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8)
2023(4574)
2022(3838)
2021(3697)
2020(2976)
2019(6648)
2018(6879)
2017(12598)
2016(7503)
2015(8460)
2014(8411)
2013(8214)
2012(7670)
2011(7061)
2010(7431)
2009(6548)
2008(6462)
2007(6178)
2006(5788)
2005(5200)
作者
(20170)
(17588)
(17063)
(16390)
(10599)
(8529)
(7646)
(6775)
(6556)
(6263)
(5947)
(5755)
(5571)
(5463)
(5443)
(5402)
(5175)
(5078)
(4926)
(4911)
(4653)
(4413)
(4316)
(4301)
(4215)
(4026)
(3995)
(3712)
(3705)
(3613)
学科
(43916)
农业(29163)
(28549)
经济(28519)
(25964)
业经(11903)
管理(10748)
农业经济(9791)
中国(9063)
(8893)
农村(8888)
(8232)
(7912)
地方(7552)
发展(7254)
(7236)
土地(6950)
(6804)
劳动(6801)
农业劳动(6303)
收入(6294)
人口(6216)
教育(6202)
(6128)
(6059)
及其(5932)
方法(5890)
教学(5870)
动力(5812)
劳动力(5783)
机构
学院(100255)
大学(92226)
(41808)
(41119)
经济(40164)
研究(35971)
管理(35718)
农业(31391)
理学(29925)
理学院(29651)
中国(29281)
管理学(29122)
管理学院(28960)
业大(23106)
科学(21465)
(19833)
农业大学(18763)
(18760)
(18370)
中心(18235)
研究所(16520)
(16491)
(15605)
(15235)
(14232)
师范(14106)
(13891)
经济管理(13637)
(13214)
技术(12895)
基金
项目(61743)
研究(51813)
科学(46993)
基金(40310)
(34493)
国家(33977)
社会(30182)
科学基金(28216)
(28174)
社会科(27853)
社会科学(27845)
编号(25554)
(25528)
教育(23998)
基金项目(21767)
(21220)
成果(20403)
课题(17139)
自然(15904)
自然科(15467)
自然科学(15465)
(15367)
自然科学基金(15174)
资助(15170)
(14443)
(13884)
(13826)
(13723)
重点(13696)
(13281)
期刊
(57976)
经济(57976)
(49748)
农业(33602)
中国(31451)
研究(30535)
教育(19196)
业经(16946)
学报(16359)
(15058)
科学(14363)
(13556)
金融(13556)
农业经济(13365)
大学(13345)
农村(13212)
(13212)
学学(12426)
技术(10960)
(10843)
管理(8789)
问题(8754)
农村经济(8727)
世界(7613)
(7602)
经济问题(7405)
职业(6689)
社会(6474)
业大(6158)
社会科(6018)
共检索到169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吉颖  
一、辽宁省农民教育现状1、农村劳动力文化教育基本状况。党的十六大在勾划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时指出:"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省有4200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家国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的主力军。建设好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首要环节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包先康  朱士群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从公民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农民还不完全具备现代公民的特征,因而,他们就不是完全"政治——社会"意义上的合格公民。我们要培养的新型农民应该是现代农民,现代农民不仅要"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具备现代公民的素质。在缺乏公民传统的农村,培养农民的公民性迫切需要公民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向明  尤伟忠  时忠明  束剑华  何钢  夏红  秦建国  肖海明  周军  袁卫明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学院面对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瓶颈开展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依托江苏现代农业园区(企业)合作联盟,在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平台,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体制与机制,实施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工程等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五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实施普教成教联动,引入职业标准,构建培养评价反馈体系,科技服务现代农业产业成效显著,经媒体广泛报道,成果示范辐射产生广泛影响,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并被多家兄弟院校推广使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雷武生  巫建华  颜志明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紧迫课题。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贯彻中央关于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精神,结合苏南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和太仓市政府合作,探索出"政府买单、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农学结合、校政融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新模式,实现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完美衔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勇  刘纯阳  
现阶段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为给农民提供更好的科技培训,使农民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需要对农民真实的农业培训需求进行考察分析,实现"按需施教",笔者选择了湖南省岳阳市的HS村为样本,围绕农民的科技培训需求进行了驻村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探讨了新型农民培养中农民科技培训的需求情况,并结合农民的培训需求就现阶段的新型农民培养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皮江红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又依赖于职业教育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农村职业教育。将农村职业教育定位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困境的要求,是回应国家政策的需求,是借鉴农业发达国家基本经验的诉求。在培养职业农民的新定位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加以改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艳春  肖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熟市场、守法纪、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农民素质现状及培养新型农民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应堂  
劳动分工是一个传统的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特别是对新型农民的培养仍然有着一定的启示,“三农”问题的一个内在的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农业生产劳动的进一步分工。新型农民的实质就是要把农民从自然经济状态下的农民转化为市场经济下的新型农民,即农业工人,文章对新型农民的目标、培养的前提与方法、培养途径以及政府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分工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对传统农民与新型农民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还分析了新型农民需要面对的专业化风险和对现代市场经济的不适应所带来的风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忠宝  闫旭  
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民现代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在新时代对农民现代化的现实探索。面对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亟待解决的诸如城乡发展不平衡、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困难和乡村精神文化待提升等现实问题,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作用,而且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探索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系统性工程,不仅应在党的领导下推进现代化乡村社会治理,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夯实社会基础,而且需要对不同农民群众采取精准施教的现代职业培训方式,形成外部保障,同时注意培养农民主体意识,激活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  
编者按: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阶段,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严重制约农业农村发展,老人农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改变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迫切需要加强教育与培训,重点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高度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黎  刘纯阳  
本文以公共产品相关理论为基础,依据对新型农民培养内容的分类,对新型农民培养的产品属性及其供给主体行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分析表明,新型农民培养具有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等多种属性,其供给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农村社区和非营利组织等四种形式,且各自充当着不同的供给角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倩蕾  
人的现代化不是自发形成,而是伴随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来实现的。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如何实现农民的现代化成为关键问题。探索建立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机制,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内部制度机制和完善外部环境,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产业发展输送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