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3)
2023(8152)
2022(7120)
2021(6770)
2020(5734)
2019(13181)
2018(13243)
2017(24321)
2016(13589)
2015(15381)
2014(15598)
2013(15438)
2012(14714)
2011(13321)
2010(13565)
2009(12588)
2008(12690)
2007(11739)
2006(10740)
2005(9864)
作者
(40245)
(33688)
(33065)
(31734)
(21478)
(16500)
(15234)
(13044)
(12784)
(12545)
(11697)
(11247)
(11097)
(10640)
(10273)
(10239)
(10065)
(9810)
(9775)
(9675)
(8635)
(8216)
(8161)
(7859)
(7841)
(7456)
(7435)
(7394)
(6967)
(6796)
学科
(53019)
经济(52957)
管理(35178)
(29656)
(22791)
企业(22791)
(18158)
地方(17228)
方法(17176)
中国(15746)
(13167)
业经(12820)
数学(12787)
农业(12563)
数学方法(12477)
(11707)
理论(11700)
(10906)
(9105)
环境(8836)
教育(8680)
资源(8124)
(7990)
(7989)
贸易(7975)
银行(7972)
(7836)
金融(7833)
教学(7675)
(7618)
机构
学院(187773)
大学(185448)
研究(67234)
管理(64931)
(64395)
经济(62340)
理学(53073)
中国(52922)
理学院(52283)
管理学(50951)
管理学院(50586)
科学(44672)
(42328)
(35684)
(34617)
(34140)
(33585)
中心(32085)
研究所(31807)
(31420)
师范(31144)
业大(27831)
(27708)
(27375)
北京(27290)
农业(26598)
师范大学(24860)
财经(24416)
(24386)
技术(22994)
基金
项目(115807)
科学(88359)
研究(87312)
基金(78301)
(68438)
国家(67715)
科学基金(56569)
社会(50779)
(50196)
社会科(47586)
社会科学(47567)
基金项目(42211)
教育(40015)
(39533)
编号(38234)
自然(36606)
自然科(35507)
自然科学(35494)
自然科学基金(34798)
资助(32453)
成果(32099)
课题(27537)
(26653)
重点(26320)
(23416)
(22880)
(22633)
科研(21578)
(21507)
项目编号(21463)
期刊
(88448)
经济(88448)
研究(58674)
中国(50896)
(32574)
学报(32046)
教育(30864)
科学(28746)
(27750)
管理(24142)
大学(23286)
农业(21733)
学学(20760)
技术(18096)
(17209)
金融(17209)
图书(15670)
业经(15474)
资源(13661)
(12044)
书馆(11865)
图书馆(11865)
问题(11573)
财经(11239)
经济研究(11237)
(10556)
(10446)
(10087)
(9829)
(9387)
共检索到317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吕连琴  
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正式实施以来,河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全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作为此次普查的主要参与者,笔者亲身体验到了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繁重与艰辛、成功与不足,对《国标》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本文对普查中所遇到的若干疑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抛砖引玉,对今后其他地方的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斌  
全国旅游资源普查工作还处于尝试性的初期阶段,大连市参与其中并在工作中对《国标》有所突破。本文以笔者在大连参加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的体会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技术两个层面对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理论层面主要是关于《国标》中对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其所采用的方法论问题的讨论;实践技术层面主要是在对《国标》内容、概念、分类、解释及操作方法理解的基础之上,对《国标》局部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光全  江璐明  杨丽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尹泽生  李亮  
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开展全国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为进一步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系统的科学依据,是发展我国旅游事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促进我国旅游业从外延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转变,开拓有发展后劲的旅游产品,充实、丰富我国旅游业的总体形象,使我国旅游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建华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加强人口管理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建国以来河南省人口发展与人口管理简要回顾的基础上,运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河南省的资料分析指出,人口规模庞大、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低是河南省人口的突出特点,就业压力大、人才的培养水平较低、人才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是目前人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观念与制度创新、继续控制人口总量、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城镇化进程、注意老龄化问题、广辟就业渠道等6个方面进行了河南省人口管理与建设的对策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良民  
本文论述了河南省美丽诱人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提出了合理开发、保护河南省旅游资源的建议及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史本林  张卫星  郭志富  
河南省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三点一线”、“一带四区”为重点的旅游精品项目。但其开发存在着协作开发意识淡薄、资源整合力度小等问题,限制了优势的发挥。为此,文章提出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地域组织思路,即从培育三级旅游中心地,到构筑二条旅游发展轴,再到构建合理的旅游区等级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静  
[目的]立足于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结合其特色进行资源分类并对乡村旅游资源做出评价,以期为河南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合理规划、定位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依据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形态、特征、功能、用途,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采用国标分级标准,构建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等级分类体系;选取目前对于乡村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采用最多的层次分析法(AHP)对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做出评价。[结果](1)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可分为5个主类、19个亚类以及55个基本类,该分类体系较为全面地概括了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功能及类型;(2)资源开发价值是评价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资源经济价值;(3)乡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乡村设施完善度成为评价河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指标,这主要与河南省乡村旅游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期资源环境效益,只注重资源开发、不注重配套设施完善有关。[结论]河南省在发展自身乡村旅游产业时,注重自身丰厚资源的利用、合理开发传统村落资源、加强乡村居民环保意识培养和乡村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阴三军  李华泉  光增云  
论述了河南省湿地旅游资源的特性,并针对该省湿地旅游资源的现状,提出了因地制宜、纵横联合、多方并举的开发湿地旅游资源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建华  
"十三五"期间,全国各个城市竞相开展了历史建筑普查工作。通过以无锡市为例,分析了历史建筑大普查的缘起和背景,介绍了无锡从全域初查到三批详查再到公示公布的历程,剖析了历史建筑普查的工作机制与技术路线,提出了三点反思。试图厘清历史建筑与其他点状遗产的关系,明确其在遗产保护中的地位;探讨产权对历史建筑普查与公布的影响;提出预保护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英  李睿  
中国在2015年小普查结束了传统纸质问卷调查方式,在数据采集手段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调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调查员利用手持终端设备(简称PDA)入户登记;二是住户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网络调查表。这两种调查方法是普查方法的一种全新尝试。本文通过分析总结2015年PDA入户登记和互联网填报方法应用的特点经验,为2020年人口普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数据采集的方法提供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英  李睿  
中国在2015年小普查结束了传统纸质问卷调查方式,在数据采集手段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调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调查员利用手持终端设备(简称PDA)入户登记;二是住户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网络调查表。这两种调查方法是普查方法的一种全新尝试。本文通过分析总结2015年PDA入户登记和互联网填报方法应用的特点经验,为2020年人口普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数据采集的方法提供参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益民  
根据中共中央1980年第48号文件决定,为了给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作准备,于1980年7月在江苏省无锡市和无锡县进行了人口普查试点。试点目的,一是检验修订普查办法,二是取得组织实施普查工作的具体经验,三是为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培训一批骨干。大家知道,我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规模宏大的普查。第一,在十亿人口这样一个大国举行人口普查,在中外历史上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第二,调查项目包括人口的基本特征以及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张浣珺  
文章通过对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式的对比,分析人口普查过程中出现的遗漏和重复问题与调查方法之间的联系,认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常住地登记原则使得大量流动人口被漏登,改进后的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见人就登"原则则导致了重复登记状况的出现。针对六普存在的重报现象,文章针对用来排除重复数据的识别码问题进行探讨。经过分析我国身份证号码的天然优势,参考国际上对身份证号码及其类似号码的使用情况,建议将身份证号码纳入以后的人口普查问卷。这一方面可以把身份证号码作为简单、易登记的识别码,从根本上解决重报问题;另一方面可通过比对身份证号码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漏报问题,从而提高普查数据的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