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0)
2023(4208)
2022(3564)
2021(3583)
2020(2826)
2019(6758)
2018(6764)
2017(11236)
2016(7648)
2015(8829)
2014(9042)
2013(8428)
2012(8040)
2011(7503)
2010(7828)
2009(6919)
2008(6958)
2007(6533)
2006(6164)
2005(6089)
作者
(19842)
(16534)
(16279)
(15902)
(10529)
(7932)
(7588)
(6462)
(6199)
(6130)
(5579)
(5478)
(5340)
(5270)
(5260)
(5244)
(4979)
(4939)
(4872)
(4646)
(4539)
(4068)
(4025)
(3897)
(3797)
(3773)
(3714)
(3524)
(3439)
(3389)
学科
(22127)
经济(22095)
教育(19170)
管理(15619)
(15039)
中国(13734)
(10341)
企业(10341)
(8906)
方法(7913)
理论(7901)
(7442)
(6713)
数学(6650)
数学方法(6453)
教学(6222)
农业(5768)
(5685)
(5609)
业经(5108)
发展(4900)
(4777)
地方(4595)
技术(4313)
(4150)
贸易(4144)
(4131)
银行(4121)
研究(4053)
(3923)
机构
大学(103594)
学院(98139)
研究(40900)
(34799)
经济(33729)
管理(29478)
教育(28103)
中国(26307)
(24927)
(24255)
师范(24173)
理学(23911)
理学院(23523)
管理学(22880)
科学(22758)
管理学院(22676)
(21355)
师范大学(19942)
研究所(18801)
(18581)
(18186)
中心(17591)
北京(17240)
(16342)
技术(14487)
(14344)
(14234)
职业(13883)
财经(13108)
业大(12616)
基金
项目(54820)
研究(48792)
科学(44069)
基金(35608)
教育(30829)
(30438)
国家(30009)
社会(27847)
社会科(25978)
社会科学(25972)
科学基金(24085)
编号(22724)
(22669)
成果(22228)
(21290)
课题(19638)
基金项目(17214)
(16694)
资助(15171)
(14253)
规划(14205)
重点(14117)
(13741)
(13454)
自然(13184)
项目编号(13033)
教育部(12881)
自然科(12857)
自然科学(12854)
自然科学基金(12591)
期刊
教育(47757)
研究(45316)
(43947)
经济(43947)
中国(33034)
(15443)
(14337)
技术(12985)
学报(12956)
科学(11873)
职业(11564)
管理(11219)
大学(11165)
农业(10222)
(9696)
金融(9696)
学学(8577)
技术教育(7428)
职业技术(7428)
职业技术教育(7428)
财经(6956)
(6913)
论坛(6913)
业经(6534)
(6161)
问题(6158)
经济研究(6091)
(5823)
图书(5736)
高等(5534)
共检索到178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涂艳国  王新  
我国要在2012年实现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相当困难;即使实现了这一目标,我国的教育仍然要持续地加大投入,同时还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育经费。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财政部发布的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教育发展情况报告指出,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2.2万亿元,如期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4%的目标。其中,中央财政教育支出3781亿元,比2011年增长15.7%。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865.4亿元,全国约1.2亿名学生享受免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政策,中西部地区约133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获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程方平  
教育投入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经济基础,在经济和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不仅有加大的必要,也有加大的可能和条件。但在思想和政策法律层面,相关的问题和关系还没有理清,投入的依据还争论不休,相关的制度也需要健全。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中国社会和教育投入问题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法执法,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推进教育事业的常规发展,确立科学的投入标准和规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志文  赵金山  
一、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是以2000年8.9万亿元为基数到2020年达到35.6万亿元。这一目标的确定是根据我国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所做出的正确判断。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9万亿元,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是9.5933万亿元,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32万亿元,每年都以7%~8%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也就是第10个五年计划达到12.5万亿元,到2010年达到17.8万亿元。所以翻一番的目标与第10个五年计划,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元武  
本文根据我国国情 ,阐述了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一直未达到 4 %指标要求的原因 ,并提出了如何实现这一指标的思路和措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军  
关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重复计算问题山东经济学院统计系刘军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在应用上是有其特定范围的.最初,GDP是被用来反映一国短期内经济波动,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的.在短期内,它不需要考虑一国自然资源的耗用情况,不需要考虑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燕斐 ,赵笑函  
用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时,利息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国际上的做法是在非金融企业部门内,不把部门的利息收入(还有类似性质的红利等)包括在部门的总产出中,同时也不把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利息支出包括在中间消耗内,而是作为该部门增加值的构成项目。但在对银行部门净利息收入(已收利息减已付利息)的处理上,按时间先后而有所不同。 如果只是把银行实际收取的服务费作为总产出,那么银行部门的营业盈余是负值,一般情况下,增加值也将是负值。似乎表明银行部门没有为社会增添财富,这样处理显然极不合理。因此,国际上通常把银行部门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黄爱玲  
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使我国财政陷入了困境,严重地制约了国家的经济建设。提高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是从外部入手,包括国家政策、体制等方面;二是税务内部自身完善,包括税制、征管等方面。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雷海潮  
本研究的目的是:预测到本世纪末中国卫生总费用(NHE)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考核NHE/GDP能否达到国家提出的5%的发展目标,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利用1978~1995年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的历史数据,采用ARIMA(0,0,2)模型进行拟和,在检验模型适用性的基础上预测1996~2000年NHE/GDP的比例。结果:ARIMA模型的预测结果提示到2000年NHE/GDP为4.29%,远低于5%的发展目标。结论:ARIMA模型适用于卫生总费用的预测,而且精度高;中国到本世纪末NHE/GDP达到5%的发展目标难度较大;今后应当对建立多种形式的健康保障制度和公共卫生工作加大投入力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丁萌萌  彭刚  
收集世界银行关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总量(PPP法)等数据,可以分别从核算理论和实证方法两方面,对中国服务业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被低估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依据调整后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数据,中国在2009—2010年间就已超过美国,但这并不能代表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强于美国。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看,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佐  
影响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若干因素□刘佐近年来,特别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税收工作的全面加强,我国的税收收入也呈现出逐年稳定增长的好势头,这对于保证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促进改革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何海龙,郝立芬  
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质量河北省承德市统计局何海龙郝立芬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是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高度升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核算,因而,必须在相应的制度上,法规上予以完善,采取一定措施,以保证核算质量。(一)建立第三产业增加值报表制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向书坚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社会最终产品(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之和。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利用这个指标来反映本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并以其增长速度来说明本国经济的增长情况,以人均国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