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4)
2023(5799)
2022(4992)
2021(4530)
2020(3888)
2019(8676)
2018(8611)
2017(16682)
2016(9272)
2015(10583)
2014(10738)
2013(10517)
2012(9968)
2011(9005)
2010(9279)
2009(9188)
2008(9337)
2007(8794)
2006(8142)
2005(8087)
作者
(26426)
(22024)
(21765)
(21250)
(14111)
(10479)
(10122)
(8426)
(8130)
(8121)
(7679)
(7558)
(7272)
(7261)
(7259)
(6837)
(6603)
(6514)
(6477)
(6152)
(5894)
(5379)
(5212)
(5160)
(5079)
(5034)
(5018)
(4975)
(4486)
(4340)
学科
(32613)
经济(32532)
管理(32263)
(27395)
(24355)
企业(24355)
(21143)
(18555)
银行(18410)
(17114)
(13180)
(12329)
制度(12326)
方法(11546)
(11268)
金融(11266)
中国(10555)
(10520)
业务(9998)
数学(9498)
数学方法(9368)
体制(9163)
(8892)
业经(8779)
银行制(8725)
(7729)
财务(7707)
财务管理(7683)
企业财务(7304)
(6558)
机构
大学(134074)
学院(130393)
(56017)
经济(54622)
管理(48158)
研究(45329)
中国(43336)
理学(39015)
理学院(38607)
管理学(38153)
管理学院(37869)
(33695)
(28812)
财经(24624)
(23811)
(23413)
科学(23128)
(22632)
银行(22501)
中心(22335)
(22106)
(20994)
(19925)
研究所(19544)
(18570)
北京(18541)
财经大学(18253)
经济学(18041)
(16125)
(16100)
基金
项目(75573)
科学(59919)
研究(58516)
基金(55622)
(46726)
国家(46313)
科学基金(40269)
社会(38290)
社会科(36296)
社会科学(36290)
(28495)
基金项目(28320)
教育(27605)
自然(24116)
(23877)
自然科(23539)
自然科学(23534)
编号(23283)
资助(23176)
自然科学基金(23138)
成果(21354)
(20835)
(17983)
课题(17012)
重点(17010)
(16378)
教育部(16093)
国家社会(16054)
(15749)
人文(15297)
期刊
(69861)
经济(69861)
研究(50147)
中国(33555)
(32130)
金融(32130)
(28571)
管理(20603)
(19353)
学报(17287)
教育(16516)
科学(16339)
大学(14154)
财经(13618)
学学(12919)
(11525)
技术(10557)
农业(10390)
经济研究(9859)
业经(9574)
问题(8865)
理论(7973)
农村(7388)
(7388)
国际(7355)
(7321)
(7288)
论坛(7288)
实践(7139)
(7139)
共检索到234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艾玲  
关于日本主银行制的考察与思考冯艾玲在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和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实践中,如何有效地重塑银企关系,并较好地处理银企的债权债务,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经济界人士提及日本独特的主银行制在战后日本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海  万红  
中国银行制度近 16 0年来的变迁 ,体现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非均衡、渐进式、不完全合同和人际化交换等特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 ,借鉴新经济史学派的观点 ,对中国银行制度从近代以来演变的上述特征进行简要考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项卫星  李玉蓉  
日本的银企关系自二战后期以来,一直以主办银行制度为基本特征,即银行与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和产权关系。导致这种制度存在的根本原因是,间接融资在金融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和政府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的管制。这种制度的实行,是利用银行对企业和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调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佐藤孝弘  
日本金融模式以间接金融为主,银行既是债权人又是大股东的角色增加其对日本公司的影响力。主银行等对公司的监督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事前监督;(2)事中监督;(3)事后监督。主银行制度是日本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成长的因素之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宗国  
关于主办银行制度与银企关系的思考苏宗国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银企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目前国有企业面临负债高、社会负担重、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的情况下,作为企业资金主要来源的银行,自然成为帮助企业克服困难、走出困境诸措施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斌  孙新福  邵宏  王静  
以主办银行制为核心的银企关系曾经促进了战后日本企业的发展壮大,但由于我国目前不同的经济体制和制度环境,引进和推行主办银行制度有很大的局限性,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关键在于国企和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明  
关于主办银行制度的思考黄明作者简介□黄明黄明,1969年生,江西省瑞金市人,现为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博士生,师从江其务教授,先后在《经济学家》、《当代财经》等刊物发表论文近20篇。当前,围绕着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银企关系问题,各地相继进入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江其务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制度的思考江其务(一)经国务院批准,1994年初出台了新的金融体制改革方案。方案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了90年代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框架是要建立三个体系和达到两个真正的目的。即一是要建立一个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单以红  唐德善  胡军华  
水银行作为水权租赁和水量买卖双方的中介,是调剂用水余缺、节约水交易成本和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个有效工具。水银行制度建设要解决与水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规避运作风险及化解交易外部性等三个大问题。作为一个经济组织,水银行要独立于水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水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管理水银行,还可以参加水银行交易以满足公共利益的用水需求。在水银行交易出现“空头”,即买入量小于卖出量时,可以运用休耕、水库余水、地下水、节水和水管部门“公开市场业务”等方法来调整,或在出现“空头”之前就采取向卖方预订一定水量的选择权等方法。水交易具有很强的外部性,降低水银行交易外部性的方法有预防性措施...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潇  
日本主银行制度源于战前的银行体制和二战期间的“军需企业指定金融机关”制度。战后,日本金融体制基本被保留下来,在日本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期,日本企业与银行通过相互持股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企业和银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后,紧密的银企关系加剧了企业危机与银行危机的连锁反应,导致银行与企业相互羁绊的恶性循环。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涂菲  
作为日本金融制度和治理结构核心内容的主银行制正在发生演化,演化的动力来自于企业、银行和政府等三个主体的行动。但三者的目标并不相同,企业和银行权衡风险、收益和信念等目标,政府权衡总体政策、利益集团要求和信念等目标。各主体受权力结构和行动能力的制约,前者由市场权力和政治权力构成,后者由谈判能力和游说能力构成。主体互动使主银行制演化产生了三个区间:存续、改变形态和瓦解。在不同条件下,主银行制可能处于某个区间之内,但并非处于完全衰落之中,而是表现出一定的演化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迎接  
以往的大部分文献一般把日本主银行制的衰落归结为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不敌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结果,没有论及中介融资和市场融资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本文则主要从外部冲击和内在缺陷两方面,依据中介融资体系和市场融资体系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来分析主银行制的兴衰原因,并根据青木昌彦等人的制度博弈均衡观点,对日本今后的金融制度演化作出预测。本文最后提出主银行制衰落对中国金融制度安排的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钢军  
本文全面论述了日本农协的特点、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措施,分析了日本农协与我国供销社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围绕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一目标,提出了创新体制、重组网络、重塑功能的思路和重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心颖  
日本主银行制对日本战后经济腾飞起到无可否认的推动作用,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宏观环境的变化,该制度开始出现不适应,制度的惰性尤其是政府对银行的深度干预最终导致了主银行制的衰弱,且在20世纪90年代酿就了日本金融危机。我国当前的宏观环境类似于日本主银行制鼎盛时期的宏观环境,因此,我国的银行体制改革可以部分借鉴、改造日本的主银行制,股份制银行并在我国的股份制银行和民营企业之间试行主银行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