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6)
2023(6448)
2022(5236)
2021(5089)
2020(3999)
2019(9300)
2018(9318)
2017(16032)
2016(10092)
2015(12121)
2014(12583)
2013(11595)
2012(11206)
2011(10300)
2010(11063)
2009(9938)
2008(9807)
2007(9505)
2006(8886)
2005(8111)
作者
(26985)
(21933)
(21865)
(21262)
(13723)
(10385)
(10348)
(8420)
(8384)
(8368)
(7357)
(7252)
(7009)
(7006)
(6956)
(6909)
(6624)
(6551)
(6457)
(6415)
(6057)
(5556)
(5392)
(5350)
(5102)
(5045)
(5022)
(4950)
(4456)
(4418)
学科
(30298)
经济(30272)
管理(21919)
教育(21688)
中国(19838)
(16912)
教学(13117)
(11809)
企业(11809)
方法(11030)
理论(10756)
(10701)
数学(9754)
数学方法(9565)
(8904)
(8674)
(7449)
学法(7297)
教学法(7297)
(7186)
(7117)
银行(7114)
(6904)
地方(6864)
业经(6683)
(6640)
贸易(6627)
(6498)
农业(6417)
发展(5900)
机构
大学(142170)
学院(138634)
研究(49474)
(48248)
经济(46727)
管理(41586)
中国(33740)
理学(33672)
(33218)
理学院(33166)
教育(32878)
管理学(32422)
管理学院(32124)
(30785)
师范(30612)
(27615)
科学(26830)
师范大学(24881)
(24546)
(24334)
北京(23100)
中心(21498)
研究所(21423)
职业(20721)
技术(20453)
财经(20346)
(19599)
(18192)
(17678)
(16454)
基金
项目(73479)
研究(67329)
科学(56544)
基金(44750)
教育(41385)
社会(37028)
(36332)
国家(35807)
社会科(34584)
社会科学(34577)
编号(32785)
成果(31257)
(31141)
科学基金(28910)
(27478)
课题(27351)
(23947)
基金项目(22358)
规划(19231)
项目编号(19228)
(18591)
资助(18564)
(18378)
重点(18180)
(17427)
(16888)
教育部(16567)
研究成果(16442)
(16190)
(16149)
期刊
教育(62269)
(61539)
经济(61539)
研究(60766)
中国(43973)
(20341)
技术(19088)
管理(16925)
职业(16419)
学报(15435)
(15168)
(14099)
金融(14099)
大学(13743)
科学(13540)
技术教育(10565)
职业技术(10565)
职业技术教育(10565)
财经(10551)
农业(10489)
学学(10232)
业经(10089)
图书(10075)
(9743)
论坛(9743)
经济研究(9544)
(9203)
问题(8569)
高等(8231)
书馆(7769)
共检索到244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小强  蒋喜锋  
新世纪以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反思近几年来政府和高校为提高教学质量所做的诸多工作,认为今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不仅要重视教学硬件和教学形式建设,更要重视具体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要重视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更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和教学能力提高;不仅要重视教师和教,更要重视学生和学;不仅要重视质量保障的制度建设,更要重视质量文化的培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文平  
新世纪以来,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研究成果种类和数量逐渐丰富,研究主题日益多元,问题覆盖面逐渐拓宽,研究学术平台和学术组织逐渐稳定。形成了关于职业教育课程系统内部要素的研究、关于职业教育课程形态或模式的研究、关于职业教育课程的多理论视角研究、关于职业教育课程国别研究的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当一部分基础理论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停留在经验层面的研究阶段,所以也表现出元研究缺乏、学科意识淡薄的问题;独立、专门颇具影响力的学术组织有待建设;话语欠规范。未来职业教育课程研究需要坚持基于实践问题解决的理论自觉研究范式,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问题域,心理学、技术学、职业学、知识学等其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淳厚  郭馨梅  
进入新世纪,我国商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日益突出,对商业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的描述和商学高等教育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发展着的商业实践既为商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对商学高等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只有明确商学高等教育培养目标、造就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商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小强  
我国十年多来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有两个典型特点:一是自上而下、自外而内;二是重硬轻软、重宏轻微。当前进入"深水区"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要有新的方向:要关注具体教学过程和教学内部的微观机制;要吸引普通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广泛参与;要关注课堂教学和教学方法、模式的改革创新;要关注师生教学观念和意识的转变;要加强教和学的服务支持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邱均平  董西露  魏绪秋  
利用BiBexcel、Ucinet和citespace4.0等工具,以计量学的方法研究2000—2015年5种高等教育核心期刊上论文的时间分布、作者分布、热点分布、主题演化和热点预测,并结合内容分析法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显示,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研究热点主要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改革创新和文化建设4个方面;研究的前沿主要为内涵式发展,并通过高等教育实现中国梦。促进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应加强作者之间的交流、缩小学术界的性别分层、客观看待学科开放性、处理好门槛和公平的关系、重视政策的引导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作用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  
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高职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质量与评价等方面。尽管成果相对丰富,但今后的研究应当要集中与深化主题,进行多种方法的整合研究,重视理论提升并着重探索灵活性、多样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忠伟  陈君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同时应该看到,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却越来越成为困扰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近几年来,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更成为各方面关注的问题。这篇文章正是以此展开,论述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樊超  樊敏  
目前对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反馈机制的研究还很缺乏。文章从分析中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反馈机制中存在的反馈渠道不畅、评价结果反馈低效、教学质量改善不明显三大问题入手,引进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理念,分析了从教育输入到教育输出的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并据此开发了从学生到学院关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信息反馈通道与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国海  刘幸  
针对远程化教学存在的课程资源参差不齐,课程内容相对滞后,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学习过程评价缺失和后续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坚持课程资源制作规范化、课程教学设计科学化、课程内容更新常态化、建设经费投入持续化和教学工作量核算制度化,才能进一步提高远程教学质量,真正实现远程教育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以及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远清  
1999 年9 月27、28 日,教育部在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召开了高等学校“认真贯彻全教会精神,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研讨会”,本文是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这次会上的讲话。本刊还将陆续发表会上的一些大会发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国庆  
营造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协调,各居其位又有序流动的大学格局。向高校放权已经成为20世纪后期以来许多国家实施的一项重要的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和主要趋势。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已成为国家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继平  尉淑敏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关注,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得以建立并不断完善,新世纪以来的20年已取得了巨大成就:资助范围逐步扩大,标准不断提升;资助结构持续优化,管理逐渐规范;助力脱贫攻坚,顺应时代发展。与德国职业教育资助体系进行比较,从资助来源、资助标准、资助理念、资助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中德两国资助体系的不同,得到对我国中职学生资助体系发展的启示:减少财政依赖,拓宽资助来源;明确资助标准,提升精准程度;深化资助理念,关注学生发展;健全资助制度,完善法律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