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6)
- 2023(6023)
- 2022(4976)
- 2021(5027)
- 2020(3946)
- 2019(9542)
- 2018(9806)
- 2017(15819)
- 2016(10254)
- 2015(12012)
- 2014(12806)
- 2013(11813)
- 2012(10897)
- 2011(10054)
- 2010(10724)
- 2009(9617)
- 2008(10138)
- 2007(9750)
- 2006(8938)
- 2005(8617)
- 学科
- 管理(35846)
- 业(27779)
- 济(27335)
- 经济(27282)
- 企(27088)
- 企业(27088)
- 教育(20777)
- 中国(14310)
- 理论(14226)
- 财(12607)
- 方法(10596)
- 学(10540)
- 教学(9191)
- 务(8778)
- 财务(8748)
- 制(8741)
- 财务管理(8717)
- 业经(8563)
- 企业财务(8194)
- 农(7846)
- 策(7309)
- 和(6965)
- 银(6503)
- 银行(6492)
- 划(6284)
- 数学(6231)
- 数学方法(6062)
- 行(6002)
- 体(5832)
- 经营(5709)
- 机构
- 大学(140351)
- 学院(136122)
- 管理(47673)
- 研究(45189)
- 济(41390)
- 经济(39739)
- 理学(37574)
- 理学院(37028)
- 管理学(36332)
- 管理学院(36009)
- 中国(33322)
- 京(33316)
- 教育(30624)
- 范(29117)
- 师范(28941)
- 财(26432)
- 江(26040)
- 科学(25889)
- 师范大学(23466)
- 所(22806)
- 北京(22479)
- 州(20852)
- 中心(20678)
- 技术(20192)
- 职业(19969)
- 研究所(19776)
- 财经(18499)
- 经(16509)
- 院(16215)
- 农(15855)
- 基金
- 项目(70866)
- 研究(62907)
- 科学(55938)
- 基金(45288)
- 教育(38668)
- 家(37011)
- 国家(36449)
- 社会(34217)
- 社会科(31755)
- 社会科学(31745)
- 科学基金(30777)
- 编号(30601)
- 省(29567)
- 成果(29475)
- 划(26489)
- 课题(24865)
- 基金项目(22489)
- 年(21707)
- 资助(18851)
- 项目编号(18589)
- 规划(17972)
- 自然(17907)
- 性(17776)
- 自然科(17400)
- 自然科学(17397)
- 重点(17264)
- 部(17159)
- 自然科学基金(17091)
- 研究成果(16098)
- 教育部(15641)
共检索到244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关柏春
马克思认为 ,价值的本质是物化劳动的抽象 ,它反映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价值的本质。但是 ,在不同的商品经济中价值的本质会有不同的规定。所以 ,价值本质的完整理论应当包括适应于所有商品经济的价值的一般规定和适应于不同商品经济的价值的特殊规定。马克思说明的仅仅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价值本质的特殊规定 ,它远不是价值本质理论的全部内容。我们认为 ,价值的本质是劳动交换关系的抽象 ,这是价值本质一般 ;价值是物化劳动的抽象 ,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价值本质特殊 ;价值是流动形态劳动的抽象 ,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价值本质特殊 ,这才是比较完整的价值本质理论
关键词:
价值本质 价值本质一般 价值本质特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彩霞
消费主义对现代大学生的深刻影响,使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变得尤为必要。高校应以对消费主义的全面认识为基本前提,以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的合力为依托,以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塑造为目标,采取系统措施,思路明确地开展大学生消费观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关键词:
消费主义 大学生 消费观教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戎庭伟
批判教育学的权力批判,沦为一种再生产与抵制话语的强迫重复现象。这种误区根源于他们试图从权力外部入手、寻求客观知识进行抵制的思路,没有正确识别当前教育权力的多元构成特点,以及权力与主体之间的共构关系。福柯式微观权力分析发现,教育权力由国家、地方、教师、儿童等多元矛盾性主体偶然性构成,其目的在于生产儿童。这些特征决定了有效的权力批判必须从权力关系内部入手、发挥批判者自身的觉悟意识,以自身主体性的分析为内容而展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锦明 胡平凡
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方法论启示与局限并存:现象直观论肯定和强调组织中个体主观价值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但它和教育管理理论化学派一样局限于从管理学视角来探讨教育管理问题;人文科学方法论主张批判和克服自然科学范式主导下的教育管理理论的泛滥,但其借鉴具有明显的不彻底性;格林菲尔德提及的操作层面的教育管理研究手段和方法有数种,但未作出进一步的交待或示范。应加强教育管理研究方法论体系的构建并重视其推广应用,当务之急应倡导实证方法的运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斌 许敏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特和霍姆斯特罗姆在其《契约理论》中分别讨论了代理模型、劳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企图用数学模型和公式来构建他们的理论。但其研究重蹈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经提到的杜林的错误,模型完全脱离了现实中正常人的行为。如,在代理模型中,他们提出,委托人应在高产出状态下给代理人支付更少;在劳动契约中,他们企图要求,不管工人愿不愿意给资本家干活,都要给资本家带来同样的收入;在不完全契约中,他们安排不履行协议的买者仅仅失去少量订金,就可白白得到协议品及其收益。因此,哈特和霍姆斯特罗姆的契约理论,既不能简单用于指导中国改革实践,更不宜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来源之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斌 许敏
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特和霍姆斯特罗姆在其《契约理论》中分别讨论了代理模型、劳动契约和不完全契约,企图用数学模型和公式来构建他们的理论。但其研究重蹈了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经提到的杜林的错误,模型完全脱离了现实中正常人的行为。如,在代理模型中,他们提出,委托人应在高产出状态下给代理人支付更少;在劳动契约中,他们企图要求,不管工人愿不愿意给资本家干活,都要给资本家带来同样的收入;在不完全契约中,他们安排不履行协议的买者仅仅失去少量订金,就可白白得到协议品及其收益。因此,哈特和霍姆斯特罗姆的契约理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斌贤
以米定斯基和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的旧教育史观具有简化论、依附论、斗争论、规律论、线性论、工具论等特征,其核心是以简化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教条化为手段,以教育史研究目的的工具化为结果。这种教育史观的消极影响是阻碍我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根本原因。批判旧教育史观的目的在于正本清源,科学确立教育史学科重建的出发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梦雨 陈倩娜 周钧
应对商品化、市场化、私有化和标准化的挑战,美国批判取向的教师教育理论资源与行动方案尤为重要。本文追溯该取向的教师教育的学术脉络,并分析其基本主张与实践,包括批判政策对教师和教师教育的负面影响、培养教师和师范生的社会文化意识、关注教师教育中的种族问题、倡导通过赋权实现教师解放和通过行动研究促进社会正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辛治洋
批判教育学从产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它的基本认识是“教育应该是政治的”,基本立场是站到弱势群体的一边,基本方法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批判教育学把实践理解为在民主授权的合法性前提下规范的政治活动。以上特征使它与其他相关学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批判教育学的产生是必然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发展的道路却不可能一帆风顺。
关键词:
批判教育学 发展历程 理论特征 实践走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娟 刘云华
运用福柯关于规训技术的相关理论,借助经合组织发布的PISA政策文本,对PISA排名政治进行批判分析发现,PISA测试排名蕴藏着独特的政治学意涵。其具体表现为:将"复杂世界"转化为简单排名、用教育排名预示经济竞争力,以此建立排名转化关系,进而衡量参与国或地区学校质量和未来经济发展;开展连续多轮测试,由此形成各参与国或地区的纵向排名曲线,进一步产生了排名与自身及他国教育预期的比较、自身不同轮次排名的比较;呈现排名的相对"位置"、绝对"排位区间"以及"全貌",来描绘全体的横向排名图景。最终,经合组织将所有参与国或地区的教育置于一个全球监控的体系之中,进而施加其排名政治,逐步加深对全球教育的规训。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宝元 董青
组织管理研究科学化的关键,不在方法而在方法论上,不在定量关系而在定性逻辑上;在"元问题"上要防患的主要是研究范式、方法和技术上的主流垄断,而不是研究者多元多重多样支流派别上相互博弈竞争,任何以"科学化"或"规范化"要求否定组织管理研究现实针对性或多元实践性诉求,最终都将会从根本上动摇其科学性根基,束缚其开放拓展的生命活力。鉴于此,本文依照马克思"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追溯西方组织管理研究"科学化"主流发展趋势"后沿"历史路径的基础上,反思中国本土组织管理主流研究的偏误及其非科学化偏误,以资镜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马克思经济学的"历史的评论"即经济思想史学,分为以"政治经济学家们以怎样的形式自我批判"为主题和以"政治经济学规律最先以怎样的历史路标的形式被揭示出来并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主题两种形式。与马克思关于经济学对象、方法和体系的理解相联系,这两种形式可以概括为叙述的经济思想史和研究的经济思想史。叙述的经济思想史是马克思经济思想史学的基本逻辑,对《资本论》前三卷理论原理阐述到第四卷思想历史阐述序列的形成起着决定性影响。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不能只因袭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本式样的叙述的经济思想史,还要建立和拓展以经济思想历史上经济范畴、主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形成和发展为主题的研究的经济思想史,注重对经济学形...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占魁
哲学批判的本质是对"更好可能"的开放式追寻。哲学批判有关"反"或"非"的立场,通常建立在人们"质疑"既有事态价值品质的基础上,并集中表现为不同学说或观点之间的一种"辩证讨论"。学界有关"批判话语"的复杂意向,使得我国教育研究中的批判实践往往游离了其学术根基,进而致使教育理论在当前的社会危机中日益消减了其所应有的社会影响力。为重振中国教育的公信力,中国教育学界不仅需要在学界内部重建并严格恪守教育批判的学术原则,而且它还必须能够真诚地接受来自教育实践者对其理论品性的质疑与挑战,从而自觉地担负起重建中国批判教育实践的历史使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