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4)
2023(6860)
2022(5779)
2021(5229)
2020(4084)
2019(9280)
2018(9025)
2017(16945)
2016(9152)
2015(10072)
2014(10296)
2013(10334)
2012(10088)
2011(9564)
2010(9752)
2009(9108)
2008(9054)
2007(8305)
2006(7860)
2005(7570)
作者
(28166)
(23569)
(23359)
(22070)
(14927)
(11511)
(10624)
(9032)
(8929)
(8477)
(8021)
(8017)
(7885)
(7650)
(7402)
(7138)
(7080)
(7040)
(6907)
(6896)
(6354)
(5890)
(5663)
(5579)
(5408)
(5362)
(5322)
(5265)
(4930)
(4783)
学科
(47179)
经济(47136)
(22741)
管理(21548)
(17913)
地方(17452)
中国(16080)
(14716)
企业(14716)
业经(11820)
(11780)
方法(11551)
农业(10645)
(10308)
贸易(10296)
(9904)
(9637)
地方经济(9603)
(8599)
银行(8587)
(8532)
金融(8532)
(8488)
数学(8295)
数学方法(8223)
理论(7661)
(7538)
环境(7454)
发展(7268)
(7233)
机构
学院(138948)
大学(134812)
(56965)
经济(55680)
研究(53901)
管理(48324)
中国(41515)
理学(39246)
理学院(38677)
管理学(38077)
管理学院(37791)
科学(33219)
(30762)
(28377)
(26028)
(25620)
研究所(25282)
中心(23851)
(23678)
(23244)
师范(23016)
北京(20581)
农业(19760)
(19453)
财经(19273)
(19158)
业大(18677)
师范大学(18401)
(18077)
(17150)
基金
项目(81408)
科学(63378)
研究(62421)
基金(55647)
(48096)
国家(47602)
科学基金(39861)
社会(38901)
社会科(36799)
社会科学(36792)
(34336)
基金项目(29191)
(27712)
教育(27543)
编号(25965)
(25087)
自然(23744)
资助(23345)
自然科(23072)
自然科学(23068)
自然科学基金(22633)
成果(21501)
发展(20521)
(20153)
课题(19318)
重点(18572)
(16724)
(16550)
(15797)
创新(15463)
期刊
(78351)
经济(78351)
研究(46948)
中国(33732)
(25948)
学报(19821)
科学(19721)
教育(19414)
管理(18789)
农业(18115)
(17966)
(15938)
金融(15938)
业经(15582)
大学(14734)
学学(13445)
技术(12365)
经济研究(12000)
问题(10410)
(9381)
财经(9319)
图书(8341)
(8266)
(8120)
商业(7871)
世界(7748)
(7721)
(6990)
论坛(6990)
经济问题(6947)
共检索到236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曹诗图  曹国新  邓苏  
对旅游本质的正确认识是关系到旅游学科建设和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然而这一问题在学术界至今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从哲学的视角来辨析,旅游的本质应是"体验",即旅游者的异地身心自由体验。将体验视为旅游本质的理由是:体验是旅游现象所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共同属性,体验是旅游现象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独特属性,体验是规定和影响旅游现象中其他非本质属性的根本,体验是旅游活动产生、变化及发展的依据,这些理由符合哲学关于本质研究的特点及规定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许宗元  
从人生哲学、政治哲学、教育哲学三大方面探讨旅游哲学。旅游哲学之内涵见诸情性观、价值观、生死观、苦乐观、天人观、人际观、政治观、修身观、静思观、义利观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刘忠俊  
目前,旅游学界鲜有学者对旅游学科的基石进行深入探讨。同时,旅游学科还没有自身的理论和思想,未形成自身的学科范式,没有自身独立的领地和清晰的边界,还难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文章以哲学与范式为核心,明晰了旅游研究与哲学、科学、技术的关系,梳理了旅游研究中哲学与范式的关系,对旅游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发展、旅游学科大厦的建立进行了方向性的探索。该研究以哲学视角对旅游学科的本源、基石进行追问,厘清旅游学科最终要探讨的就是,旅游是基于人的成长、基于人的价值发现的一条独特路径。范式的形成和转换都离不开哲学,旅游学者应该上升至哲学世界观来思考旅游问题,探索旅游学科的范式。只有当旅游学科建立在哲学基础上,只有当旅游学科回到旅游本质、本源的探讨而不是把目光主要聚焦于一般性的特征研究,只有当旅游学科的所有概念回到本质而被厘清的时候,只有当旅游学科有自己的学科范式的时候,旅游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得以成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叶超  
一、什么路?——旅游与哲学的本质旅游是一个"在路上"的活动或过程。这不仅指旅游活动本身的性质,而且也可以指旅游研究的路径,最重要的是,"道路"一词还有方向、目标等涵义。旅游的核心问题是选择和经历一条什么样的路。这与我们人生选择和走什么样的道路是一致的。因此,旅游和进行旅游研究实际上也是在思考和实践生活。旅游不是从生活中剥离或割裂出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叶超  
一、什么路?——旅游与哲学的本质旅游是一个"在路上"的活动或过程。这不仅指旅游活动本身的性质,而且也可以指旅游研究的路径,最重要的是,"道路"一词还有方向、目标等涵义。旅游的核心问题是选择和经历一条什么样的路。这与我们人生选择和走什么样的道路是一致的。因此,旅游和进行旅游研究实际上也是在思考和实践生活。旅游不是从生活中剥离或割裂出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苏静  
近三十年来,旅游业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商业性的合作开发,旅游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休闲的旅游也日益成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诸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敖丽红  王刚  陈群元  
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既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也是一个特定的历史命题。首先分析了古代哲学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影响,指出城市群协调思想最初来源于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而论述了近现代工业文明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关系,指出近现代工业文明既是城市群形成的最初原动力,也是导致城市群不协调发展的重要根源。最后,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而城市群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内容。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叶洋洋  唐代剑  
通过解析"慢哲学"思维与"慢旅游"及城市旅游绿道建设的关系,提出了旅游绿道建设中需要形成的六大"慢因子",即:生态因子、体验因子、休闲因子、经济因子、个性因子和可持续因子,"慢因子"的植入将为旅游绿道的开发提供思路。以杭州市旅游绿道为例,从"慢因子"嵌入的六个方面入手讨论了杭州市在城市旅游绿道建设中的经验,以期为其他城市的旅游绿道开发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隋淑芬  
严复借助于经济人模式和建立自由主义经济的思路,重新解读人性和人的存在,解构了传统人性论生物性与社会性对立的思维,并由抽象的人性观照转向关注人的个体性,使对人的理解,由传统的群体本位转向个体本位。在自由主义经济的语境中重构价值理念,肯定了两利基础上利益追求的合道德性与合人性。确立利益主体与权力主体合一的主体意识,引发利益基础上人权的制度诉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刁志波  
本文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哲学视角,解读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现状。自觉的旅游活动缘于旅游者追求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组织的旅游活动是对旧式分工和异化劳动的校正。旅游需求产生的外部条件——可自由支配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可以用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来代替。旅游动机、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活动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异化,旅游是个人前往异地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短暂经历,本地的休闲和异地的旅游活动将共同完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斌  
《旅游哲学引论》以其创新性填补了国内旅游哲学的学术空白。该书本着反思和批判的研究态度,以旅游概念作为逻辑起点,试图由此建立旅游哲学的体系。文章认为,由于作者未能坚持反思的批判的研究思路,在构建旅游哲学时出现很多问题。文章对该书的逻辑起点、论证思路的逻辑走向以及旅游哲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和评论,指出以旅游概念为逻辑起点,要坚持对其进行前提追问、反思和清理,才能在此上逐步构建起以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为主体的旅游哲学体系。这种建立在哲学逻辑之上的研究体系,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旅游哲学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惯超  
本文对使用价值、有用物品和价格决定进行了思辨,认为使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二者构成了有用物品价格变动的基础。从短期来看,使用价值的供求竞争决定价格,此为短期价格决定机制;从长期来看,马克思所定义的价值(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价格变动的中心,此为长期价格决定机制。有用物品在任一时点的价格,均是以上短期价格决定和长期价格决定的叠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论述了经济学的两个哲学基础:一是总有一部分有用物品是有限的,二是使用价值具有空间相对性和时间相对性。前者是经济学存在的前提,后者决定了经济学将会持续存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廖斌  
热门的金融和冷僻的哲学,这两者看似并不属于睦邻友好的关系,周洛华先生却神奇地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初看书名,引起了我的好奇:这个书到底是讲金融呢?还是说哲学呢?一翻开作者的自序,就发现好看到停不下来。作者在自序中这样说道:"我把自己在金融学研究中的困惑,用哲学的方法来解释,并且使其能够自圆其说……这本书就是在金融学领域实践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产物。"这本书不讨论估值模型、交易策略和投资组合,从哲学的思辨、历史学的情怀等角度去看待金融学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廖斌  
热门的金融和冷僻的哲学,这两者看似并不属于睦邻友好的关系,周洛华先生却神奇地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初看书名,引起了我的好奇:这个书到底是讲金融呢?还是说哲学呢?一翻开作者的自序,就发现好看到停不下来。作者在自序中这样说道:"我把自己在金融学研究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