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4)
2023(7015)
2022(5902)
2021(5472)
2020(4612)
2019(10528)
2018(10512)
2017(18903)
2016(11490)
2015(13241)
2014(13407)
2013(12642)
2012(12133)
2011(10980)
2010(11259)
2009(10077)
2008(9907)
2007(9090)
2006(8070)
2005(7453)
作者
(30319)
(25018)
(24865)
(23957)
(16213)
(12186)
(11580)
(9786)
(9496)
(9306)
(8893)
(8472)
(8013)
(7947)
(7842)
(7841)
(7755)
(7521)
(7407)
(7323)
(6646)
(6249)
(6130)
(5772)
(5753)
(5674)
(5638)
(5604)
(5050)
(5029)
学科
(44198)
经济(44143)
管理(26971)
(25764)
方法(25666)
数学(22842)
数学方法(22644)
(21137)
企业(21137)
教育(21101)
中国(17548)
(11465)
(11427)
理论(10776)
(9258)
业经(8843)
地方(8377)
(7829)
农业(7727)
教学(7574)
(7263)
贸易(7258)
技术(7050)
(6986)
(6687)
财务(6680)
财务管理(6662)
(6524)
企业财务(6427)
(6296)
机构
大学(162212)
学院(155196)
(58730)
经济(57331)
管理(54648)
研究(53020)
理学(47212)
理学院(46581)
管理学(45738)
管理学院(45396)
(34992)
中国(34414)
(31467)
教育(31419)
师范(31279)
(29359)
科学(29217)
(26364)
师范大学(25734)
(25199)
中心(24350)
财经(23196)
(22888)
北京(22649)
研究所(22550)
(21154)
业大(20526)
(20182)
经济学(18944)
技术(18766)
基金
项目(99040)
科学(80734)
研究(79858)
基金(70530)
(59435)
国家(58747)
科学基金(50851)
社会(50755)
社会科(48030)
社会科学(48019)
教育(46656)
(39668)
基金项目(36119)
(35280)
编号(34056)
成果(31234)
自然(30167)
自然科(29525)
自然科学(29520)
资助(29240)
自然科学基金(29063)
课题(27152)
(24948)
重点(23629)
教育部(22874)
(22782)
规划(21926)
(21879)
人文(20979)
(20852)
期刊
(61753)
经济(61753)
研究(58554)
教育(53381)
中国(40098)
(22638)
学报(22584)
(19533)
科学(19436)
管理(19050)
大学(18966)
技术(16763)
学学(15943)
(14975)
金融(14975)
职业(13056)
财经(12798)
农业(12567)
(11004)
经济研究(9640)
图书(9428)
业经(9001)
(8886)
论坛(8886)
问题(8538)
技术教育(8458)
职业技术(8458)
职业技术教育(8458)
(7603)
统计(7577)
共检索到245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曹莉  
本文在回顾我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十余年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识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在通识教育中贯彻文化素质教育理念,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平台上实施通识教育,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内涵,使其在中国大学教育中深深扎根。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义遒  
本文叙述通识教育在中国实施的过程,指出它是中国高等教育为摆脱计划经济时代过分专业化教育的束缚、面向社会、适应经济体制转轨而推行的一种改革。1995年起在全国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推动了这一改革进程,而国外的博雅教育和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促进了通识教育在大陆的实施。作者认为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帮助学生树立做人和做事的正确态度与能力,实施通识教育的主渠道是开设通识课程。作者阐述了开设通识课程的原则、要求、做法以及教师的条件,叙述了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余东升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这一本质特性。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美国通识教育的历史和性质的分析,以及对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比较显示,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要重视并借鉴通识教育的成功经验,但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较之通识教育具有更全面、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也更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义遒  
目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学校同时展开,两者是否一致?有什么差别?应当如何对待?本文在对这两种教育进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从"名正言顺"的角度,在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整体层面上,无论在教育理念、模式和内容上,"通识教育"的名称都是不合适的。而文化素质教育则是统贯本科教育的全过程的,它既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也可以成为一种教育模式,具有可操作的运行方式。但是,作为高等学校本专科教育的一部分或一个阶段,通识教育从理念、模式和内容上都是有意义的,其目标是为了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和有教养的人。这与文化素质教育是相通的。通识教育可以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叔子等在《高等教育研究》第6期发文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从相同的一面来说,两者都是基于本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逻辑和实际,结合外来经验而进行的本土化创新;都高度重视教育的人文性,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是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重理工,轻人文",即重当前的功利而轻长远的人的素质这一弊端;都高度重视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的内涵,文化素质教育突出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调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的统一、通识教育强调的是文理知识的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长虹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在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精神、管理制度等方面独具特色,重视和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诉求,只有充分认识高职校园文化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在素质教育中巩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使两者辩证地融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施军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师文化素质教育的超前性提出了现实的要求,高师文化素质教育应具有战略上的超前性。高师文化素质教育具有良好的传统和一定的基础,但也有明显的不足。高师院校应通过改革与创新来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超前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岂之  
一、加深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始于1994年一些理工院校。这一新事物引起教育部(当时名国家教委)高教司的重视。1995年9月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会议。同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举办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报告会。报告会的讲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俞步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满足当前社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新需求尤其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新渴望。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认识现状、学生的文化素质现状、教师的文化素养现状入手,在分析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切入点、以课余素质教育学分制为平台,推进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晓和  
在高校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举措。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构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文化素质教育特色,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树立"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理念,处理好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以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义遒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15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依然紧迫而必要,特别在解决怎样做新时代的中国人的问题上,要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作用。与上世纪末单纯从教育改革角度提出问题相比,新时期的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大国的历史任务的"战略主题",极大地提高了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当前,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要加强时代性和针对性,在具体措施上既要沿用原来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方式,又要结合新时期师生的特点大胆创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显章  
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培养人的根本任务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推向深入。近几年来,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所开展的工作促使我们反思,需要我们提升理论思维意识与能力,下大力气确立理性的教育理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根生  成梅  蔡梅良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4所高职高专院校1526名学生文化素质状况的调查,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