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5)
- 2023(14547)
- 2022(12663)
- 2021(11826)
- 2020(9847)
- 2019(22212)
- 2018(22445)
- 2017(42828)
- 2016(23378)
- 2015(26544)
- 2014(26646)
- 2013(26695)
- 2012(25004)
- 2011(22904)
- 2010(23282)
- 2009(21637)
- 2008(20804)
- 2007(18686)
- 2006(17041)
- 2005(15377)
- 学科
- 济(113304)
- 经济(113187)
- 业(65820)
- 管理(61143)
- 农(48348)
- 企(44732)
- 企业(44732)
- 方法(41249)
- 数学(35431)
- 数学方法(35052)
- 农业(32251)
- 中国(26906)
- 地方(26310)
- 学(26178)
- 业经(25876)
- 财(21272)
- 制(19567)
- 理论(16336)
- 贸(15927)
- 贸易(15914)
- 和(15476)
- 环境(15375)
- 易(15346)
- 发(15160)
- 银(14914)
- 银行(14869)
- 教育(14706)
- 地方经济(14572)
- 体(14481)
- 融(14457)
- 机构
- 大学(343592)
- 学院(342136)
- 济(143612)
- 经济(140517)
- 管理(132875)
- 研究(121079)
- 理学(114082)
- 理学院(112808)
- 管理学(111010)
- 管理学院(110398)
- 中国(90707)
- 科学(74462)
- 京(73460)
- 农(71101)
- 财(62569)
- 所(62108)
- 研究所(56225)
- 业大(55330)
- 中心(54942)
- 农业(54601)
- 江(52587)
- 财经(49381)
- 范(47269)
- 师范(46904)
- 北京(46559)
- 经(44745)
- 院(42289)
- 经济学(42227)
- 州(41631)
- 省(37893)
- 基金
- 项目(225600)
- 科学(176366)
- 研究(167791)
- 基金(162332)
- 家(140679)
- 国家(139407)
- 科学基金(118711)
- 社会(105525)
- 社会科(99418)
- 社会科学(99389)
- 省(88596)
- 基金项目(86410)
- 自然(75677)
- 教育(75605)
- 自然科(73786)
- 自然科学(73773)
- 划(73372)
- 自然科学基金(72423)
- 编号(69983)
- 资助(66022)
- 成果(57687)
- 重点(50069)
- 部(49900)
- 发(49515)
- 课题(47462)
- 创(45882)
- 创新(42805)
- 国家社会(42697)
- 科研(42463)
- 教育部(42410)
- 期刊
- 济(173410)
- 经济(173410)
- 研究(107726)
- 农(71693)
- 中国(69090)
- 学报(55859)
- 科学(51365)
- 农业(48293)
- 管理(47037)
- 财(45079)
- 大学(42306)
- 学学(39527)
- 教育(39264)
- 融(32569)
- 金融(32569)
- 业经(30087)
- 技术(29191)
- 经济研究(25316)
- 财经(24382)
- 问题(22966)
- 业(22869)
- 经(20885)
- 图书(19986)
- 技术经济(17988)
- 版(17472)
- 世界(17444)
- 理论(16956)
- 现代(16442)
- 科技(16076)
- 经济问题(15895)
共检索到526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哲 郝武峰
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发现,中国目前农业结构与日本20世纪60年代类似,存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经营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前期农地市场"和"过小农户制"。围绕农民阶层分化、农地流转、农地价格与地租,本文整理了日本20世纪60—80年代的相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并进行了评述,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地流转中农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优势,具体如下:①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具有更高效率。②在地租分配中能够实现集体、经营者、农民的利益统一。另外,要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和市场化,必须在农地制度、产权制度和交易制度上进行"顶层设计",并在农业政策上重点扶持符合中国特色的、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农业经营组织。最终通过建立保证市场运行的正的机制和减少影响市场机制的已有的负的制度性成本,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理论构建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即开始了初步探索,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试图从学术史的角度对理论界和学术界有关这一重要问题的讨论、探索进行深度分析。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灿 韩文龙
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资本有机构成和剩余价值率变化归结为影响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此问题的研究除了考虑这两个因素外,还考虑了真实工资率、劳动生产率、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比例变化、社会制度和冲突的积累,以及人口的统计学因素等。他们对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实证研究采用了多样化的方法,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利润率或是上升的,或是下降的,或是具有不确定性。这些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恕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卫平
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走共同富裕之路,达到全面小康。这要求在实践中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民为本,创造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发展是在全新的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发生转换时提出的,建设一个有诚信的市场体系,是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任何改革都必须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设计方案,以科学发展观评判结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它的阶级性、科学性、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钢花 韩鹏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根据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新变化,从不同视角展开对国家理论的分析,其中以经济学为视角的研究主要包括"垄断资本学派"国家理论、"资本逻辑学派"国家理论、奥康纳的财政危机国家理论,以及博卡拉、法因等法国和英国学者对国家理论的探讨,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它们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职能、矛盾、危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突出地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职能逐步扩大,国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不断强化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辉灿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其中,涉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深入研究国际经济形势,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理顺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规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升华,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达到一个新高度。王颖、袁丽美、刘有源共著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思锋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不把自己的学说当作绝对真理,当作不变的教条,而总是根据实践经验和具体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改、补充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确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于现实的社会实践,也必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列宁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恩富
笔者主要以2003年日本经济理论学会第51届大会的论文为依据,先描述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若干特点与态势,然后综述关于社会经济学和规范理论,全球化和元理论,资本主义是否能够存在下去,是资本主义控制市场还是市场控制资本主义,全球一体化和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与阻碍,以及银行衰退论和市场原教旨主义金融行政等具体问题的理论观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权贤佐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to the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and western economics,and discusses their scientific viewpoints respectively.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西方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栋 王力
我国的改革正处在关键时刻,改革的向前推进和获取最后的成功需要有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指导。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怎样对待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理论能否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而成为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性理论?只有解决好这些根本性问题,才能使我国的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获得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使改革胜利向前推进和获得最后成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美成
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宇著写的、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研究》一书,既是对其主编和参与的《转型时期企业家机制论》《影响世界的二十位经济学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著作与教材的创新发展与继承,亦是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再次结合时代变化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思考与求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蕊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相关理论的创新,相继进人一个高峰期。学术界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同时,注重其在"中国化"过程中的新动态。理解的目的是服务于学习,学习的目的是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为其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由此引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一,所谓"机遇"表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从区域性扩散为全球性,人们重新将目光聚拢到这一基础理论上,从中寻求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此彰显出强大的价值。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美成
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宇著写的、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研究》一书,既是对其主编和参与的《转型时期企业家机制论》《影响世界的二十位经济学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著作与教材的创新发展与继承,亦是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再次结合时代变化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思考与求索。该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首先从经济学哲学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了简洁却不失其要的梳理、回顾和总结;以理论与事实这两种比较综合研究的本体,平行论证、异中求同比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飞
19世纪初到30年代,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西斯蒙第等为代表的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家较早地审视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弊病,分别从劳动价值论、消费不足、周期性危机等方面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他们有共同的理论旨趣,即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也有共同的实践导向,即建立新的经济—社会组织模型。他们的尝试虽然是非科学的,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构建和当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合作组织 资本主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