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8)
2023(13345)
2022(11324)
2021(10397)
2020(8995)
2019(20468)
2018(20255)
2017(39797)
2016(21861)
2015(24518)
2014(24618)
2013(24755)
2012(23266)
2011(20945)
2010(21596)
2009(20716)
2008(21190)
2007(19781)
2006(17859)
2005(16329)
作者
(63689)
(53283)
(53280)
(50857)
(34161)
(25564)
(24376)
(20670)
(19921)
(19475)
(18116)
(17813)
(17378)
(16985)
(16808)
(16390)
(16269)
(15711)
(15580)
(15556)
(13428)
(13423)
(13069)
(12320)
(12172)
(12114)
(12113)
(11940)
(10898)
(10847)
学科
(96794)
经济(96673)
(94500)
(76361)
企业(76361)
管理(74562)
(47938)
方法(41030)
数学(32471)
数学方法(32130)
农业(31537)
业经(31198)
(31077)
中国(24123)
(22499)
(21191)
财务(21159)
财务管理(21125)
企业财务(19953)
(19767)
(18813)
贸易(18804)
技术(18452)
(18290)
地方(18003)
(16713)
理论(16047)
(15809)
(15729)
(15494)
机构
学院(324675)
大学(317952)
(141008)
经济(138121)
管理(129619)
理学(110080)
理学院(109048)
管理学(107554)
管理学院(106940)
研究(105921)
中国(86017)
(67552)
(66155)
(65800)
科学(61095)
(54346)
(53844)
财经(52028)
中心(50769)
农业(50509)
业大(48932)
研究所(48268)
(46886)
(41806)
经济学(41685)
北京(41649)
(39636)
师范(39324)
经济学院(37732)
财经大学(37501)
基金
项目(200667)
科学(158924)
研究(152054)
基金(145103)
(123683)
国家(122402)
科学基金(106262)
社会(97493)
社会科(92126)
社会科学(92100)
(80639)
基金项目(76350)
教育(68584)
自然(66508)
(65470)
自然科(64939)
自然科学(64919)
编号(63885)
自然科学基金(63824)
资助(59099)
成果(51957)
(45257)
(44625)
重点(44222)
(43835)
课题(43028)
(42598)
创新(40266)
(39661)
国家社会(39423)
期刊
(170326)
经济(170326)
研究(98204)
(66742)
中国(65717)
(55344)
管理(49095)
学报(44619)
农业(44447)
科学(43627)
(37333)
金融(37333)
大学(34877)
业经(33265)
学学(32941)
教育(30897)
技术(29348)
财经(26022)
经济研究(24839)
(23598)
问题(23034)
(22435)
技术经济(19057)
(17649)
世界(17569)
现代(16350)
(16241)
农村(16121)
(16121)
商业(15974)
共检索到507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霞  
2000年开始在山区半山区实施的直接补贴制度,是日本政府在WTO框架内调整农业保护方式的最初尝试,也是日本农业保护实现从价格支持向直接补贴方式转变的转折点。直接补贴政策是依据各种土地生产条件差异而将补贴直接支付给农户,该政策不仅是促进山区半山区农业发展的手段,也是强调农业的自然环境保护功能和强化村落集体功能的重要措施,从各种调查数据看,该制度已成为影响日本山区半山区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志贵  孟田耘  李转运  
地处鄂西北的郧阳地区是秦巴余脉脚下的一个有名的贫困山区,相对高差2653米。大自然赋予这块2.25万平方公里的山区地貌是“九分山水一分田”。全区五县一市,三个是全国重点贫困县,三个是省级贫困县。全区280多万人,农业人口占89%,至今仍有17万户、75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雪  夏海龙  
以欧盟、美国、日本为例,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补贴政策调整的社会经济动因,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以及政策调整机制与主要影响、效果。中国应当借鉴其经验,加大对农业补贴的投入,用足可使用的补贴空间;转变补贴方式,由生产补贴向收入补贴转型;建立生态保护性的补贴制度,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进而提升政策执行的效果,提高农业竞争力,有效应对国外农业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育宁  
本文研究了日本经济区划中"中山间地域"的发展,介绍了为促进"中山间地域"的发展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尽管日本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情不同,但是日本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对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仍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大伟  潘文华  胡胜德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现状;对建立健全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进行了理论和结构分析。提出要建立健全中国农业直接补贴政策体系的政策建设,综合直补政策需要整合粮食直补政策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专项直补政策需要完善良种补贴政策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需要增设土地流转补贴政策、改良增产补贴政策、环境补贴政策、自然灾害补贴政策、技术推广补贴政策、农民培训补贴政策和休耕补贴政策;建议通过建立和完善减少农民的政策、务工培训补贴政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来支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开  高玉强  
本文从保障粮食安全、公平收入分配和农业生产要素的非自由流动性等多个视角,分析了粮食直接补贴的理论与政策背景,考察了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中的问题和缺失,并就直接补贴政策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建议,其中包括着力规范补贴的范围和依据、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构建合理的直接补贴资金筹集机制与分配机制以及加强对直接补贴资金的监管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邹清  陈宝峰  
美国持续增强的农业补贴政策,使农民的利益得以保护,并使美国大宗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对美国农业贸易的扩大和发展具有重要积极作用。充分探讨了美国新农业法关于农业补贴方面的变化对中美两国各自农业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方面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凤杰  谭砚文  
从农业补贴的概念入手,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封闭条件下的农业补贴的经济效应进行了静态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WTO的分类标准,阐述了农业补贴政策体系的具体内容,并对开放条件下的农业补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应当根据补贴政策的具体目标,选择适当的补贴方式在WTO允许的框架内进行补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海南  孙海清  冉涛  
本文以西南山区农业为研究对象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入手 ,剖析区域贫困产生的原因 ,试图找出贫困的病根 ,然后对症下药 ,针对西南山区农业的具体实际情况 ,对一些相应的扶贫方略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 ,希望能探索出一条使贫困最小化的路子。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宏祥  何新华  
石山地区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区域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其生存、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因此在石山地区如何正确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简要介绍了我国石山地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在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所面临的挑战 ,对如何加快大石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希刚  赵绪福  
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是新技术的采用和扩散。运用Probit模型对鄂西贫困山区289个农户技术采用的行为分析表明:技术采用后粮食产量的增加、与农业推广机构的联系、离乡集镇距离、政府对采用新技术的奖励与农户采用新技术呈正相关关系,而农户的民族特征、农户非农收入水平与采用新技术呈负相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霞  李万明  
山区农业的科技发展水平一直以来低于平原地区农业的科技发展水平,本文根据供需理论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山区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绪福  
在给出两种农业技术扩散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以云南、贵州部分贫困山区的杂交玉米采用情况为例,通过模型分析了影响技术扩散速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技术在贫困山区扩散快慢由采用技术的经济效益、技术成果供给地的距离等因素决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富民  段豫川  
基于县域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SBM-DEA模型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川南山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农业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山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川南山区农业生产效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不同县域间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农业产业分工和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山区农业生产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县域层面的农产品种类分工对其存在制约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孟国才  王士革  谢洪  张桂香  张金山  
中国西部山区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区域差异显著,农业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由于长期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注重短期效益行为以及人地矛盾的尖锐化等原因,使得西部山区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及土地退化较为严重。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使得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发展适宜走生态农业的道路,调整产业结构,落实水土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才能恢复与重建一个有利于中国西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