力资本化;重建社会价值观和社会道德体系,限制商品拜物教的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泛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唐龄
学习《资本论》第三卷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论述,尤其是学习其中的利息学说,有助于剖析社会主义银行利息与资本主义银行利息的异同之点,使我国农村信贷利率的改革工作有所参照、有所借鉴、有所遵循。一、利息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增殖利息从何而来,是货币本身固有的属性,还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所创造? 的确,从形式上看,“创造价值,提供利息,成了货币的属性,就象梨树的属性是结梨一样”(《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41页。以下引文只注页码者同)。“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江帆
关于服务消费品的价值问题(之二)──服务消费品价值的理论论证李江帆服务消费品之所以具有交换价值和价值实体,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可以从三方面来论证。第一,在服务消费品上凝结的人类劳动形成其价值实体;服务消费品的非实物使用价值充当了价值的承担者。马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陆夏 刘晔
在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是"成反比"还是"成正比"的争论中,部份学者往往混淆了个别劳动生产率、部门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这三种不同的劳动生产率。事实上,劳动生产率的类别、劳动复杂性及使用价值质的变化都会改变二者的关系:在不考虑经济发展因素与劳动复杂性的条件下,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仍然"成反比",但在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动态条件下,二者的关系则取决于个别与部门两种劳动生产率变动比率上的差异;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并不必然改变商品价值总量,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根本因素还是来源于劳动的复杂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传谌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过对企业家的论述,把“亲自经营实业”的资本家称为企业家,即“执行职能的资本家”,作为经济关系的产物,必须具有很高的素质和遵从相应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解放
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理论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该理论在表述上的差异性,常常会产生认识上的误解。因此,全面、准确地把握劳动生产力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生产力 商品价值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潘纪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科学地、详尽地分析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的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来的工人人口的相对过剩,明确指出:“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事实上,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具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斌华
是否存在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的理论?人口学界尚有分歧。但搞清楚这个问题,尽快求得统一的认识,有很重要的意义。 有的同志认为,两种生产这个概念,只不过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中的只言片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这方面的专著,也没有作过专门的论述,因而否认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事实上,从哲学方面,尤其是从政治经济学方面,他们对这个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士辉 王宏
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一个普通的,但却是广泛应用的原理。长期以来,虽然对这一问题争论不休,但却没有多少实质性进展。实际上只有揭示马克思在推导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力关系时的理论假定前提,才能说清楚这个原理极其有限的适用性以及与现实的矛盾。
关键词:
假定 供求均衡 反比 供求失衡 正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思光
本文从创造价值劳动的范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结论,以及价值规律的表述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创新。提出:应把创造价值劳动的范围拓展到人类的一切劳动;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着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科学发展度系数;应把价值规律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改为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着商品价值量,应该把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结论删除。
关键词: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创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菲菲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又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为此,应从两条途径来把握马克思关于经济对人的自由发展的影响:一是通过对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生成历史的结论进行分析;二是就经济对人的自由发展的直接影响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尚应从当前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现实出发展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经济 自由发展 拜物教 全球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龙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改革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我们既不能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找到现成答案,也不能照抄照搬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条、复制西方的模式,而应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理论创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成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为此,必须要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需要建立新型的政商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