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9)
2023(2755)
2022(2398)
2021(2179)
2020(1863)
2019(4154)
2018(4112)
2017(7424)
2016(4357)
2015(5113)
2014(5250)
2013(5277)
2012(5203)
2011(4570)
2010(4760)
2009(4573)
2008(4656)
2007(4369)
2006(4087)
2005(4058)
作者
(13164)
(10878)
(10752)
(10461)
(7049)
(5226)
(4901)
(4170)
(4070)
(4050)
(3844)
(3753)
(3735)
(3489)
(3438)
(3387)
(3275)
(3195)
(3192)
(3117)
(2960)
(2659)
(2625)
(2558)
(2513)
(2499)
(2497)
(2489)
(2278)
(2271)
学科
(18581)
经济(18555)
(12585)
管理(12311)
(10422)
企业(10422)
方法(7839)
(6294)
中国(6081)
业经(5755)
数学(5501)
数学方法(5404)
地方(4837)
(4753)
理论(4667)
教育(4430)
农业(4145)
(4031)
(3938)
(3894)
文化(3731)
(3604)
贸易(3596)
(3479)
(3342)
银行(3339)
产业(3254)
(3230)
(3065)
(2851)
机构
大学(64500)
学院(64055)
(26202)
经济(25517)
管理(23453)
研究(22862)
理学(19044)
理学院(18799)
中国(18772)
管理学(18483)
管理学院(18344)
(14652)
(13228)
科学(13126)
(12636)
(11643)
(11538)
中心(11199)
(10183)
研究所(10149)
师范(10115)
(9638)
财经(9507)
北京(9442)
(8983)
农业(8822)
业大(8678)
(8465)
师范大学(8031)
(7877)
基金
项目(37185)
科学(29172)
研究(29132)
基金(25972)
(22408)
国家(22143)
科学基金(18669)
社会(18654)
社会科(17644)
社会科学(17643)
(14882)
教育(13598)
基金项目(12924)
编号(12454)
(12324)
成果(11224)
自然(10968)
资助(10913)
自然科(10733)
自然科学(10731)
自然科学基金(10546)
课题(9020)
重点(8486)
(8390)
(8218)
国家社会(7526)
(7481)
(7428)
(7393)
项目编号(7346)
期刊
(34149)
经济(34149)
研究(23860)
中国(17288)
教育(11795)
(11053)
(10660)
管理(10274)
学报(9724)
科学(8916)
(7955)
金融(7955)
大学(7784)
农业(7061)
学学(6863)
技术(6315)
图书(6118)
业经(5440)
财经(5190)
书馆(5017)
图书馆(5017)
问题(4837)
经济研究(4707)
(4653)
(4306)
(4014)
论坛(4014)
(3846)
技术经济(3790)
(3640)
共检索到114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昌森  
文化生产力系指具有一定智能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科学技术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人的智力、科学、生产管理、劳动组织等为其构成要素。 21世纪将是文化生产力占主导地位的世纪。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劳动能力”单纯看成体力、体能方面的能力,把“生产资料”看成有形的如机器设备、矿山、厂房、能源等物质生产资料。事实上,所谓生产力,本来就包括物质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忽视文化生产力的“生产力”是片面的。所以,必须十分重视文化生产力的研究与开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嘉增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社会主义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研究生产力的质和量,对以发展生产力为目的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是十分重要的。(一)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任何事物都存在着质和量的统一。生产力的状况,就是生产力的质和量的统一。生产力的质,是指人们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来支配和控制自然界。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或尺度,是生产力的质的指示器。根据生产力的质的不同,人类社会经历了不同的时代: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幸平  
经济的文化化以及文化的经济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但是由于对生产力概念的实体性认识,导致我们偏重于文化发展的物质内容而忽视了它的价值内容。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概念出发使我们更能够认识和全面把握生产力与文化产业化的关系。这有助于改变实体性思维方式和认识,注重文化的社会功能与意义,从而有利于社会全面发展以及保护民族文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钱德元  滕福星  
在当今文化与经济共生共融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生产力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力量。文化以产业化的形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文化以精神力量和生产力的形式对经济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从总体来看,这种竞争集中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又体现在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上,而其背后实质却是文化的竞争,这也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新态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校利  杨涛  
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就是智能化的生产力、社会化的生产力、市场化的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征,有自己的实现机制和社会条件。加强对先进生产力的研究,是一个很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尹俊芳  
21世纪是文化生产力唱主角和成为硬通货的时代。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建成社会主义经济强国和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发展文化生产力既有其外部影响因素,又有其内在发展动力机制。其中,科学技术是助推器,文化体制改革是根本动力,文化创新是核心动力,文化消费力是内生动力,文化供给力是重要推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家耕  
当代,文化与生产力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文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认识生产力发展的这一时代特征,对于推动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主张从创新文化理论、构建文化发展体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推动文化与科技的结合等方面来推动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国臣  果永宽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发展文化产业要加强文化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研究,提高创造型、应用型和基础型三种类型文化生产力水平,发挥好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张力大、面临突破性机遇两个优势,加强文化劳动资料和材料的生产,科学把握好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消费两个要素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尧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生产力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媒介融合的格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而也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发展文化产业,从而推动文化生产力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首先指出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其次探讨媒介融合条件下的发展新思路,最后提出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显铸  
关于人与生产力的断想冯显铸社会是由人组成并管理的。没有人,我们这个社会就不存在。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是劳动力,人是劳动的主体,生产资料是劳动的客体,人和生产资料这些物质要素,通过非物质要素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的作用,促使生产力大幅度的提高,经济与社会得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盛学峰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国还没有成熟的推广模式。文章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例,提出了全面启动生态保护区建设应具备系统的制度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工作体系等基本条件,包括领导体制、规划编制、法规政策、资金保障,以及实施工作措施的系统性建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余颂  
关于精神文化生产的几个问题余颂本文拟就精神文化生产及其产品两重属性和两个效益、调控原则及其基本方式,以及如何加强对精神文化生产的调控和管理等问题略述意见。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化产品(如科技作品、文艺作品、音像制品、影视片、各种出版物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军  徐万标  
老龄化社会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按国际惯例和通行标准,60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10%,或65周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超过7%,便称为老龄化社会。目前,在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60多个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文)的内容和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本文主要阐述四个方面的问题:(1)21世纪我国生产力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2)正确认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的辩证关系;(3)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去把握人口老龄化的问题;(4)当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云  刘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一些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这说明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企业规模的扩张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大企业就包括大规模企业、企业集团和跨国企业等形式。大企业是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红花",而伴随着其分布的辅助性的中小企业就是必不可少的"绿色",两者在我国生产力布局中共同发挥着巨大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